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什么是入声

文/高志晏

关心方言的朋友,或者喜欢戏曲、诗词的朋友经常会碰到“入声”这个概念。如果自己的方言里有“入声”,那么这个概念就很好理解。但是,如果自己的方言里没有入声,那么这个概念就会很抽象。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北方人对入声的理解就停留在“短促”这个层面上,就认为凡是短促的音节就是入声,或者反过来理解成入声都是短促的音节。这两种理解可以说是非常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多“短”叫“短”?100毫秒,200 毫秒算不算短?南方人说话的时候难道是掐着秒表的?如果200毫秒算短,那么210毫秒,220毫秒的音节算不算入声?在这篇博文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入声的概念,帮助广大网友理解掌握这个语言学知识。

1. 入声长什么样?

声音不是图画,所以本不存在长相。但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入声,我想还是先从入声的结构入手。我们先看“合”这个字在北京话、南通话和广州话里的发音方法

1. 北京话:he
2. 南通话:hoʔ
3. 广州话:hap

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方言的“合”字本身的元音不同,分别是 e, o 和 a。除了这个不同点外,南通话在音节末尾还有一个喉塞音ʔ,广州话在音节末尾还有一个p。

这个喉塞音ʔ和p,就是入声的标志了。在南通话里,凡是音节末尾有ʔ的,就是入声。在广州话里,凡是音节末尾有p的就是入声。广州话里t, k 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音节末尾带 t, k的也是入声。

我要解释一下这个喉塞音ʔ。这个ʔ表示喉部的紧张,具体来说是“声门”的张合,声门指两瓣声带之间的开口。我们在发音的时候,有的音是需要声带振动的,比如说元音都是需要声带振动才能发出来的。大家可以用手摸着喉部感受一下(男生摸喉结,女生请摸着颈部中央),发元音的时候,这个部位会有震感。

两瓣声带中间的开口部分就是声门

北京话里的 he 的发音, 这个音 e 需要声带振动。在北京话里,声带是先振动完成e这个发音,然后再慢慢地回复到不振动的状态。

南通话里的这个hoʔ就不一样了,o要振动,但是声带不是慢慢地回复到不振动的状态,而是立刻停止振动。这里的ʔ表现出的是这种立刻停止振动的状态。声带周围的肌肉在发完o以后立刻紧张收缩,阻止声带继续振动,这样就完成了入声的发声。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仍然不能理解。我再换个角度说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经验,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为什么?因为一说话,气管就打开了,食物要是跑到气管里头去,就麻烦了。不说话,就是要把气管给关闭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喉部的肌肉把声带压在一起,声带紧贴在一起,气管(声门)就关闭了。大家吃饭的时候感觉一下,往下咽东西时,喉部是个什么感觉,是不是有肌肉紧张。大家把吃饭时的这个喉部肌肉紧张用在发声上,就会形成一个喉塞音。喉塞音又叫声门塞音。这里的所谓“喉”,其实指的是声门部分,所谓“塞”就是指声门关闭(声带贴在一起),塞住了气流的通路。

我们再看广州话,广州话里的 hap,看起来好像是 ha 加上 p。其实在 ha 和 p之间也有一个喉塞音。为什么呢?因为 a 是需要声带振动的, p 是不需要声带振动的。在振与不振之间,声带需要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也是通过声带肌肉紧张来完成。所以说,广州话“合”字的发音,大概相当于haʔp。发完ha以后,声带肌肉立刻紧张,停止声带振动,然后再去发p。(注,广州话的p和喉头紧张也可以是同时完成的)

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入声了,入声要求声带在音节末尾立刻停止振动,关闭声门。我们似乎可以把发声类比成乐曲,有的乐曲在收尾的时候是由强到弱慢慢过渡,整个曲调非常舒缓;有的乐曲就收在最强音,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末尾就是渐强的曲调,最后在最强音戛然而止。这两种曲调大概可以表现非入声和入声的区别。

2. 入声和音调有什么关系?

音调,说得学术一点叫调值。普通话里的第二声是一个上升调,普通话里的第四声是一个下降调,这个上升和下降的区别就可以说是调值上的区别。那么入声的音节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调值呢?

下图是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走势(调型),我们可以体会一下,第一声(阴平)是一个比较高,比较平的调,第二声(阳平有一个上升的趋势),第三声(上声)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有一个变低再变高的过程,第四声(去声)是一个下降调。图中的线条是通过声学软件测量出来的基本频率(基频)。基频是一个反应声调高低变化的声学指标。我们看到,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型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叫做“调类”,这四个声调的具体走势叫做“调值”。

praat2

我们再来看南通话的声调调型(来自我们以前的一篇文章)。南通话比普通话多出3个调类。我们可以看出,南通话的阴去是一个下降调,南通话的阴入也是一个差不多的下降调,南通话的阴上是一个比较高的平调,南通话的阳入也是一个比较高的平调。也就是说,我们声调的具体调值,是不太好分辨入声和非入声的。

praat

汉语方言界流行将声调的调值转换成数字,即在最低调和最高调之间取5个区间,然后看声调的始末点落在哪个区间里,用5表示最高的那个区间,用1表示最低的那个区间。比方说普通话的阴平就是55,表示起点高,终点也高,普通话的去声是51,表示起点高,终点最低。这种标音方式,叫作“5度标音”,由赵元任首倡(详见:赵元任1930的原文一套标调的字母)。长期以来,汉语方言界普遍采用5度标音来描述汉语声调的调值。

这个5度标音的具体操作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来估测,比如我觉得某个音很高很平,我就给标个55,我觉得某个音很低很平,我就给标个11,诸如此类。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声学仪器测量,然后用数理模型进行计算。后一种方法应该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南通方言考》对南通话的声调调值进行了测量,并采用了数学模型进行演算,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我们看到,阴去和阴入的调值果然是一样的们,阳入由于过短,只标了一个5,但由于阳入没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其调型也是一个平调,故而阳入和阴上的调值是差不多的。这个测算出来的数据也说明入声并没有区别于其他声调的调值。

调类 阴平 阳平 阴上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调值 31 35 55 53 313 53 5
例字 通、梯  同、提  桶、体  痛、替  洞、地  拍、踢  白、笛

入声和非入声的区别说到底是来自于喉部是否紧张,声带到底是慢慢停止振动的,还是立即停止振动的,而不是调值。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入声和非入声的差别更多来自音质而非音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入声在中古是有区别于其他调类的声调的,所以说中古的入声和音调是有关的。我这里要强调,我这儿是从共时层面,谈的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汉语方言中有一种“入声调类”,是不符合我说的情况的,比方说温州话的入声,完全是一个低调(类似普通话上声),区别于其他调类,故而,温州话的入声有区别于其他调类的调值。然而,温州话的入声和吴语、粤语的入声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应当将温州话的入声与我们通常理解中的“入声”等量齐观,具体缘由我后面会提到。

3. 入声和发音长短有没有关系?

对“入声”的一个普遍认知是入声很短促。这种认知应该说是正确的。下图展示了南通话七个声调的平均长度,误差条显示95%置信区间(详见:南通话声调调型与调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南通话的阴入和阳入大概在0.2秒到0.3秒之间,其他不是入声的调类往往要超过0.5秒。这是由于入声要求声带振动戛然而止,而非入声的声带振动是慢慢地停止。故而,入声要短一点,非入声要长一点。这种长短的区别,不是我们刻意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南方人不是掐着秒表来发入声的。入声的“短促”来自发音末尾声带肌肉的紧张。声门关闭,声带振动戛然而止是根本原因,发声“短促”只是随带产生的。

032016_2234_2.png

虽然我们可以说入声是短促的,但是我们绝不能说短促的就是入声。比方说,普通话没有入声,但是普通话的音节也可以发得很短促。《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据说能在47秒内说350个字。平均每个字耗时才0.13秒,这比南通话的入声短多了。但我们知道,华少说的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没有入声的,哪怕是短到0.13秒的字也不可能是入声。主要原因就在于入声与非入声是一个发声方法上的区别,而不是发声长短上的区别。

我们反过来再问:入声能不能发得很长?当然可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元音拖得长一点,只要发音末尾喉头一紧张,这个声音就是入声。比如,我家住6号楼,不是5号楼,我完全可以拖长六字的元音,以表示强调。六字发音为 loʔ, 在表示强调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o发得长一点,只要在发完o的时候,喉部紧张一下就还是入声。

4. 总结

综上所说:入声和非入声的区别在发音方法,不在调值,也不在发音长短。

现代汉语方言有一些“入声调类”是不符合我上面说的情况的。比如说温州话。我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入声”这个调类古时候就有了,不是我们现代的发明。古时候的入声音节都是有p, 或 t, 或 k在音节末尾的。现代粤语仍然保留中古入声的特点。吴方言和江淮方言中的入声把p,t,k都变成了喉塞音ʔ。温州话里的入声连喉塞音也没有了。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温州话有入声的呢?那是因为温州话入声字的声调跟其他非入声字都不一样。这和其他吴方言以及江淮方言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我们上文说过,入声和调值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温州话的入声却与调值有关,温州话的入声大概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声,是一个调值非常低的声调,且温州话的入声比非入声要长。一些湘方言、闽方言也有和温州话差不多的情况。

我要指出的是,我这里说的入声是以中古汉语的入声为标准的。故而,我说的入声指的是音节末尾有喉塞音或p,t,k的音节。类似温州话当中的入声不是我讨论的范围,其语音也与中古入声有较大差距。关于现代汉语方言入声的几种情况,及其与中古入声的关系,请参考 朱晓农, 焦磊, 严至诚, & 洪英. (2008). 入声演化三途. 中国语文, (4), 324-338.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6 评论
最新
最早 评价最高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滥竽充数
9 月 以前

真费劲!干嘛不直接上一段对比发音,非得文字描述,脑袋真是方的

慶天
5 年 以前

說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區別「入聲韻」和「入聲調」兩個概念。前者指的確有這麼一類韻,它們的結尾有無聲的塞音;而後者無關乎韻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只看有沒有獨立於其他平上去聲的調值,所以也有人習慣說粵語廣州話有6個調,個人猜測或許在西方這種說法更流行一些?兩者皆有的,或者二存其一的,在漢語聲調分類上都習慣算是有入聲,全都沒有的比如普通話,就可以說入聲已經完全消失了。

zgao
5 年 以前
回复  慶天

谢谢你的回复。入声韵 是传统音韵学的概念,专指有塞音韵尾的音节。是谈的音节结构,不是调值。与其并列的还有阴声韵(无辅音韵尾)和阳声韵(有鼻音韵尾),都是谈的音节结构,与调值无关。粤语的文献我不熟悉,西方关于上海话声调的文献一般认为上海话只有3个声调,也是从调值上考虑的。

6 年 以前

温州话“入声”没有入声的特点了仍然称作“入声”,是因为声调沿革,温州话从古到今,原来的调到今天的调的演变决定了温州话入声的现状,普通话已经“入派三声”,即原来的入声分化到今天的平、上、去声当中,而温州话“入声”还是独立的,没有融入到其它调类里,虽然失去了“入声”的特质,但你还得称作“入声”,否则无法归类。

zgao
6 年 以前
回复  Orig

这个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有温州话的这个情况,我们就更不能把入声理解为“短促”了。

6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