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06月07日 02 版)作者署名:易之

 

语言发展趋势也是个提醒,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群体间应当是相互包容、平等交流的,居民享受的公共福利也必须日趋均等。

近日,杭州公交814路开始“三语报站”——在原本的普通话和英语之间加上用杭州话播报的提示。有市民表示:老杭州人听了觉得很亲切。从深圳来杭不久的朱女士说:“深圳就是普通话、英语、粤语三语报站的。”(澎湃新闻网6月4日)

其实,方言报站并不少见。除了杭州、深圳,广州、苏州、福州等地的公共交通系统都有方言报站。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这类尝试增多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语言除了工具属性,更有价值意义,两者没必要相互否定。语言既用来交流,也承载情感。普通话经过数十年的推广,其全国公共语的地位无法撼动。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保留方言倒也未尝不可。任何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与多元化的社会总是格格不入的。联合国尚有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6种官方语言,公交车多一门方言报站,只要别报个没完没了、影响乘客下车,倒也无甚关系。

但语言从来不只是说话方式的问题,更关涉一种文化心理结构。语言成了自我确证最为清晰、直观的标记。同时,语言也成为划分你我、形成共同体最便捷的方式。这也是类似新闻容易引发争论、一些城市在使用方言方面有所审慎的原因。在人口流动日益自由的现代社会,面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治理方向,对方言过分推崇,倘若导致群体意识区隔,未免就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了。

所以,对待方言的态度究竟如何,方言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更值得关注。倘若方言只是增加地区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那么无可厚非。如果方言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标签,这种身份认同甚至成了争夺公共资源的话语模式,就值得警惕了。在这个时候,方言就是城市文化环境不够健康的指标,指向着某种治理问题。

在过往的舆论场上,在一些地方,有些人以一种强势乃至有些愤激的态度来捍卫方言的情况,不是没有出现过。细细梳理可以发现,这些地方往往人口流动量大,经济发展也有相当水准,但公共资源供给捉襟见肘。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区隔,成了一些群体介入这种公共话题的切入口。出身论就成了复杂治理难题简单粗糙的解答,方言也就变成了这个大议题下面的子命题。

所以说,报站用不用方言是小事,但是这种话题呈现何种方式的讨论,延伸出怎样的公共舆论,更有关注的必要。方言,倘若是城市多元的表征,自然可喜;倘若方言变成了城市居民刻意砌起的墙,用以划分彼此,形成对立,那么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管理部门,都该有所注意了,这种情境的呈现,必然有着物质层面的肇因。

有研究统计,世界上现存语言的4.2%,其使用人数占世界人口的90%,其余96%种语言,其使用人口只占10%,并且这个反差还有扩大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方言使用者愿不愿意,语言差异性的缩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即便趋势如此,若方言使用者希望为方言留出空间,也有理由尊重。更重要的是,语言发展趋势也是个提醒,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群体间应当是相互包容、平等交流的,居民享受的公共福利也必须日趋均等。语言可以多元,但面对这种历史发展的大势,应当顺势而行。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