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镇 : 古海门余民的最后栖息地

作者:李元冲
来源:江苏地方志 2016年03期
作者单位:海门市交通局

据载, 古海门因遭江坍, 县治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迁居金沙场,“清康熙十一年(1672 ) 县费并州,民迁居永安缜, 永安又复临江, 至五十八年(1719)… … 择置徐涧渡田迁居, 聚处是名兴仁镇。”

兴仁镇, 即今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 在南通主城区( 崇川区) 北侧, 距金沙镇13公里。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的“渡田”(沼泽地),渡田中流动的小溪名为徐涧, 徐涧上的桥即为徐涧桥。海门余民到此后, 对这块“渡田” 进行了开发, 此地又多了一个名称——新地。但富有文化传统和开拓精神的海门人显然不满足这样的名称, 认为开发这块土地, 需要大家有“仁者兴仁, 智者兴智”,于是将此地命名为“兴仁”。兴仁人在“兴仁” 精神的感召下, 对兴仁进行了科学的开发和建设, 经过100多年的奋斗, 至道光十二年(1832), 已发展成为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大镇。当时兴仁镇街道纵横交错, 河道四通八达, 市场十分兴旺。处于兴仁镇中心位置的是文昌宫和麻公祠。

文昌宫是科举时代设于县学以上地方的本邑诸子弟“攻读”场所,一般设有“考院”( 也叫“自习室”) 和图书收藏之处, 也是乡野居士, 名人学者吟诗作画的地方。当时作为一个乡( 时称海门乡, 后称静海乡) 的地方本来是无资格设文昌宫的, 但是由于一个人的支持而设了文昌宫, 这个人就是康熙年间曾任两江总督的麻勒吉。据史料记载, 麻勒吉曾为海门豁免坍田100多顷, 后又支持海门保留乡学。在麻勒吉的支持下, 当时海门乡的余民享受了县级待遇, 保留了学额, 据《静海乡志》记载“海门县虽废, 尚存乡学,岁科额进十名, 廪增如例, 拔贡一名… …”。海门余民为了永远纪祀麻勒吉的功劳, 在文昌宫前面修建了这座麻公祠( 据记载麻公祠建于麻勒吉死后的雍正年间) 。

文昌宫和麻勒吉祠的南侧有南玉皇殿、北侧有北玉皇殿。清代崇敬关羽( 三国人物),故在兴仁镇有三座关庙, 即大关帝庙、小关帝庙和关王庙。此外还有节孝祠、遗爱祠、城隍庙等。据《静海乡志》载:兴仁镇还有从金沙场县治移建过来的广惠寺( 兴仁镇东六里) 、西禅寺( 兴仁镇东十余里) 、五印庵( 兴仁镇) 、准提庵( 兴仁镇南三里)、双林庵( 兴仁镇南四里) 等。在一个乡镇有如此多的寺庙, 这可能在当时的通州也是绝无仅有的。兴仁镇的西部近临通州城的文峰塔、千佛寺、八里庙等道佛儒圣地, 由此进一步促进了兴仁镇庙会的发展。据说兴仁镇的庙会历史悠久、热闹异常。直至今曰兴仁镇的庙会仍很热闹。笔者在网上查到, 现在兴仁镇每年有两次庙会,一是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二是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届时,“元帅”出巡、“孝神”再世, 旗锣为导, 什么龙凤彩旗队、锣鼓队、踩高跷队、跳判队、马叉队… … 浩浩荡荡, 鱼贯而过, 令人眼花缭乱。同时街上人货云集, 百业纷呈,一派欣兴向荣的繁华景象。

据说源于兴仁镇北的一座东岳庙, 庙中有一尊“元帅”塑像( 《封神演义》中周武王的战将黄飞虎) ,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出会, 年年如此, 代代相传, 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三月庙会正值农历三月底, 也就是四夏大忙将来临之前的闲暇之时, 农民来赶庙会, 正好进行农副产品、种子、农具等交易,为大忙作准备。

农历六月二十九日的庙会, 是兴仁缜的另一大庙会, 是一次传递孝心的尊老庙会。庙会是为纪念一位姓巫的人由逆子变成孝子的故事, 人们感于他的孝心, 尊称其为孝神、巫子、巫公等。巫子死后, 人们在兴仁城隍庙内建了巫公祠。

解放后, 兴仁镇的庙会有了新的特色, 农副产品的交流面更广,品种更多, 上市人数逐年增加, 影响的地域也逐渐扩大( 庙会曾一度更名为物资交流会)。近几年来, 每逢三月庙会, 约有近1 0 万人赶集, 集市范围也由镇区向四方扩展到数里之遥。在庙会前一天, 各大公司就来设摊了。庙会正日, 只见车水马龙, 摊摊相连, 人群摩肩接踵, 热闹非凡。来逛庙会的, 不仅有本镇人, 更多的是外地人, 还有从城里来的消费者和专程赶来饱览兴仁民风民俗的游客们!

海门余民迁来仁时, 只几百人( 确切数据无考,但据《静海乡志》记载, 海门并归通州时全县实存人口仅为2200多人) 。今兴仁镇, 辖17个村、3个社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 人口7.2 万。这块古海门的最后角落, 正散发着神奇的清香!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