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樵珊浦人

0
984

按:樵珊浦人 网友通过多年的研究,整理汇编了一些南通方言的字词。我们将在本网站做一个连载,以供广大南通话爱好者探讨研究。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欢迎诸位网友来函来稿,一起为南通话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期待大家的反馈意见,以便我们更好地丰富和完善南通方言字词的整理。我们希望结合大家的意见,做一个南通方言的在线词典。希望有相关经验的网友与我们联系。

樵珊浦人 网友 整理的这个资料中,第一栏、第二栏是发音部分。采用了樵珊浦人设计的南通方言拼音方案,标出的是樵珊浦人所在地区的发音方式。南通方言个别字词在不同地方的发音方法不尽相同,我们希望各位网友能够告诉我们你们是怎么说这些字词的。樵珊浦人设计的南通方言拼音方案,与我们之前推出的方案有较大区别。第三栏是字词解释。

目录
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a,c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5):h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9):n,o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3):x 开头
南通方言字词汇编(2):b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6):j,k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0):p, q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4):y 开头
南通方言字词汇编(3):e,d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7):l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1):s,t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5):z 开头
南通方言字词汇编(4):f, g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8): m 开头南通方言字词汇编(12):v,w 开头

 

以下是我从1998年退休以来积累的《南通话的字和词》的汇总,发到网上供网友们参考,或许能对南通话的正字有裨益。说明一声:因为要与台湾的亲友交流,所以汉字用的是繁体字。
南通話的字和詞(2013版)(繁)(2010+(发音a开头部分)
(截止到20131231日)



調



調
漢字



ācěnajcenv阿曾
副詞,加在動詞前面表示是否的意思,如:你阿曾吃夜飯哎ngae?意思和你果曾吃夜飯相同。“ngae”是語氣詞,漢字可寫作哎或+

ásīgooalsijgoo阿是(個)還是,如:翻開一張牌,是個4;再翻開一張牌,阿是個4

āsǐdiqajsivdiq也是的南通話中的也是的(讀若阿是的)意思是說某人行爲乖張,爲人之所不爲,如:你這個人也是的
,有床不睡,偏要睡地板。不同于吳語中的阿是,吳語中的阿是意爲是否
âwûyìqkēi afwufyiqxkeij阿烏一口表示咬了一大口,如:忽然草棵裏跳出來一隻大老虎,阿烏一口咬掉了它的膀子,——
áyiūalyiuj阿有
還有,如:本居委會各家都問到了,阿有兩家沒登記,他們家沒有人——
《南通话的字和词》(发音c开头部分)



調



調
漢字



cáecael除本意外,還特指棺材,棺材板叫材板。北京、天津一帶的人也如此說,如:馬三立的相聲《吃餃子》中有一段三句半:出門碰見一口材,等閒之人把他擡,一擡擡到西門外,埋。
câecaef以臂力使勁往下壓、往前搗,如:搋酵;搋了他一拳頭。
cǎecaev
cāecaej理會,不睬你就是不理你
cáedrcaeldr才盹兒剛才,如:咦,她
才盹兒(cáedr )還在這裏——
cāeercaej’er(豆+昔)兒指玉米磨碎的粗顆粒,東北人叫玉米餷子
càeguôcaexguof菜瓜似黃瓜而粗大,直徑大約為6 ~8釐米,長約20~30釐米,肉厚,可生吃、炒食,但主要用來醃包瓜。
câemîmîcaefmifmi猜謎謎猜謎語。
càetàqfǎncaextaqxfanv菜搨飯将菜和米饭在锅中一起翻炒,因有用锅铲向下按的动作(南通人叫),故名。
cáetéi ûjûcailteil jufjuf材頭蠷蠷一種頭形尖劈如棺材頭的蟋蟀。
cáeyicaelyi裁衣指人,即成衣匠,如:他的丈人是個裁衣。
cáezîcaelzif才之剛才,如:他才之還在這裏。
cáezîcaelzij才止不止,豈止,如:才止這一點兒。(不祇這麼多)
càncanx音燦。意思爲都,盡,甚言其極,如:飯裏 càn 是砂子。
câncanf1 攙扶,意思同普通話;2 擡,如:攙桌子,摸督子督子是紙牌遊戲的一種,也叫督子和
câncanf1 插,如:掐枝花兒 cân 在瓶兒裏;2 繡花用針刺也叫canf,如:canf花。3 舔,如:蒼蠅 cân 過的東西不能吃。
cǎncanv?,癟的反義詞,鼓起來、飽滿的意思,漢字疑應寫作
如:殺豬時,先要吹 cǎn 了,才好刮毛。
cǎncanv濺,如:cǎn 了一身水。
can’yucanf’yu鰺魚一種細長、縱扁的銀白色淡水魚,長約三寸許。
cānzicanjzi饊子一種油炸的面食品,將發酵面拉成很細的條狀,再挽成扇形,油炸而成,也叫油饊子。北京也有此種食品, sǎn
cáqcaql將食物放在滾油中炸,普通話今通炸,如:煠糕,煠花生米。南通話讀作
càqcaqx中上下運動叫
càqgōon’ercaqxgoonj’er插管兒門閂之一種,門閂和閂座都如管形。田連元在評書《隋唐演藝》中也如此說。
càqgurcaqxgur擦軲兒對舊社會警察的蔑稱。因爲諧音擦軲兒意指擦東西擦東西的東西,也就是說:警察是東西,不是人。話劇《報童》中用四川話將警察說成盡擦,比喻成擦皮鞋的一直不停地擦,取諧音貶義。
càqloocaqxloo插籮,綽籮1 用竹篾編成的魚簍,狀如瓶形而扁,簍口有竹編的倒刺,防止魚跳出來,古書上叫笭箵2 “背插籮,借指褲腰從背後腰帶中脫出,露出一個口子,像是背著插籮。
càqsûcaqxsuf擦酥又稱擦油酥。用食油和麵,反復揉擦形成的麵團,南通人叫油酥,或直稱。做油酥的動作叫擦酥
càqtǎecaqxtaev插袋長衫、西褲兩邊的袋子,手可以斜方向插入,有別於直袋
cev吵鬧,大聲叫,小孩淘氣,如:這個伢兒吵()得硬(ngěn)(口+哀)(ngáe)!
cej炒米粉、麵粉的動作,今用
cê fǎngôocef fanvgoof抄飯鍋煮大米飯時,鍋開了用鍋鏟兜底抄一遍,以防米飯與鍋底粘連,便於起鍋巴。
cé lājiâncel lajjianf 朝哪邊意思同普通話。南通話不是“n”“l”不分的語言,此處讀成“la”,疑是來自淮語的外來方音。
cēgēicejgeij草狗母狗。雄狗叫牙狗。河北冀州人也如此說。
cêiceif工尺譜中的,普通話讀chě,南通話讀cêi。工尺譜各調在南通話中依次讀:合hôo(相當於簡譜中的低音5)、四6)、一yìq7)、上sǒn(中音1)尺cêi2)、工geôn3)、凡fán4)、六liú5)、五6)、乙yìq7)。但在工尺譜這個詞中讀音爲 geôncèqpū
céiceil*吸,漢字似應寫作,如:吃湯包要慢慢 céi,不能上來就阿烏一口。
cêi ceif *薰,南通話讀如,如:點起蒿條燽蚊子,燽得人眼淚直流。
cēiceij1 不美;2 差,身子醜,就是健康情況差。
céierceil’er籌兒運算的工具,如:算籌,籌碼,在石港通常指到老虎竈打開水的計數工具。
cêihaqceifhaq抽匣抽屜,南通話也說抽屜
cêiyêceifyef抽腰從背後抱緊某人的腰部,幫助他使勁。
céncenl蹲下。
cèncenx齔(牙齒)兒童乳齒換恒齒,南通人又叫續牙齒
cêncenf穿桌椅腿間的橫木,如:在椅子下面加根穿(音撐)。
cěncenv*憋氣使勁使漲大,讀若 cěn “,漢字似應寫作。憋氣使大便屙下來也叫
cěncenv用水去冷卻東西叫,如:把西瓜放到井水裏鎮一鎮。
cěncenv在南通話中,這是一個意思含混的詞,不曾都表示沒有作過某事,如:我曾吃飯我不曾吃飯都表示我沒有吃飯
cēncenj砂粒吃進嘴裏使牙齒感到不舒服,如:牙磣。
céncàecenlcaex成菜或陳菜漢字不知應當寫成成菜還是陳菜,抑或就是芹菜(來自吳語的轉音)。春節時,用芹菜、豆腐絲、筍絲等炒成的素菜,可以清口,是南通過年的一味特色菜。
céněcelnev潮腦從豬肉案子上刮下來的油垢和木屑的混合物,可以用來點火、照明,元宵節時,將之和松香粉混合,用來點放孔明燈。
cénjîncenljinf成精形容人精明過分,含有貶義,如:李四變得甴曱(促狹,音còqkàq)成精了。
cénpǐcenlpiv成被將被裏、被面和棉花絮縫在一起的工作。
cěntánteōncenvtanlteonj擲彈筒在南通話中讀“céq”,但此處讀“cěn”,應是錯讀,習非成是。
cěnteicenvtei陣頭陣雨來臨之前烏雲湧上來叫陣頭上來了
cénxòoncenlxoonx成算劃得來。
cènyíqjiaqcenxyiqljiaq趁熱腳趁熱。
cènzicenxzi襯子用稀麵糊將破布糊成薄片,南通人叫襯子,可以做鞋邦、鞋底,這個工作叫泥襯子。北京人叫袼褙、打袼褙;天津人叫夾子、打夾子。
ceônceonf用杵在臼中衝擊穀物,以去其外皮或搗碎。
ceónceóndèiceonlceonldeix蟲蟲鬥石港兒歌:蟲蟲鬥,鬥鬥蟲,蟲蟲咬了伢兒手(或蟲蟲咬指頭ceónceón ngē zèqtei,畢力剝落飛。多見於大人教呀呀學語的兒童。
ceǒnsonceonvson仲上擡棺材的人。
ceôntônceonftonf沖湯1 用開水沖泡湯料、調料做成可供飲用的湯;2 到老虎竈去打開水。
ceónxuênziceonlxuenfzi重孫子曾孫。
cêpiécefpiel抄瓢用木頭剜出來的瓢形工具,用來舀船裏的積水。轉指人的下顎突出,北京人叫地包天,如:傳說朱元璋是個抄瓢兒
cèqceqx系緊,捆緊,如:把這個粽子的繩兒拺緊點兒。拺是(扌+策)的简化字,字库里只有
cèqceqx陰冷給人的感覺叫cèq
cèqbòqziceqxboqxzi赤膊子裸露上身。
cèq vénziceqx venlzi焎蚊子用蚊燈捕殺蚊子的動作叫cèq”
cérencelren潮人胃裏有饑餓感,假餓,常見於老年人。北京人叫心空、胃空、胃荒、胃饑等等。
cétéizróqcelteilzroql槽頭肉豬頭肉之脖頸部分。
cēyèzicejyexzi草繞子用稻稈、麥稈等軟草莖繞成的單撚的草繩。
cēzìcejzix草縶柴草堆,將柴草堆成堆叫上草縶
cézigêcelzigef槽子糕雞蛋糕,用槽子做的糕。
cif腳下一滑,站不穩,單腳或雙腳滑出去一步,如:一跐一滑。(讀作 váq “。)河北省話中也有此字,但是是踩著蹬著的意思,讀,意思爲蹬著墊腳物向上攀。
civ硬幣以文字爲主要圖案的一面,稱作,一般以爲是正面、陽面;其背面,即以圖形爲主要圖案的一面,稱作,一般以爲是反面、負面、陰面。
cij眼眵即眼屎,眼睛發炎在眼角産生的分泌物。
cîgēicifgeij癡狗瘋狗。
cìhěicixheiv次後然後,之後,後來。
cîheicifheif癡侯猶如北方人說傻子傻瓜缺心眼兒的人,不是真的癡呆。有時用作昵稱。
cîhóobiâncifhoolbianf市河邊石港鎮內的河流叫市河,石港人將市河讀若雌河 cîhóo “
cǐláefeôncivlaelfeonf自來風醫療器械名,有一個扁圓形的鼓狀器身,側幫上有可伸縮的噴藥管,捏兩側鼓面可以生風,將噴管口的藥粉噴出去。
cînâenaecifnaejnae癡奶奶有精神病的女人。
cǐngéicivngeil牸牛母牛,北方人也如此說。《新華字典》上有此字。公牛南通人叫(牜+登)牛,讀若 dênngéi
cipoorcifpoor癡婆兒風箏的一種。骨架呈字形,外絡以線,糊以方形的紙,下兩角爲自由端,在風中噗噗作響,故名。真正生精神病的女人南通話叫癡奶奶
cǐwucivwu蒔午*漢字似應寫作蒔物,蒔秧的工具,略成字形,上面一橫一頭略上彎,用以夾秧苗。
cǐyencivyenf蒔秧插秧。
cíyucilyu剚魚宰殺魚、破肚、去內臟、去鱗、去鰓等動作的總稱。
cìyucixyu刺魚刺蝟,東北人叫刺蝟蝟,讀作刺維維
cîzicifzi癡子有精神病的男人。
cof1向前、向上舉起,如:叉蓬,即支起蓬帆。又比喻睡覺時屈起膝,支起被子。2 大而化之地夾菜吃,如:我家曾有一幅描繪端午節情景的文鍾馗圖上有詩曰:十尾黃魚帶鰾叉。
col意思同普通話,如:搽粉,搽點紅藥水。
coj生產冷飣的過程叫臿冷飣冷飣是南通清明節的時令食品。飣讀 zhēng”,電腦字庫在ding部。
côcǐcofciv叉士象棋用語。北京人叫支士
códèncoldenx茶凳一種寬的長凳,既可坐,也可放茶碗。
cókôocojkoof茶窠用竹、木、藤等製作的桶狀物,內襯或不襯棉花等物作保溫層,放提梁茶壺,用以保溫。
cōliāncojlianj扯臉舊時新嫁娘出嫁前要用乾白粉塗臉,用絲線絞去汗毛,南通叫扯臉,北京叫絞臉,因而,未出嫁的女子叫黃毛丫頭
cómīcolmij茶米糯米。舊時定親的聘禮中要有茶葉和糯米兩樣,茶植根高山岩縫之中,糯米粘性很強,均取其牢不可破之意。日久,南通人就將糯米叫成了茶米
cònconx擦,蹭,còn癢,北京人叫蹭癢癢
còn’erconx’er唱兒小曲兒,唱一曲小曲兒南通人叫唱個唱兒,唱曲兒的人叫唱唱兒的
cónyúconlyul長魚江蘇、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稱鱔爲長魚
cǒocoocoovcoo坐坐坐一會兒,如:沒事來坐坐。
côpeóncofpeonl車棚農村用牛拉水車戽水,水車所在的棚子叫車棚
côpeóncofpeonl 叉棚用叉子或棍棒支起棚子或船帆,字作動詞用。
cóqcoql意思同普通話,如:眉毛蹙叨de
còqcoqx*鏟起來
,抄起來,如:將簸箕往前一送就抄còq起來了。
còqcoqx將生蔬菜在開水中燙一燙就盛起來。北京人也寫作。如:焯菠菜。
cóqhōocoqlhooj著火火被點燃了叫著了cóqde”,北京話中著火失火,南通話中失火直稱失火
còqkàqcoqxkaqx甴曱、促狹心地不善,出壞主意,叫人上當。北方話中也有此詞,但意義似不全相同,如:1999.09.06《北京工人報》評《環珠格格》說:小燕子變成愚蠢、無知、促狹、俗不可耐的潑婦了。又,此詞南通、上海寫作甴曱,《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中無此字。電腦字庫中,甴在you部,曱在yue部。
cóqzicoqlzi鑿子1 意思同普通話;2 兒童戲謂紙摺的飛機鑿子。有帶頭的:和不帶頭的之分,是紙摺的箭鏃
côtǎecoftaev叉袋一種細長的裝糧食的布口袋,直徑約300毫米,長約1000~1200毫米,口部有細繩,能紮緊,能橫放在木制獨輪手推車(南通人叫小車子,可能就是古書上說的江州車)上。我原以爲應寫作車袋,今按《笑林廣記》寫作叉袋
cǒzicovzi昨子昨天。
cûguèqtéicufgueqxteil粗骨頭言語粗俗、行爲冒失的人,北京人叫做愣頭青
cǔleoncuvleon柱籠,箸籠挂在柱子上或牆上裝筷子的用具。北京人讀若柱籠,冀州人讀若竹籠。似應以箸籠爲正字。
订阅
通知
guest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