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学课本《通州地理教科书》

文/武志敏
来源:《江海春秋》2017年01期

清代末年的小学课本是什么样的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今知之者可能不多,见过课本实物的人也许更少。家中藏存一册清末的小学课本《通州地理教科书》“上编”,现给感兴趣的朋友作一简介。

《通州地理教科书》“上编”,是一册32开本、楷书石印版、黑色油墨印刷线装本。全书印制比较简陋,封面围有黑边框,中间竖排两行楷书“通州地理教科书”7个大字,左下角有楷书“上编”二小字。全书13页,每页分正、反两面,全部为文字,无插图,共计36课。课本首页的“编辑大意”写明:“乡土地理历史,谨遵钦定章程,初级小学,每星期授课一,计每学年除暑假年假外共三十六课,一二三学年,须一百零八课。”由此可知系初级小学教材。据此,在“上编”之外尚应有“中编”和“下编”。此属全套课本的“上编”,没有注明编辑人员、部门署名及编印年代。这些,有可能会在“下编”落款,也不违背常理。既然没有注明编印年代,那么,何以知道它是“清末”的小学课本呢?

从这本教科书的内容,可分析推测它的成书年代。该课本的“编辑大意”中有“谨遵钦定章程”用词,故可定位于“民国”之前。清末光绪帝在1901年颁行新政,废科举,设立学校,从此有中、小学之称谓。该课本“编辑大意”中有“初级小学”用语,另有一条“历史以人类进化为主义,此编亦本此只眼,教授时宜以前后比较,俾儿童知天演竞争之概。”这就比较清楚地表明该课本成书于清光绪帝颁新政之后。该课本第三十一课“实业一”里已出现博物苑的名称,而第三十课“教育”一文中记载:“计境内师范学校一,附属小学一……女子师范一……中学现将竣工……”据此推测,该课本成书于“通师”建校之后,“中学”竣工之前。经查证“通海五属公立中学”(现“通中”),建成于1909年。因此,该课本的成书年代可概定为:1905年创建博物苑之后至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建成的1909年之前。有幸的是在上海图书馆能够查到此书的著录,始知此书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上洋书局石印出版,书的编著者叫陈罗孙。对于此人尚缺少了解,仅知道他同时还编印过《通州历史教科书》,想是与这本地理教科书配套的。

《通州地理教科书》上编共36课。按目录分别介绍了通州的位置、疆域、沿革、区划、形势、狼山、剑山、军山、黄泥山、马鞍山、海岸、扬子江、沿江诸港、运盐河、串场河、水利、闸、五坝、堤、气候、物产、人民、言语、风俗、宗教、学术、教育、实业。“编辑大意”中特别提到“是编专为通州教授用,故泰兴如皋,概不收入”。全部课文内容正如“编辑大意”所言“每课至多以百二十字为率,取便於儿童记忆”“大概辞旨修洁,篇幅短匀,俾儿童易晓”“体例,依自然人文两大纲主义,俾发达儿童之心理”。在“编辑大意”中还指明“乡土地理历史,要直观教授,如某地教授乡土地理历史时,先须就当地道里形势人物名迹,引起直观的观念,以为授此课本之预备”。由此表明,清光绪帝废科举,办学校的教育改良运动,已使通州教育界开始引用新的科学教育理念,结合儿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这本教科书,也许可视为清末通州教育界先贤开拓中国现代教育实践的一页历史见证。此类地方历史文献,估计已难寻觅。愿借此文抛砖引玉,期盼有新的发现。

教科书中内容还包含一些有新意的观念,现简介于下。

第二十五课“人民”一文,谈到人口,“通州人丁,据康熙盛世滋生册,止有六万一千四百二十六丁。今据最近调查计之,统计九十三万八百二十七丁口……田不加多,而人口已十五倍于前。能无患贫之忧乎。”已表露了对人口过度增长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加剧带来的隐忧和警示。

第二十八课“宗教”一文,提到“光绪初元,城东建天主教堂……吾乡人民或有誳讼惧受鱼肉,假入教以为护符者,然上帝神父等说,究不确信。”意在教导学生不要迷信“究不确信”的宗教。

有意思的是第二十七课“风俗”一文,讲到本地风俗“通兼扬徐之气,舒迟漂轻,士好文学,轻尚武,农工守旧,而勤於力作,商不趋集,以久客他乡为苦,市井游民亦多,近年教育振兴,风气亦稍稍变矣”。这段描述,实是委婉批评了通人守土封闭,满足现状,贪图安逸,开放创新精神不足。同时也在提示学生要振兴教育,改变风气。细细品味,从当今南通本土老人身上似乎仍能看到当年的影子。

第二十九课“学术”一文,评价了通州学术界的演变“吾通虽滨江海,然人民颇有大陆性,思想甚不发达,咸同间士溺时文,稍习词章则贤也……光绪初元……人士渐知砥砺实学……近年师范学校兴,有志之士,心醉科学”。语气中表达了一种厌恶虚弄文墨、不务实业的旧文人习气,欣赏追求科学务实的心态。

第三十五课“实业五”一文,介绍了通州渔业状况,针对“内河业渔者……知取而不知蓄”的滥捕行为,提出警示以防枯竭,倡导保护自然资源。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比较现代的理念,并以此引导学生从小尊重科学,养成务实作风。

第三十课“教育”记载了当时的学校状况:“通州教育,为全省冠,计境内师范学校一,附属小学一,高等小学一,初等小学四十有九,女子师范一,女学一,贫民艺学警察各一,近又添设法政简字都计学生不下二千人,凡此皆以师范校为母,而以教育会为总揽之机关也,中学现将竣工,金沙馀中白蒲亦拟开高等小学,将来学区分定,教法完美,进步之速,正未艾也。”这大概可作为近现代南通成为“教育之乡”的历史起源之记录吧。从这段课文可知,南通的近现代教育起步阶段,是以师范学校为母,小学教育为主,普通中学尚缺、在建即将竣工。整体上,教育规模、水平还不够高。但值得赞誉的是,诸如贫民艺学、警察、法政等职业教育随之兴起,为用人单位较快地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实用员工。这大概与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地方自治不无关系;对南通“近代第一城”的建设,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回顾历史看今朝,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南通现今的教育形势越来越好,正如家乡先贤所预言的“进步之速,正未艾也”。

(作者单位:南通市中医院)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