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到寒假,就到外婆家放鹞子。
        南通放鹞子不同于现在的放风筝,要在冬天放。北风呼啸,农闲的青少年们成群结队到野外放鹞子。在南通,鹞子又叫六角,呈六边形。小的用芦苇子扎成,大的用细竹子扎,蒙上纸或布帛,画上画,再绑上做好的哨和葫芦。鹞背(2条尾巴)一般用稻草或麻丝搓成两条,一头粗一头细,还要左右搓的方向不同,这样上天就自然分开了。最大的鹞子有近6、7个平方,平时挂在堂屋墙上。冬天放鹞子的时候,要把中堂门窜(拿)下来才能出门,几个年青人拿着一梱梱细麻绳,前呼后拥地去放鹞子。放的时候,要把鹞背顺好,一个人专门”冲”,就是负责把鹞子往上一送,其他细侯(年青人)把绳顺着放的方向几十米外一字排开,分”头把”、”二把”、”三把”接力拉放。等鹞子”冲”了以后,”头把”先拉跑,鹞子起来了,手一松,”二把”接着拉跑,这样,一般”三把”,鹞子就起身了。冬天的风稳定,得到天风的鹞子是不容易掉下来的,拉着鹞绳一爽一爽,鹞子上的哨和”翁声”奏响一曲城里人听不到的乐声,这种感觉和享受无以言表。通常,当鹞子到一定高度后,会非常稳定,一动不动挂在天际。到夜里,大家也不收,找个粗壮的大树系好鹞绳,鹞子整夜不会落下来。冬天,只要天好,一个村总有十几、几十个鹞子成夜在天上唱歌,美妙极了。
随着城市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农村冬天的风也不如从前了。现在很难看到小时候放鹞子的情景了,聊作此文,以做记念。
        作者:王培炎      了解更多,戳这里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