南通是我的衣胞之地。王宇明的厚厚一摞书稿《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带来了对南通林林总总独特的民情风物的生动叙说,也激起了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作者:王宇明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在人类丰富博大的情怀中,有一种情感叫乡情。对生你养你的那片土地,依恋她,挚爱她;你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仿佛子女依偎在母亲的胸怀,无比亲切;你离开那片土地,魂萦梦绕,无限思念。为了建设她,你鞠躬尽瘁;为了捍卫她,你甘洒热血。这种情感执着醇厚,绵远悠长。乡情人类共有,而中华儿女此情尤为浓烈。两千多年来,抒写乡情的诗篇不绝如缕。雨雪霏霏返乡之日,追忆杨柳依依离乡之时;以狐死必首丘,比喻对故乡思念至死不渝。床前如霜的月光照耀着低头思乡的游子;飘泊的青年诗人纵酒放歌,期待着回乡的旅程。走近阔别的家乡“情更怯”,“儿童相见不相识”唤起了无限的沧桑慨叹。千百年来,这些咏唱乡情的诗篇脍灸人口,中华儿女深厚的爱乡思乡之情代代相传。

乡情是崇高伟大的。人们谈起家乡,最引以自豪的是家乡的光荣历史和彪炳史册的为国家社稷、桑梓故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伟人名人。家乡和祖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爱家乡和爱祖国也是紧紧相联的。乡情又是具体平凡的。人们对家乡的挚爱和思念,离不开那些浸透着家乡特有文化的各种景物风俗乃至风味小吃。这种挚爱和思念伴随着你从童年、青年走向老年,伴随着你走遍天涯海角。那么悠远绵长,那么执着深刻,挥之不去,浓得化不开。

南通人是很重乡情的。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南通人民辛勤耕耘,在这片江海平原上创造了明珠般璀璨的文明,形成了富有鲜明个性的江海文化。这种文明与文化不仅记录在史册中,更是留存在南通特有的民情风俗之中。正因为有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传承,世世代代南通人创造的南通文化才具有了不朽的生命,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泯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南通人民的生活,成为南通人的难忘记忆,成为南通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成为南通人寄托思念家乡之情的重要载体。对此,我作为一个离乡多年的南通人体会深切。

我生在南通,长在南通,在南通读书、工作过一段时间,但离开南通到外地读书和工作的时间更长。离开南通的日子,常常思念南通;思念南通,常常思念自己熟悉难忘的南通的风物和民俗。这种思念很具体,也很鲜活,往往是和思念家乡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回忆往事交织在一起的。

在外地参观走访学校,听主人介绍学校的悠久历史,我常常联想起南通张謇先生兴办的一批开全国风气之先的学校。每次走进博物馆,濠河边的中国民间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会在脑中映现。在一些地方的纪念堂馆凭吊当地的民族英雄,往往想起通往狼山那条路上的曹公祠。南通的一位叫做曹顶的普通老百姓,挥舞着切面条的大刀抗击入侵的倭寇,这是何等的气壮山河。

春天,在外地看到放风筝,想起了南通人放“鹞子”。儿时放“鹞子”的乐趣以及南通大板鹞上天后哨口鸣响的浑厚乐音

(江苏省文联主席王湛题词)

几十年未曾忘记。布谷鸟叫了,收麦子的季节,南通人爱吃用成熟的青麦粒制成的“冷蒸”。早年,麦收季节农村的亲戚总会用一只竹淘箩装着香喷喷的“冷蒸”,送来让我们尝尝鲜。几十年过去了,在外地不但没有吃到过“冷蒸”,而且再也没有见过。想起“冷蒸”,不仅想起它清香糯软的美味,更多的是回味乡下亲戚步行几十里送一箩“冷蒸”的情意。夏天解渴消暑,凉茶一杯。走南闯北,喝过各种凉茶,至今仍觉得最好喝的凉茶是南通的“藿香茶”。藿香入药,大家知道;但用自家手栽的鲜藿香叶泡茶,外地罕见。小时候,炎炎夏日汗流浃背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准备好一杯“藿香茶”,清凉喷香。一气喝完,凉意漫遍全身,香气沁入脑门。过年了,南通人忙年货家家少不了蒸糕蒸馒头。南通的年糕品种蛮多,有一种叫“大糕”。蒸制时先在蒸笼上将米粉一层层蒸熟,蒸糕的师傅将一笼方方正正的熟米粉团在案板上使劲掼实,然后用绳线裁割成一条条“大糕”。这种糕,或蒸或煮,不糊不烂,既柔软又有韧劲,南通话叫做“有咬嚼”。回乡过年,每天都要吃糕。过年回不了家,母亲总会托人捎带或邮寄几条“大糕”给我们。

这些触景生情的回忆,绝不是我一个人所独有。在外地遇到同乡,无论老少,无论男女,谈起南通,大家都会如数家珍地讲述自己记忆中难忘的南通的风物、风俗。有的讲得眉飞色舞,有的讲得潸然泪下。漂泊在外的南通儿女们,都对衣胞之地南通深怀着绵绵不尽的思念。

王宇明的《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记述的正是我们记忆中的南通,那些激起我们思念家乡、寄托乡情的南通的民情风俗。

(本文作者王湛系江苏省文联主席,曾任南通市政府副市长、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府副省长等职。《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作者王宇明系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南通电视台资深编导,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区卷)》。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