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唱酬真名士——郑板桥与南通

马时高
《江苏地方志》 1996年第4期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康、乾间江苏兴化人。《清史列传•文苑传〉载:其“性落拓不羁,……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是以得狂名。……善诗,工书画”,兼有三艺之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美术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郑板桥于乾隆元年(1736年)得中进士,曾经做过山东省范县(今属河南)和濰县知县,政绩昭显。乾隆十八年(1753年)罢官回籍。其后,他即与金农、罗聘、汪士慎、李鳝、黄慎、高凤翰、李方膺等名士结成好友,彼此在绘画技艺上切磋砥砺,开创了自由活泼的画风,世称“扬州八怪”。

郑板桥罢官后,浪游大江南北.其间,有较长时间淹留南通、如皋一带。据姚鹏春(白蒲镇志•人物志•流寓>载:郑“寓蒲最久,与镇中诸郑叙谱谊,定称呼,以月以年,流连不忍去,故书画遗墨,莫多于蒲上。法宝寺‘藏经楼’三字,其所书也。尝为绘春园作春兰两箭、秋兰两箭,题曰:‘更无佳处,只是春秋之气居多耳!’语亦蕴藉可喜。”

白蒲者有梅熟庵,据陶承煦{白蒲镇志•卷首•图说》载:“传闻昔年凡京都外省巨卿名士过蒲者,无不停骖于此,久暂不一,如袁随园、郑板桥……”。其时有通州人冯云鹏在白蒲出家,所藏郑板挢《九秋图>,上有郑板桥自题:“九秋宝艳胜春三,时雨何如露水甘,不遣芙蓉入图画,恐惊颜色梦江南。”此画纸长二丈有余,堪称板桥画作鸿篇巨制。

如皋城东古有佘元美所筑壶领园。清康熙时,范大任葺为古淡园。旧志录有郑板桥(过古淡园〉诗:“隔水名园向范家,清秋雨过好烟霞,谁将玉笛三更弄,吹白葭芦一片花。”板桥又曾为如皋土地庙撰联:“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该联通俗入俚,随意点染,足见板桥雅俗妙言,潇洒胸次。

清乾隆时通州静海乡人丁有煜,字丽中,能诗、古文及篆刻、水墨画,自号个道人。其字也“丰神独绝”、“得淡云疏雨、轻燕闲鸥之致”。丁有煜曾为郑板桥治“海阔天空”印一方。而丁有煜有石砚,砚之正面镌松一株、糜鹿两只。左侧为丁自题:“茂如松,福禄无不宜,唯质清而且腴,信一丸之堪宝”。砚之背面,则刻有郑燮之铭文:‘‘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栗,清润而坚。糜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此砚现藏南通博物馆。

丁有煜擅画竹,郑板桥题其墨竹册:“以书为画”,互表景仰之情,足见文人相敬。丁有煜别业为“双薇园”,在旧通州城南。‘‘先生殁后,宝应王孟亭箴舆挽联云:‘秋风秋雨双薇树,江北江南个道人’”此联即由板桥手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有画丁丽中像卷一,为丁之侍人孙柳门摹画收藏,郑板桥用题二十八字:“嗟予不是康成裔,羡比真成颖士家,放眼乾坤臣主义,青衣往往胜乌纱。”感慨良多。

郑板桥在南通的遗墨尚有多处。狼山准提庵藏木刻匾有板桥为彼公和尚所题:“十子成林”,匾上钤印三颗,其一即是“丙辰进士”。南通博物馆藏郑板桥诗:“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朔雪严霜,自有春风消息”墨迹,挥洒淋漓,浑如其坦白率真性情。它如贺“遮康年学老世兄弄璋之庆”诗:“小小茅斋也有山,芳兰种在石中间,春风何限阶庭秀,当得三秋桂子攀”,亦情趣盎然。

诚然,郑板桥和他的南通文友,不能超越他们那个历史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限制,他们的诗画创作不免带有消极的东西。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包含的积极的进步的因素,仍不失为流传后世的佳话。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