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启海方言中的“n”“l”不分

文/徐乃为
来源:《启东日报》2017年10月20日第06版

崇启海方言的声母是分“n”“l”的,我们听到不分“n”“l”的方言很不习惯。有一次,教师进修学校数学老师曹永南(已故)在江苏省数学说课竞赛获一等奖,后来寄来的奖状却变成了“曹永兰”,——“南”变“兰”,“男”变“女”,大家十分惊诧,我说,这是“n”“l”不分的缘故。“南”方言音“nian”,普通话则是“nan”;在南京方言不分“n”“l”,“南”、“兰”同音,均是“lan”。在“南京男子篮球队”中,“南”、“男”、“篮”三个字一个音,都是“lan”。“女子篮球队”会听成“驴子篮球队”,这就太搞笑了。但是,方言分“n”“l”,不等于两者不混,崇启海方言中也多有“n”“l”两混的情况,只是自己不觉察罢了。

  1. 我们每天不知说多少遍的“我伲(ni)”与“我俚(li)”,就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实质是“n”“l”不分。再如“这样的呢”与“这样的哩”的句末语气词“呢(ne·ni)”与“哩(le·li)”,也是一个字的两种形态、“n”“l”不分的两种写法。
  2. 最常见的是“那(na)”字,在指示代词意义的时候是(na),在疑问代词的时候就成(la)。例如:喂,你看见《启东日报》勒啦里?——那,勒办公桌上。其中“啦里”,即“那里——哪里”,今写成“哪里”,“哪”字是清末才造出来的字。可见,本音是“n”,通过“一声之变”用以区别意义,即区别指示代词与疑问代词。
  3. 烂(lan)泥,可是在崇启海方言中,读为(nan)。
  4. 赖(lai),在下面这一语境中,读(nan):“人家吃饭了,你还‘赖’着不走”。当然,能了解这些语言现象,自是好的,最要紧的是,能据此追索方言本字,则善莫大焉!例如:
  5. “贪婪(lan)”是比较“古雅、文气”的一个词,人们想不到它埋伏在崇启海方言中。例如:“今天这饭很好吃,我到蛮‘贪年(nian)’,帮我再盛一碗。”这里的“贪年(nian)”就是“贪婪”,区别就是“n”“l”交换了。
  6. 懊憦:《海门方言志》收此词。其实,普通话中的“懊恼”一词词义与其极为相近,区别的只是声母“n”“l”的互换;其实是一个词的两个形态。

知道这些知识,还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教师进修学校收到一封从新疆寄给“刘启平”的信,收发室认为无“刘启平”其人而欲作退回处理,正好我去取信。我一看,就说那是寄给从新疆调回的我校总务主任“钮启平”(已故)的,我告诉他,在“n”“l”不分的地方,“刘”与“牛”是一个读音的。

《红楼梦》林黛玉是扬州人,正是“n”“l”不分的地方,所以,她把“刘姥姥”视如“牛姥姥”;刘姥姥在酒令中自称“老刘”,在座的人都认为她自称“老牛”而嬉笑不止。这就有关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了。

在普通话中“弄”有两种读音:弄(nong)水;弄(long)堂。正说明“n”“l”发音相近而易混。在“n”“l”相混中,似是以“n”混成“l”的居多。我的外孙叫的第一声“奶奶”,更近“婡婡”,这应当可看出两者所以混淆,以及“n”混向“l”的缘由。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1 评论
最新
最早 评价最高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张跃华
5 年 以前

学习了,懊恼和贪婪.

1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