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天明

方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从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角度来看,方言是极具地域特征的一种文化标志,应当传承下去。南通方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南通及所辖县(市)的各种方言,狭义单指南通话。本文所指南通方言仅为狭义的南通方言,即南通话。

南通方言特点

南通方言外地人非常难听懂,更难学,仅流传于南通市区及通州区大部,南边从石港刘桥一线到南通市区,东边从平潮至金沙一带的两三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和海门、启东一带的语言不同,也与如皋、如东一带的方言迥异。南通方言就是在这个胡逗洲小岛上,融合了吴方言、海陵方言以及其他方言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岛语方言。这是由于胡逗洲与大陆长期相隔,来自四面八方的居住者各自的方言在沙洲上交混融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南通方言。

南通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还没有权威论述,一般被认为是与不同时期的江南各地拓荒移民有关。早在隋唐之际,南通的主要人口构成是来自江南吴语区的移民,随着古通州所在沙洲与长江北岸的连接,逐渐形成了南通方言的雏形。南通方言语音上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7个音调,且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一律读成送气清音。根据这一点就把南通方言排除在了全浊声母保存完好的吴语之外。南通方言的划分争议较大,通常主张将其划分至江淮方言,但也有人认为将其独立出来,不列入江淮方言。

南通方言的江海文化特色

南通方言是南通人思维的载体、交流的手段,也是南通人为人处世、劳作生活、人生感悟的深厚文化沉淀;是南通人灵魂的核心,也是南通自我展现的一张名片。南通方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需要保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通方言的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南通的乡音土语和南通的儿歌、民谣、山歌、号子、口语、谜语、僮子戏等一样,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部分,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生动、形象、贴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也充满智慧、富有哲理,且不失机趣。南通的乡音土语是在历史长河流动中产生的自然语态,有的的确较土、粗、野、腥、蠢,毕竟它不是文化笔墨、官样文章,因此不足为怪,也不必忌讳,它是乡村田野的原生态,具有鲜明的江海文化特色。

南通方言中有1000多个冷僻字,一般南通人会讲但都不认识。比如癗(读垒,蚊子叮后肌肤出现小疙瘩);擤(读哄,轻捏鼻带出鼻涕的意思。例:擤鼻涕);搋(读猜,借臂力使猛劲。例:我搋了他一拳头);俦(读淘,一伙的意思。例:我和他们不是一俦的);凊(读郑,凉的意思。例:冰凊人的吃了不惬意);繗(读邻,手工缝补。例:繗纽扣);摋(读杀,往缝隙中塞紧。例:摋裤子,摋被子);枵(读消,薄的意思。例:纸太枵了,穿得太枵了);煠(读闸,将食物放油里炸。例:煠糕,油煠狮子头)……这1000多个冷僻字在《汉语大词典》中很难找到,即使有,其意思与南通方言也完全不同,只在《方言词典·南通方言疏证》《辞海·疑难字盘》中有所记载。有人认为土话不能登大雅之堂,其实,南通话里的语言艺术并不差似普通话,用词造句精准、贴切、鲜活、传神,修辞手法也多样。

南通地方歇后语有2000多条,是江海文化宝库中璀璨的花朵,它以独特的文学语言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的语言交流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赞扬讽刺、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感染力强,浅显易懂、通俗亲切,愉悦心情、引发联想,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如:狼山上大圣菩萨——照远不照近;大圣菩萨借狼山——只借不还;三牌楼的包儿——不像个点心;石港的猪头——寡嘴;陈桥的柏树——一顺斜歪;马塘的锣鼓——各打各的;老天宝的拐棒——淫(银)棍;观音山的砖头——粘住了烧;天生港的大钟——难得准;陆狗侯看粪船——信而无问;六指头抓痒——额外惬意……这2000多条具有南通土语的歇后语有褒义、有揭露、有讽刺、有幽默、有谐趣,读来颇有浓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非常具有南通地方特色。

南通民间谚语超过4000条,更是世世代代南通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凝聚了南通传统文化和历代南通人民的智慧,生动体现了南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文化心理、美好愿望和爱憎情感,具有江海文化的内在历史底蕴、深邃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极具文化意义和传承价值。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清明冻煞鬼;人老话多草穰灰多;骂人不揭短踢人不踢卵;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白露身不露;有钱难买老来瘦;桑树条儿趁早棛;不怕不识字只怕不识事;惹狗一口惹伢儿一丑;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冷尿饿屁穷说谎;做贼心虚放屁脸红;针眼大的洞斗大的风;新娘子的马桶三天香……这些民间谚语都是南通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几乎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语言凝炼、精辟、准确、巧妙、通俗、易记、易传,闪耀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其大量词语大都活跃在人们的对话中,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具有特色。

南通的民间俗语、歇后语、谚语必须要用南通话来读,才有味道才有感觉,如果用普通话来读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南通方言日渐失落的主要原因

由于文化差异逐渐形成了各地相异的方言,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象征了一个地方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更将一个地方的文明与民间文化通过一个非物质的事物表现并传承下来。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如不加以保护,将会消失。

经过调查,目前在南通家庭中,南通话和普通话共用的约占40%,以南通话为主的只占45%,在农村占80%左右。南通话在90后、00后的中小学生中已经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中小学生中,能说流利南通话的不足30%,不能说的高达70%以上。在幼儿园中,不会讲和听不懂的幼儿比例高达90%以上。如果任此现象发展下去,则南通话不日将会逐渐消失,走进历史。

笔者分析,南通方言日渐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普通话逐步推广。长期以来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讲普通话从娃娃抓起,普通话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方言的使用越来越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方言的萎缩。

第二,人口的迁移导致方言的失落。随着国家大力开发建设,交通越来越便捷,许多青壮年纷纷告别故土,走进“异乡”城市。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异乡”城市给打工者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于是这些打工者进入城市后更愿意在城市扎根下来,方言使用越来越少,导致子女后代不会讲原籍方言。

第三,对方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今仍有很多人认为方言会阻碍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认为讲普通话才体现身份,对方言抱有排斥态度,忽略了方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南通方言传承的意义

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不一样,有各自适用的场合。学会语言分工,是语言交际能力强的表现。方言的词汇十分丰富,来自生活,这是地方文化的体现。

第一,方言传承着中国的古老历史文化。方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方言的存在才使各地的传统文明得以不断传承,不同的方言代表了不同地方不同的发展历史,象征了一种古老的悠久的文化。正因为有了这些各异的方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才最终得以更好地保存与传播。

第二,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从民间文化的价值看,方言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其多样性反映了文化的丰富性。比如南通的僮子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无疑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僮子戏有着鲜明的南通地方戏曲色彩,与南通方言、文化俚语、风俗民情交融。它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是典型的民间戏曲,并拥有数百万计的观众。它常演常盛,历久不衰的文化基底就是南通方言。方言既体现了一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与风俗民情。此外,方言还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开发历史、聚落方式、行政区划、交通状况、地区风物、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等情况。因此,操着不同方言口音的人往往就代表着不同地域文化,也给对话者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文化心理感受。

第三,方言是社会从属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最突出、最直接的历史文化载体就是语言。语言是一个人从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标志,是表现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手段,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记忆工具,包含了现存社会群体对历代先辈相连的延续之感,是区分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系南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江海春秋》2016年02期总第164期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