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的字和词》 | (发音h开头部分) | |||
符 號 標 調 | 字 母 標 調 | 漢字 說 明 | 附 註 | |
hā | haj | 給*和 | 給,如:hā 她一枝花;她已經 hā了人家了(許配或出嫁了)。 | 07a |
háe hael 咍 | 喊,疑是“喊“字的轉音,來自吳語。如:咍號子;咍喪。 | |||
háe hael | 鞋 | 意思同普通話。南通人將棉鞋叫做“暖鞋“,將單鞋叫做“走鞋“。 | ||
hâe | haef | 醢* | 撞,碰,如:他被大石頭 hae 破了頭。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也將此字寫作“醢“,讀作hāi,如:泥罎子怕醢—。 | 07a |
hǎe | haev | 解 | 此字普通話四讀,南通話三讀:1 在“解放“一詞中,普通話讀 jiě ,南通話讀 gāe ;2 在“解元“、“起解“中,普通話讀 jiè ,南通話讀 gàe ;3 作姓氏用時,普通話讀 xiè ,南通話讀 hǎe ;4 作地名用時,普通話讀 hài ,南通話讀 hǎe 。胡小泉說:關羽的故鄉在山西解州,普通話讀hàizhōu,南通話讀 hǎezêi 。 | ⑶ |
hāe | haej | 蟹 | 意思同普通話。南通人將梭子蟹叫做“尖子蟹“。 | |
háepáqzi | haelpiqlzi | 鞋拔子 | 幫助提鞋的工具,用金屬或牛角製成,叫法相同,現已很少見。 | ⑴ |
háesén | haelsenl | 鞋繩 | 納鞋底的線繩,用多股棉或麻纖維撚成。一小段鞋繩叫“鞋繩頭兒“。 | ⑶ |
hāesî | haejsif | 海(虫+師) | 一種海生的細長螺,狀如“角石“,漁民打來加鹽煮熟賣,吃時將之穿入銅錢孔中一扳,扳去尾部,再從頭部一吸,螺肉即入口中。 | 07a |
hāezō | haejzoj | 蟹渣 | 將海蟹加鹽搗碎,呈糊狀,作爲下飯的小菜。搗的動作叫做“磕 kòq “,如:磕蟹渣。 | |
hámōwûzi | halmojwufzi | 蝦蟆烏子 | 蝌蚪。“烏子“是“小黑點兒“的意思。 | ⑶ |
hân | hanf | 頇* | 慢,如:驢子跑得比馬頇hân 。 | 07a |
hǎn | hanv | 陷 | 在南通話裏,口語讀 hǎn ,書面語讀 xiǎn ,如:陷阱。 | ⑸ |
hān(ni) | hanj(nij) | 喊(你) | 叫(你),教(你),如:喊你點火你就點火,嫑(bèi)囉唆! | |
háncàe | hanlcaex | 鹹菜 | 意思同普通話。 | |
hǎncàe hanvcaex | 莧菜 | 意思同普通話。 | ||
hǎnxin | hanvxin | 鹹荇* | 素炒的切碎的醃青菜。漢字似應寫作“鹹荇“,讀如“陷行“。 | 07a |
hǎnzi | hanvzi | 粯子 | 用大麥或元麥磨成的碎粒(碴子),供食用。 | |
hê | hef | 薅 | 拔草。 | |
hê | hef | 嚛,哈,秏 | 肉食、油脂多的食物因走油而變味,又叫“走油“,北京人叫“哈拉“了。普通話讀如hā。小怪獸先生以爲應寫“嚛“。《漢語大字典》載:嚛音 hù,意思為味道過於厚烈,辛蟄,與小怪獸先生的見解不相同,疑應作“秏“為似,《漢語大字典》:秏。音hào,減也,敗也。音義均與南通話有規律可循,字形也近乎“耗“。 | 13a |
hē | hej | 好 | 便於,如:把幾件東西排在籃子裏,好拿。 | |
héi | heil | 侯 | 1 孩子名字的後綴,如:給孩子起名叫“東“,則叫“東侯“;給孩子起名叫“西“,則叫“西侯“,男女都可用。2 特指男孩子,如:某某的老婆養了個什麽?答:養了個侯。3 小夥子,少不更事的人叫“細侯“;4 老侯,即老頭子,是極不尊重人的稱呼。南通人給孩子起名字都要帶“侯“字後綴,男女都一樣,如:二侯,蘭侯。近看電視劇《小姨千鶴》,其中給第二個孩子起名字為“二孩“,訛成“二河“。疑南通人的“侯“也是 “孩“的訛音。 | ⒀ |
hèi | heix | 洉* | 滲透,如:蘸墨太多,都 hèi 到下一頁去了;這灘水幾天才洉下去。洉字一般字典中未收,《漢語大字典》中解作沾濕、沾濡。 | ⒀,07a |
hèi | heix | 虹 | 意思同普通話,又讀 gòn ,書面語讀 heón 。天上出現虹叫“曬虹sàehèi”。掛鱟,就是天上出現彩虹。 | 07a |
hèi | heix | 鱟 | 1意思同普通話,水生動物名;普通話讀作hòu | |
hêi | heif | 齁 | 1 氣喘,咳嗽,悶咳,北京人也如此說,說做 hōulou ;石港東鄉民歌(楊柳青調):西房的大爺有個老毛病啊,哎呀哎伊喲,齁齁咳咳兩三聲哪,呀呀兒青哪,—。2 味道太鹹,使人咽喉嗆得難受,北京人、冀州人也如此說,說做 hōu 。 | ⑼,13a |
hěi | heiv | 厚 | 在南通話裏,固體尺寸大,液體稠,氣體濃,都可以稱“厚“,如:木板厚;這碗粥厚;烏雲厚。 | ⑷ |
hěi | heiv | 候 | 1 拜望,如:李先生回來了,明天我去候候他;2 會帳,如:這頓飯我候了。 | |
hēi | heij | 犼 | 舊時南通人家堂屋正中都懸挂有紫微星君的畫像,其坐騎就叫“犼“,是一種傳説中的動物,其形狀像北方獅子舞中的獅子。 | ⑴ |
hěióotéi | heiv’oolteil | 後鵝頭 | 頭形向後突出。 | ⑷ |
hên | henf | (艮+刂) | 削(果皮、木頭等),如:拿小刀兒 hên 鉛筆,hên 蘋果。 | 07a |
hěnnǐ | henvniv | 見sěnnì。部分石港鄉下人如此說。 | 13a | |
heòn | heonx | 蕻 | 蔬菜的長莖,如:雪裏蕻。 | |
heōn | heonj | 擤 | 借鼻孔氣流帶出鼻涕。普通話中稱“擤xǐng(鼻涕)”,南通話稱“heōn”。南通話歇後語:鼻子眼兒裏養伢兒—擤(哄)人,因意義雙關,所以漢字也寫作“哄“。 | 13a |
heòn(zren) | heonx(zren) | 烘(人) | 1人對熱輻射作用的感覺,如:在烈日下,水泥地面比綠草地面烘人。“烘“,南通話一般讀 heôn,在此讀 heòn 。2 將不太乾的衣物放在火邊再烤一烤,如:者件衣裳還要再烘一烘。 | ⑵ |
heóntàn | heonltanx | 洪炭 | 燒紅的炭,與之相對的爲“烰炭“。我原以爲應寫作“紅炭“,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寫作 “洪炭“。 | |
heónxīxídiq | heonlxijxildiq | 紅兮兮的 | 形容新肉外露血紅色的樣子。 | |
héq | heql | 齕 | 啃,如:齕骨頭。 | |
hèq | heqx | 嚇 | 意思同普通話。在南通話中,“嚇“唯讀一個音,無論在“嚇了一跳“、還是“恐嚇“中均讀 hèq 。 | |
héqi | helqij | 毫起 | 秤上的毫(提繩)。 | |
hétiânqōon | heltianfqoonj | 哮天犬 | 二郎神的狗。“哮“在此專有名詞中,南通話讀hé,小時候在石港一直都這麽讀;在“咆哮“一詞中,南通話讀 péxiè ,普通話讀 páoxiào 。武漢曲藝節目的字母寫作“吼天犬“。 | 13a |
hêtóon | heftoonl | 蒿團 | 清明時節,采青蒿煮水和糯米粉蒸成團子,是時令食品,上墳時作供品用。四川人叫“艾蒿粑粑“。 | |
hēxìzi | hejxixzi | 好戲子 | 好玩,有趣,如::這倒好戲子的。 | ⑶⑷ |
ho | ho | 吓* | 語助詞,表疑問,相當於普通話的“嗎“,如:不曉得你果吃得下去 ho ? | |
hǒ | hov | 下 | 意思同普通話。 | |
hón | honl | 絎 | 縫紉針法的一種。 | |
hòn | honx | 熯 | 不加油將食物放在鍋裏或爐子上乾烤,如:熯燒餅。普通話讀作hòng。加油烤叫“焵“。 | ⑼ |
hôn | honf | 夯 | 碰,撞,如:慢慢走,不要夯了人。如:石港飯館裏“店小二“喊:得罪碰噢,油來夯! 07a | |
hônbôn | honfbonf | 夯邦* | 哈欠,欠身,如:打了個 honbon 。 | 07a |
hónhuênnyūer | honlhuenf nyuj’er | 黃花女兒 | 在石港有些人口中讀若“黃昏女兒“。 | |
hōnqi | honjqix | 吭氣 | 大口喘氣,上氣不接下氣,如:我跑不動了,跑得我直吭氣。 | |
hôo | hoof | 呵 | 1用水蒸氣加熱東西,如:冬天呵汽暖手。 | 13a |
hôo | hoof | 烀 | 用水蒸氣將食物複熱,如:烀饅頭乾兒;借作蒸氣浴,如:傷風了,到澡堂子裏烀一烀。普通話讀作hū。北京人又叫“餾“。 | 13a |
hǒocàe | hoovcaex | 和菜 | 端午節的特色菜,平常也吃,用料有韭菜、河蝦、粉皮、百頁絲等。傳說古時候人們爲了逃避瘟疫或戰爭,匆忙中將各種菜倒在一起去逃難,形成了和菜。北京也有,讀作 huòcài 。 | ⑴ |
hōocèqlěin | hoojceqxleinv | 火赤練 | 讀若“火赤亮“,一種有毒蛇的名字。 | ⑵ |
hōoco | hoojcof | 火叉 | 江、浙、皖一帶燒火用的爐具,鐵制,叉頭如月牙。 | ⑶ |
hóocon | hoolcon | 和尚 | 意思同普通話,南通話讀若“何廠“。 | |
hōodân | hoojdanf | 火丹 | 一種丹毒 ,西醫叫“帶狀皰疹“,生於腰間的老百姓叫“纏腰龍“。 | |
hóogòoqzi | hoolgooqxzi | 禾鴿子 | 布穀鳥。 | |
hóolóopóq | hoolloolpoql | 胡蘿蔔 | 胡蘿蔔,石港口音讀若“禾蘿蔔“。 | ⒀ |
hôoloq’er | hoofloq’er | 賀落兒 | 1 籠屜片,用竹子或篾片編成的篦子或架子,呈“井“字型或圓形。2 過年時貼在神位前或門楣上的吉祥畫,也有的是剪紙品或刻紙品,疑其是形狀像餾食品的籠屜片,故名。北京人叫“吊錢兒“或“挂錢兒“,今從電視上看到寫作“掛簽兒“,以今爲是。 | 13a |
hǒongòoqlēer | hoonvgooqxlej’er | 旱蟈老兒 | ê | |
hóonmézi | hoonlmelzi | 汗毛子 | 汗毛,南通話讀若“含毛子“。 | |
hǒonponcèi | hoonvponceix | 汗膀臭* | 汗臭味。 | 07a |
hóoq | hooql | 合 | 聚在一起,如:合群;又如:莊稼種得太密,合在一起不通風。 | |
hóoqsèq | hooqlseqx | 合適 | 相好,要好,如:他兩個蠻合適的。 | |
hóotei | hooltei | 和頭 | 襯菜,一碗菜中,上面蓋澆的主菜叫“澆頭“,下面鋪墊的菜叫“和頭“。《笑林廣記》卷九中有“和頭多“一說。 | ⑶ |
hóoxin | hoolxienf | 河蟓* | 蚯蚓。 | 07a |
hòq | hoqx | 掝* | 貼,靠,如:拿熱臉 hòq 人家的冷屁股。普通話讀作huò。 | ⑸,13a,07a |
hòq | hoqx | 攉,剨 | 將紙疊出印蹟來,再沿印蹟將紙撕開。如:攉紙。 普通話讀huò。 | ⑼ |
hǒzi | hovzi | 下子 | 1用以表示“一下子“,作爲語尾助詞,以加強語氣,如:她擡起手來“啪“的一下字子—。2 綴在動詞之後,表示突發狀態“一下子“,如:“轟“的下子就倒下來了。 | 07a |
hū | huj | 摢*(扌+虎) | 撒,播,如:hū芝麻;hū 水。 | 07a |
huàn | huanx | 1環 將繩或衣物使之纏上、繞上、搭上,如:將毛巾一 huàn 就搭在竹竿上了。 | ||
huàn | huanx | 晃 | 腿腳無力,走路踉蹌,叫“腳底下打 huàn”,又如:人坐在櫃檯上,腳膀挂在下面晃。“huàn “漢字疑可作“晃“。 | 13a |
huân | huanf | 豩 | 1 肌肉、筋骨僵硬謂之 huan,如:年紀大了,手腳都 huan 了; 老人家身體蠻豩戧的“豩戧“,曾寫作“還健“,讀若huânqiân。《漢語大字典》意思為“硬,劣,普通話發音為 huān.;2 飯煮得太硬了叫“飯煮得太豩了 | ⑼ |
huánhuéngè | huanlhuenlgex | 還魂覺 | 清早醒來又睡了一覺。北京人叫“回頭覺“,“回籠覺“。 | |
huáq | huaql | 滑 | 統統,都,如:huáq 算在一起也不值幾個錢。 | ⑵ |
huàq | huaqx | 攉 | 1 輪開手臂投擲,如:攉磚頭;2側身翻,如:攉虎跳;3 攉拳,南通人通常寫作“劃拳“。 | ⑵ |
huàq | huaqx | 剨、砉、豁 | 1 用刀剖開,南通話讀 huàq ,普通話讀 huō;2 破開的口子,如:豁口,豁子;“豁子“又轉義爲問題、紕漏,如:他這回可出了大豁子啦! | |
huàq | huaqx | 劐 | 順著絲破開外殼,如:劐蘆穄,劐竹子。普通話讀作huō | |
huàq | huaqx | 捇? | 豁了一個口子。曾作豁、攉。普通話讀作huō。 | ⑼ |
huàq | huaqx | 搳 | 1 搧,甩,如:搳石頭子兒。這是一種小孩子的玩法:將竹竿頭破開,夾上石頭子兒,抓住竹竿尾部用力一甩,因甩臂延長而甩得更遠。普通話讀作huā。2 搳拳,一種以拳式賭輸贏的遊戲。普通話又寫作“劃拳“。 | ⑼ |
huàqpè | huaqxpex | 搳炮 | 紙疊的兒童玩具,一搳就響。 | |
huàqbiân | huaqxbianf | 豁邊 | 不上路子,壞了事了,來自吳語。 | |
huàqhuàqr | huaqxhuaqr | 豁豁兒 | 豁口,也指代有豁口的東西。 | |
huêiduêi | hueifdueif | 灰堆 | 垃圾堆。把垃圾清理出去叫“起灰堆“。 | |
huêimóqteōn’er | hueifmoqlteonj’er | 灰摸桶兒 紙牌玩法的一種。 | ||
huèiqì | hueixqix | 晦氣 | 慨歎“晦氣“,即如北京人說“真糟糕“,“真倒楣“,如:真晦氣,一大早出門就丟了錢包。 | ⑵ |
huêixuênzi | hueifxuenfzi | 灰孫子 | 玄孫,又用以駡人或發誓,如:哪個灰孫子偷吃了我家的西瓜! | |
huěizòn | hueivzonx | 會帳 | 吃完酒飯出錢付賬,也有人寫作“回帳“。 | |
huèq | hueqx | 寣 | 短短地睡了一覺。曾作“忽“,以今是。普通話讀作hū。 | ⑼ |
huèqdiq | hueqxdiq | *(貝+忽) | 品質差的,不好的,如:他家店裏的東西是huèqdiq。 | 07a |
hûlaqqi | huflaqlqix | 胡辣氣 | 蔥、蒜的氣味,又稱“溷腥氣“。 | |
húlur | hullufr | 葫蘆兒 | 葫蘆。 | |
huô | huof | 劃* | 裁剪裘皮製成衣服,漢字似應寫作“劃“。 | 07a |
huô | huof | 花 | 南通話裏特指棉花,如:“花紗布公司“指經營棉花、棉紗和布匹的企業。 | 07a |
huō | huoj | 花* | 衣服的纖維爛了,沒有勁了,漢字疑應寫作“花“,如:這件衣裳都 huō 成朗當(lōndōn)了! | |
huō | huoj | 化 | 燉肉燉過了頭,燉化了。 | ⑿ |
huóco | huolcof | 畫叉 | 讀若“華叉“,一種叉尖上開缺口的兩股叉,本用來挑挂字畫,現多用來挑挂、晾曬衣物。 | |
huǒfú | huovful | 畫符 | 1 意思同普通話;2 比喻人寫字潦草,如同道士畫符咒,;又:鬼畫符,形容人做事草率、淩亂、無序。 | ⑶ |
huôhúsè | huofhulsex | 花狐貂 | 四大金剛魔裏壽的寶物,按字面應讀若“花狐刁“,但在石港,我聽到人們(包括說書先生)都讀若“花狐少“。在北京,又有人把它和“花裏胡哨“混爲一談。 | |
huô mécôn | huof melconf | 撶毛昌 | 毛昌是通行於南通的一種冥幣。撶毛昌就是將成疊的毛昌一張一張地揭開,便於燃燒。有人也寫作花毛昌,撕毛昌,準確的漢字待定。 | ⒀ |
huǒmei | huovmei | 畫眉 | 鳥名,“眉“在此讀 méi ,在“眉毛“中讀 mí 。 | |
huôn(zi) | huonf(zi) | 黃(子) | 特指蝦、蟹、蛋的黃,作顔色名稱用時仍讀作huón。 | ⑸ |
huōnjū | huonjjuj | 謊嘴 通過謊言騙吃騙喝叫“吃謊嘴“。 | ||
hūtā⑷n | hujtanj | 虎啖 | 龍燈前面的引導球名叫“龍吞“,虎燈前面的引導球名叫“虎啖“,小時候祖父這樣教我的。 | ⑾ |
huôtéi | huofteil | 花頭 | 耍花樣。北京人叫“玩花活“。 | |
huóxòon | huolxoonx | 划算 | 合算 ,如:這檔生意蠻划算的。又稱“劃得來“。 | |
huôyu | huofyu | 花魚 | 1 鯉魚;2 擲骰子擲得最大點。 | |
hūtìq’er | hujtiqx’er | 虎跳兒 | 側身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