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源斋语文工作室·水月
这一讲我们来讲讲前面没有说到的南通话拼音的一些拼写规则以及声调和读音变化,包括轻声、儿化音变、连读变调等。
一、拼写规则:前面讲过的可能有省略。
- (1)i列和iu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i写成y,如ien写成yen(人);零声母的in, ing, iq等等拼写时前面加y,写成yin(言)、ying(应)、yiq(热);iu列的韵母跟j, q, x相拼时省写i, 如ju(酒), qu(秋), xu(修);ri, riu跟jr, qr, xr相拼时韵母写成i, u,如jri(机), qri(期), xru(需), qru(聚);u列的韵母,u韵母在零声母时前加v,写作vu,如vu(五)、vu(无);ua, uo, uan, uon, uaq, uoq等韵母在零声母的时候u写成w,如wa(哇)、wo(话)、wan(万)、won(网)、waq(滑)、woq(活);ua, uei, uen, ueq等韵母在零声母的时候u写成v,如va(外)、vei(为)、ven(文)、veq(物)。
- (2)南通话保留入声韵,收喉塞音,标调时以g表示阴入,q表示阳入。有些阳入的字在后面音节为响辅音或元音开头时会产生变调,由阳入变成阳去,拼写时注意将入声韵尾字母q去掉,如loq riu(落雨)写作lo riu,yiq vu(业务)写作yi vu,而niaq vei(略微)对应其舒声韵写作niau vei。但类似seq yig[sɜʔ iʔ](十一)的例子写作see yig[sɛ iʔ],就是将韵腹元音双写,避免跟韵母e[ɤ]产生冲突,造成se yig[sɤ iʔ](少一)的错误。
- (3)儿化音拼写时,一般在韵母后面直接加上r,如“女儿”读儿化时,拼写为nriur,“一齐儿”拼作yig qrir,“虾儿”拼作hor。入声韵与鼻化韵的儿化,在韵尾加r,如“摆摊儿”拼作ba tanr,“主角儿”拼作zu gogr。
- (4)按词连写时,碰到后面是零声母音节或前后音节界限容易混淆时,使用隔音符号“’”,如co’oo(车娥)、con’oo(昌娥)、jie’nge(骄傲)。进行拼音输入法操作时无需使用隔音符号。
- (5)声调标注时,调值、调母标于音节结尾处;调符标于韵母上方,韵母中含有多个元音字母时,总是标于开口度大的字母上,同字母组合标在前面的字母上,顺序为a,o,e,u,i,如“饿熊”ŏo xióng。轻声不在此列出,因为它属于音节弱读时的声调变化。
二、轻声儿化:
- (1)南通话轻声跟普通话有一定的共性,如子尾词的“子”、很多叠音词的尾字(如亲属称谓、昵称等),如桌子、鞋子、袜子、裤子、爹爹、奶奶、伯伯、叔叔、二侯、三侯;叠音加儿化的儿化音、语助词、结构非常紧密的常用词,如方方儿、圆圆儿、快快儿、慢慢儿、叫叫儿;人家、自家、乡下、眼泪、夜饭、点心、老婆、丈人、太太、扁担、媒人、结棍、扫把,等等;下:语态语气助词,读he,轻声,如“赖下”中,“下”表示进行中的状态,如“外头赖下落雨了”;在“打下”中,它是一个语气衬字,没有实际意义,如“他打下公司的同事关系都蛮好的。”;在“下了”中表示一种预判或将要发生的事,乃至一种嗔怪,用于句尾:如“佫个天赖下要落雨下了”、“你眼仁儿定了,赖下要死下了”。
- (2)上面讲了儿化音的拼写,这里讲讲儿化音的发音,注意拼写和发音不一定吻合,拼写注重规则简单和一致,而发音的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拼写并不要求反映实际发音。
<A> 纯元音韵母儿化:元音直接儿化,如虾儿、猫儿、马儿、刀儿、包儿、鹅儿、丝儿、皮儿、套儿、袋儿;
<B> 鼻化韵母儿化:鼻化音趋于脱落,儿化落在元音上,如连儿、片儿、盆儿、蚕儿、圈儿、门儿、团儿、管儿、响儿、棍儿、绢儿;
<C> 后鼻音韵母儿化:南通话有五个后鼻音韵母,ing,eng,ong,iong,iung。儿化时,不跟元音直接发生关系,而是在鼻音后形成连缀,读作nger[ŋɚ],如莹儿、英儿、丁儿、瓶儿、洞儿、虫儿、蓉儿、勇儿、军儿、云儿;
<D> 入声韵母儿化:喉塞音韵尾脱落,儿化落在元音上,如侄儿、托儿、雀儿、忽儿、卒儿、主角儿、一刻儿。
三、音变与变调:音变与变调有时是连在一起的,先讲音变。
(1)着、了、的、地、得这类助词牵涉音变,故而不少人在用字上往往多用“叨”,以突出南通话特色。其实,这类助词的使用还是很有讲究的。“着”表示进行当中的动作或状态,如“你不要一头看了手机一头开车子”,南通话不用“着”这个字,用“了”表示这个意思,但“了”同时有动作完成的意思,同普通话用法,具体结合句子情境判断。“了”的音变规律是:在阴声韵后面读“了”的本音le,如“好了”;在阳声韵后面读ne,如同普通话“呢”,如“空了”;在入声韵后面读de,正如大家常见的“叨”,如“白了”,我们主张不因音变而改变用字,一律使用“了”。
“的、地、得”用法跟普通话相同,音变规律是:在阴声韵后面读快了变成li,如“好的”,或者le,如“甩得没根”;在阳声韵后面读ni,如“慢慢地”,或者ne,如“伤心得没魂”,在入声韵后面读di,如“白白地”、“促狭的”,或者de,如“黑得不像(个架子)”。
(2)入声字在后面音节为响辅音或元音开头时往往会产生变调,尤其以阳入情况为典型,由阳入调变成阳去调,实际也产生了音变,由入声韵变舒声韵,如落雨、业务、略微、十一、独立、木耳、值日,等等。
(3)“曾”通过变调,阳平变阳去的方式表示否定,使得曾与不曾同义。还有表示列数的词语或一的数量结构,也有通过变调使表达精简,如个啊个的,意思是一个一个的,个字从阴去调变为阳去调(gòo→gǒo),即调值由42变到213。再如糕卖个钱块,意思是糕一个钱一块(大概是一个固定硬币),同样,个字调值从42变到213。
(4)语气词基本是轻声,就是没有固定的调值,如吧、嘛、噻、嘞、吗、欸、咯、喏、哈唻,等等。拟声词也没有固定的声调,本来就是模拟声音,根据情境的需要形成声音和音调。
(5)一个比较普遍的词语调式是多字组中中间的字丢失声调变成轻声,语速越快越是明显,我们以三字组做例子:和平桥、南大街、陆洪闸、南通人、中国通、大哥大、同花顺,等等。
(6)本讲座所指南通话基本是现在的崇川区及周边范围所说方言,其内部仍然有一些差异,见下表:
南通话语音内部差异 | 拼音方案所选发音 | 拼音方案以外发音 | 例字 |
声母 | s | h | 甚 |
声母 | t | k | 去 |
声母 | jr | z | 京、精、斤、金 |
声母 | qr | c | 请、清、晴、庆 |
声母 | xr | s | 新、心、辛、型 |
声母 | qr | c | 吃、七、漆 |
声母 | y* | sz* | 应、用、人、肉、柔、让、认 |
声母 | z | zh | 找、招、赵、照、罩、召 |
声母 | c | ch | 炒、潮、超、吵、抄、巢 |
声母 | s | sh | 少、烧、稍、邵、哨、梢 |
韵母 | ri | riu | 齐(整)、西(瓜) |
韵母 | og/q | oog/q | 鸽、蛤、割、葛、粥、百、白 |
韵母 | iun | oon | 南、男、乱、卵、段、短、暖 |
韵母 | on | an | 狼、党、长、放、港、囊、上 |
韵母 | au | an | 给 |
韵母 | o | au | 拿 |
声韵联动 | juon | zon | 装、奘、桩、壮 |
声韵联动 | quon | con | 幢、状、撞 |
声韵联动 | xuon | son | 双、霜、爽 |
声韵联动 | juog | zog | 桌、捉、卓 |
声韵联动 | quog/q | cog/q | 戳、曲、局 |
声韵联动 | xuog | sog | 嗍、噱、欶 |
声韵联动 | jun | zoon | 转、砖、专 |
声韵联动 | qun | coon | 船、穿、串 |
声韵联动 | xun | soon | 算、酸、蒜 |
声韵联动 | ni | nri | 泥、抳、尼 |
声韵联动 | ti | qri | 地、体、梯 |
备注 | y为字头 | sz发音[z̊] | y打头的实际为零声母音节。 |
《南通话语音与拼音讲座》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您的跟随学习。查看完整南通话拼音方案以及其它南通话教学内容可以在上方导航链接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