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林林总总的地名,不单单代表地域的方位,它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史实、典故和内涵,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作为江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通地名体现了先民坚韧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江海儿女艰苦自立、开拓进取的文化性格。

       南通地名中,有二甲、三甲、四甲,有秦灶、姜灶、东灶,还有五总、十总等。这些甲、总、灶是什么意思?在本地论坛上,曾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有人说,“灶”是古代祭祀的地方。有人说,“总”是海边新长出来的陆地。

地名中的总、甲、灶,是如何产生的?

      “解答这些疑问,首先要了解南通的历史。”南通老报人贾涛根一直关注研究地名文化,也是南通地名专家组成员之一。他说,南通滨江临海,5000年来,斗转星移,海渐东去,在江海平原不断向东向南滋长延伸的过程中,江海大地有着多次的海陆变迁。盐业是古代南通的主要产业,22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南通先民已经会制盐。而盐场随着陆地的延伸,也向着东南迁徙而去。

      “我们说如皋场,其实就是位于如皋的盐场。”贾涛根介绍,南通最早的有汉代的如皋场,唐代有丰利场、掘港场,石港场等,宋代有西亭场、金沙场、吕四场、永兴场等,呈现了东去的态势。仅志书记载的清嘉庆年间,南通境内有盐场近10个,灶户逾4万户、盐丁12万多人。

       南通地区自古有鱼盐之利,曾是淮南主要海盐产地,古代的地名与海盐生产就有了紧密联系,因此,流传至今的场、灶、总、甲等都是盐业编制的遗存。“场”即亭场,制盐生产场所;“总”即盐场内生产区域名,类似现今的村;“甲”即盐场内按灶丁人户划分的行政组织,相当于现今村下面的组;“灶”原是燃火烧盐的设备,后来演变成基层组织名,级别低于现今村以下的组。

南通作为运盐河起点,官盐的盐仓在哪儿?

       2000多年来,连接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的通扬运河一直流淌不息,但很多现代人不了解的是,通扬运河古代称作上官运盐河,始建于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年~前141年),由吴王刘濞主持开凿,用以运盐。经历代改建和延伸而达南通。

  唐宋以来,南黄海沿海地区盐业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淮南三十六盐场所产优质细盐称雄天下,其中通州如皋地区上十场、东台安丰地区中十场、盐城射阳地区下十场向泰州盐仓所缴纳盐包,均经海安进入运盐河西去,复经扬州经邗沟北上行销中原。

  当时运盐河上运盐的船到底有多壮观?日本僧人圆仁大师在《大唐求法记》中这样记载运盐河见闻:“见官船积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相随而行。”

  据文献记载:北宋初年,凡盐之入官,置仓以受之。那么,您知道南通境内官盐的盐仓在哪里吗?

  贾涛根介绍,南通境内设有通州仓,在通州城西门外,即盐仓坝。“就在今天的花园角、将军园一带。”他说,该处向北经运盐河到扬州,向东可以到濠河,向西到任港河而可以外通长江,是个交通要津。自宋元至民国的980年间,通州盐仓皆设于此。盐仓附近的运盐河与任港河相接的水坝,就叫盐仓坝。

林林总总的地名,体现怎样的江海文化?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

  一个地方的地名,看似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但认真梳理和分析起来可以看出,地名的由来、地名的原则、内中的含义等,都蕴含着这个地域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

  贾涛根介绍,从南通的地名形成和变迁来看,有的是传承了地方历史,如场、亭、总、甲、灶、墩等;有的是记载了历史名人,如范公堤、马家府、胡家园、将军巷、扬中街等;有的是指出了抵御功能,比如濠河、望江楼、洗马池、西南营等;有的是以附近重要设置和标志性建筑而命名,如南关帝庙巷、红庙子、宝塔河、木排巷等;还有的是以地域形象命名,如钩子巷、筷儿桥、一人巷、二沟头等。“南通的地名不少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形象生动、易记好找,体现了南通先民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智慧,也反映了江海儿女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文化品格。”

  地名文化是江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海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南通的地名文化来看,重视历史传承、适应时代变迁、反映当地特色、满足人民需求、推动社会进步的特征,正是江海文化的精髓。

  “地名与人、与物、与事都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贾涛根说,南通地区有林林总总的地名,它们的形成都有其江海历史文化的背景。所以,在江海文化研究中,重视和加强地名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来源:江苏文明网/南通文明网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