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饰即鞋袜,南通妇女泛称其为“鞋头脚脑”。鞋有拖鞋、单鞋、棉鞋、套鞋(雨鞋)、皮鞋、草鞋、蒲鞋等多种。 婴幼儿大多穿一种动物造型的童鞋,并以此命名,如“猫儿头鞋”、“虎儿头鞋”、“狗儿头鞋”、“猪儿头鞋”……为保证小儿双脚不被磨破,童鞋多用绸缎或细布制作,软帮软底,且以红、黑两色居多。鞋头部分用彩色线绣以眼、鼻、口、耳,粗针朗线,形象夸张传神。如猫儿头则突出其圆圆的大眼,长长的胡须;虎儿头则吊睛,阔嘴、额部绣一“王”字。这种童鞋过往一般由孩子的祖母、外祖母、七姑八姨手工绣制,作为孩子满月、满基(周岁)的礼物赠送。满期以后孩子下地学步,软底轻易磨破,鞋底稍许加厚,但仍不用鞋绳线扎纳。这种软底童鞋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旧俗认为穿“猫儿头鞋”、“虎儿头鞋”可以辟邪。至今,南通城乡还有不少人喜欢给孩子穿这样的造型童鞋,更有一些巧手妇女专从事此业。 单鞋,南通人称“走鞋”。这是相对于棉鞋而言的。它轻便,透气,不焐脚汗,适宜行走赶路。南通单鞋多为黑色,圆口。鞋帮有直贡呢、哗叽、黑布等,称“鞋面布”。背面用浆糊贴上一层白布作为“帮衬”。鞋底用几层“底衬”或用多层旧布垫叠,称“破布底”或“千层底”。不论采用哪一种,最下面一层即接触地面的均用新白布,以增加美观。然后用“鞋绳(底)线”扎纳而成。相比而言,“千层底’’更加柔软轻便。过往,“扎鞋底”是家庭妇女常年不辍的手工劳动,随身携带,有空便扎,以保证全家老小一年的穿着。鞋底的针脚讲究密致匀称,收线紧实,要求横平竖直,斜角成行。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还能扎成“水波纹”、“罗底方”等花式图案。旧时风俗,大凡姑娘看上如意后生,便会为其精心制做一双鞋子作定情之物相赠,正如有首民歌所唱:“日落西山黄打黄,做双鞋子送情郎,哥行千里不歇脚,只因妹子在身旁。”鞋底、鞋帮完成以后,送到鞋匠那里,由他将鞋帮“绱”到鞋底上面,再用木楦子定型。这样一来新鞋就制作完成了。也有妇女自己“绱鞋”,图的是省几个工钱,但外形总是不如专业的那么美观。 冬天穿棉鞋。棉鞋的鞋底一般比单鞋厚实,衬布与鞋底之间加垫棉花。鞋帮较高,由左右两爿组成,面料与衬里间也辅以棉花,然后滚口,中间缝合,形成一条高高的“履鼻”(俗称“鞋鼻子”)。南通旧式棉鞋,整个外形象一只兔子,故民间称其为“兔儿头”棉鞋。穿棉鞋能把整个脚面一齐包住,软软的,暖暖的,十分舒服。小孩的棉鞋一般在后跟上缝以布带,对系于踝前,以免跑路脱落。 以上这两种布鞋,最具南通特色,时至今日,仍然深受南通人的喜爱。 从前,新鞋上脚不太好穿,人们家里一般都备有一把铜质的或牛角的“鞋拔子”,穿时插进后跟,用力一提,脚顺着鞋拔子的弧面向下一踩便穿进往了。这种工具现在已成了古董了。

来自:小黄的博客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