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有人说,口音,是家乡赐予我们的最可爱的礼物。是呀,正在说家乡话的你,就是最有魅力的。乡愁浓时,一开口,那山那水,那花那树,那人那屋,那根那魂,瞬间就回来了。
分享七个方言冷知识,愿你读完不只获新知,亦更觉家乡话的可敬可亲可爱。一 上海话的“阿拉”,可是地地道道的宁波方言历史上,宁波话对上海话的形成影响极大。19世纪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善于闯荡经商的宁波人人口规模大,宁波方言自然而然成为上海的强势方言。“阿拉宁波欢迎您”,正是在宁波方言“阿拉”作为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影响下,上海话逐渐也把“我们”称作了“阿拉”。事实上,宁波话与上海话发音仅从单个字音上分辨,区别很小,但一旦连读变调,两地的方言才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差别。二 你说嘛?!天津话的“老家”在安徽北部?!天津话干净利落,活泼俏皮,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天津人豪爽率真、亲切幽默的个性。为嘛天津话和周边的方言差别如此之大?语言专家解释,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做燕王时,从安徽宿州一带调集大批军士携家带口来到天津,与当地百姓往来,士卒所讲的方言就成了强势方言,于是具有低平调的皖北方言渐渐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三 大连话居然是山东味,不是东北味的大连人说话被戏称有“海蛎子味”,研究大连方言多年的学者解释,主要因为大连盛产海蛎子,再者就是大连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同时又受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还受日俄等外语影响,形成了有别于东北官话的方言。近代移民“闯关东”的历史背景和半岛沿海的地理环境,使大连方言独具特色。大连是历史上山东人(水路)闯关东的第一站,因此大连有许多与山东烟台、威海接近的方言和民俗文化,大多数的大连人是山东等地闯关东而来的后代。四 身在湖北,襄阳方言却独独少了湖北味襄阳地处湖北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密集的人口流动让襄阳话脱离了湖北其他地区的口音,讲话中既有河南话的浑厚,又有四川话的刚直,还带着陕西话的秦腔韵味。学者介绍,当地受西北方言影响不小,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曾在一首送别诗中提到,襄阳口音是“语言清轻略带秦”,比方说“我看一下”,襄阳口音是“我看一哈”。五 你别说,温州人自己可能都听不懂自己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温州,已经走过了22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这里是仅次于都城杭州的繁华之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南戏,还诞生了一种神奇的方言——温州话,它的发音不但和普通话有天壤之别,即便是和浙江的北部吴语也完全无法交流沟通。直到现在,温州话算是南部吴语的代表,但有一个特点,就是里面有很多闽语的成分。温州地区有十几种方言,可谓“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正因如此,温州话也被称是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六 听今天的南昌人说话,就是听宋朝人说话南昌话是赣方言的代表,语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宋元古音。所以,南昌方言又被称为汉民族宋元时期语言的“活化石”,研究的学者说,“想知道宋朝人怎样说话,就听南昌人说话”,南昌人现在所讲的话跟当年宋朝、元朝的人所讲的话基本上差不多。原始的南昌方言语音系统大约形成于东汉末年,此后仍不断受到亲属方言影响而发生改变,直至两宋时期,才完全从北方方言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七 你学的普通话,其实是河北滦平的方言1953年,国家文教领导小组组织了部分语言专家到全国采集各地语音,统一官话标准,其中一组就来到了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专家们发现,滦平当地民众日常使用的话语和普通话极其相似。当时就有调研学者说了,“在滦平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滦平人,他的普通话水平至少是二级甲等!”从清代起,承德滦平就成为北京官话推广的先行区,而其四面环山、自成一体的地理特征,也使得其语言特色如装进时光胶囊一般,在历史长河中凝固。滦平话甚至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方言是最能直观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之一,但如果你不会当地方言,就很容易陷入深深的迷惑之中。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九道有趣的方言题,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