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才子,会说33种中国方言,至今无人能超越

2016-05-26 小历史

18岁,以第二名的成绩通过清廷组织的留学考试,赴世界顶尖的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多年保持了该大学平均成绩的最高纪录。

23岁,在哈佛大学主修哲学。

26岁,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7岁,返回康奈尔大学物理系任教。哲学博士之所以能教物理,是因为他在康奈尔大学选修了物理学。

33岁,到清华大学任教,教授的课程有: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等。

44岁,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传唱至今。

这个“学霸”是谁?他就是 赵元任

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位。

赵元任既是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翻译家和作家,可谓通才。

但真正“吊炸天”的地方,还要数他的语言天分。

赵元任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在这一领域著作颇丰。他曾研究过中国的60种方言,能娴熟地使用33种方言与人交谈。你说牛不牛?

“赵八哥”,坐趟轮船学会了湖南话

赵元任学习方言有三个特点:

一是从小就学。

赵元任幼时随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又学会了常州方言。后来,从大姨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在南京江南高等学堂就读时,又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

二是学得极快。

1920-1921年间,罗素访华讲学,由于罗素讲学涉及到高等数学、逻辑学、哲学等多门知识,一般人很难胜任翻译工作,所以学术界名流蔡元培、丁文江等人都出面向清华学校 “借”赵元任担任罗素的翻译。

在杭州,赵元任以杭州方言翻译罗素的讲词。在去长沙的江永轮上,他与船上的湖南赞助人杨瑞六聊聊天,就学会了湖南话。到了长沙,已经有人找他攀老乡了。

三是再难也会。

中国地大物博,方言种类繁多,有的极其相似,有的又差异极大,但这都难不倒赵元任。赵元任60岁到台湾讲学,又学会了以复杂难懂著称的闽南话……人类根本没法阻止他学各地方言!

赵元任到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用方言与当地人交流。由于能在短时间内学会一种方言,而且终生不忘,朋友们送他一个“赵八哥”的绰号。

在家里,赵元任和老婆杨步伟制定了一个日程表,今天说国语,明天说湖南话,后天说上海话。一家人天天用不同的方言对话,那该有多欢乐!

自带“柏林口音”,被外国人认作“老乡”

赵元任不仅中国方言说的好,外国方言也是相当了得。

他自己说:“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更难得的是,他还精通这些外语的方言、土语。

一则关于赵元任的典故广泛流传: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他一开口,就会被当地人认做“老乡”。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赵元任曾带家人在瑞士的德语区旅游,将轿车送到车行做保养。去之前他特意学了有关汽车零部件的德文名称。等到了车行,工人们看他是外国人,就说起了法语。赵元任不乐意了:我昨晚用的是德文的功,今儿非得讲德文不可!

学霸,就是这么自信!

语言特技,用方言“走”遍中国

在语言上,赵元任有很多“绝活”。

他的辨音能力极强,能够把一个字的发音拆开,从后面的部分念起,将一个字或单词由后向前倒着念。用录音机录下这种发音方式,然后倒着播放,听起来就和按正常发音念出来的一样。

在清华大学任教时,赵元任曾当众表演“方言旅行”:他模拟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到江西、福建,进入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

他一口气说了一个多小时,“走”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介绍名胜、特产,让听众拍手称绝。

首创同音文,绕口令逼死“大舌头”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篇只有一个读音、表达通顺、又有故事情节,名叫《施氏食狮史》的文言文,曾经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正是赵元任。

这种体裁的文章叫“同音文”,系赵元任首创,从中可见赵元任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和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

你默读它完全没问题,但若用普通话读出声来,那就塌了天了。不服?那你读来试试。

这类文章短而有趣,特别适合在社交媒体转发,曾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它的原创版权属于赵元任。

赵元任曾告诉女儿赵新那,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玩着玩着,他就把自己“玩”成了语言学大师。事实上,“好玩儿”只是兴趣,他在语言方面的成就,还是靠勤奋。

1927年春天,赵元任到江浙调查吴语,经常是一天跑两三个地方,有时候身体实在太疲乏,竟在火车站的车厢里睡到天亮。

他辗转各地,风雨无阻,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

牛人的才气,都是“虐”出来的。

(参考资料:杨步伟《杂记赵家》、赵元任《从家乡到美国》、刘超《旷世奇才赵元任》、民国文林《细说民国大文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