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语言中有辅音和元音,更熟悉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大致讲来,汉语的声母都是辅音,韵母复杂一点,有纯元音构成的,也有元音和辅音合成的。这其实涉及到音节的结构。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种介于辅音和元音之间的音素–近音或通音,有了这个概念,我们会对汉语拼音方案里的七个无法归类的音素(音节)豁然开朗,这就是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被称作整体认读音节的zhi,chi,shi,ri,zi,ci,si。我们知道,这七个音节无法拼读,不是声母加韵母那种拼音模式,本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韵母,无需拼音。很好,问题来了,如果只有声母没有韵母,那么在理论上这样的音节是不存在的,所以,实践中就诞生了“整体认读音节”的概念。但是,我们不可以回避问题的本质,理论上我们必须给出答案才行。现在的情况是,理论上给出的韵母叫舌尖前元音-i(zi,ci,si中)和舌尖后元音-i(zhi,chi,shi,ri中),在教学中按整体认读音节来教,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任何依附于辅音而具有元音性质的音素归类到近音或通音,因此,我们对汉语拼音教学中所谓“整体认读音节”的解释是,韵母是近音或通音,因其本身就是附着在辅音(声母)上的音素,本为一体,不存在拼音的条件,只是发音方法上需要让气流通过形成响音(声带振动)。同理,南通话中的“无、五、污”的发音就是近音或通音,哈哈,南通话不就是“通音”吗(开个玩笑)?南通话的这个“无”等字同样是零声母,而不是v声母拼u韵母,虽然我们的南通话拼音方案拼作vu。实际上它是一个近音或通音,但它同样可以跟其他声母相拼,如“路”等字的发音其实是lvu,尽管我们拼音方案仍拼成lu,我们需要在理论上澄清一些概念。对此,学界还没有定论,但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潘悟云老师等都持这种观点,并在国际音标注音时对这类音素记作近音或通音。

文/水月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2 评论
最新
最早 评价最高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zgao
6 年 以前

音节不一定需要元音。所谓音节化辅音,就是指的这个无元音的现象。大多数音节化辅音是响音,比如鼻音之类。拟声词完全可以是清音,比如英语里的sh!(命令别人小声一点)。

2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