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的字和词》 | (发音j,k开头部分) | |||
符 號 標 調 | 字 母 標 調 | 漢字 說 明 | 附 註 | |
jì | jix | *(病字頭+計) 皮膚上的斑點,今多寫作“記“,如:胎記 。 | ||
jî | jif | 掎* | 擰,如:廚子殺雞,用手一 jî ,雞頭就下來了。jî 耳頭,就是“擰耳朵“。 | ⑷ |
jiàerbân | jiax’erlbanf | 雀兒斑 | 雀斑。 | |
jiājia | jiajjia | 姐姐 | 姐姐。 | |
jiāli | jiajli | 甲蠊 | 蟬,知了。北京話叫“嘰鳥“。 | ⑼ |
jiân | jianf | 搛 | 用筷子夹菜. | ⑼ |
jiânjianr | jianfjianr | 尖尖兒 | 尖兒。 | ⑷ |
jiānliān | jianvlianv | 檢斂、搌斂 | 女人淨身。《金瓶梅》中寫作“澡牝“。 | |
jiànqién | jianxqianl | 占強 | 任何情況下都要佔先,古龍小說《大旗英雄傳》中也如此說。北京人叫“愛拔尖“。 | ⑵ |
jiânzihāe | jianfzihaej | 尖子蟹 | 梭子蟹。 | |
jiàqbāndī | jiaqxbanjdij | 腳板底 | 腳底。北京人叫腳底板,意思相同。 | ⒀, |
jiàqpōn | jiaqxponj | 腳膀 | 腿。大腿叫“大腳膀“,小腿叫“小腳膀“;單說“腳膀“一般指小腿。 | |
jiàqzi | jiaqzi | 腳子 | 液體的沈澱物,渣滓 。 | ⑴,⑶ |
jiâsî | jiafsif | 家私 | 家產,家庭財富,如:丁家是石港的首富,家私最多。港臺人所說的“家俬“是指家具。 | ⑷ |
jiàzi | jiaxzi | 架子 | 1 意思同普通話,但口語中常說成 gòzi ;2 樣子,如:看看你這像什麽架子;3 擺架子,意思同普通話。 | ⑸ |
jiègoo jiexgoo | 叫個 | 叫做,如:八股文的第一段叫個“破題“。 | ⑵ | |
jiégôon | jielgoonf | 焦乾 | 非常乾燥。 | ⑴ |
jiēn | jienj | 者 | 1 表示人的詞尾,如:男人叫“男者“,女人叫“女者“,《金瓶梅》上稱妓女爲“妓者“;2 “一者…,二者…”就是“一則…,二則…”的意思。 | |
jiêncèn | jienfcenx | 將襯 | 對付,幫扶,如:將襯著點兒讓他過去吧。 | ⑵ |
jiênlon | jienflon | 漿郎 | 芋頭的一種,是成株芋頭的地下莖部分,其分支部分才叫“芋頭“(江浙一帶叫“芋奶頭“)。漿郎的個頭有的很大,若拳頭,因其生的時候,去皮時能滲出令人皮膚發癢的漿而得名。肉僵硬,味道不如芋奶頭好吃。 | |
jiênngán | jienfnganl | 將啊,将啱 | 恰好,正好,剛剛好,如:這雙鞋子我穿将啊 jiên -ngán 合腳。因 jiên 可寫作“江“,ngán 可寫作“顔“,故南通人也有戲言“正好“爲“江家 dāha (和)顔家“。“啊“與陽聲韻字尾連讀發生音變讀作 ngán 。有人寫作“將啱“,並存。 | ⑸ |
jiènqi | jienxqi | 將氣 | 形容小孩子(尤指男孩)脾氣很倔,很有志氣。 | ⑵ |
jiênsîguēi | jienfsifgueij | 僵屍鬼 | 意思同普通話。 | |
jiènxiên | jienxxienf | 降香 | 燒香,但詞義較燒香“稍含敬意“。北京人也如此說。 | |
jiènyóon | jienxyoonl | 醬園 | 製作醃菜的作坊,往往是前店後廠。 | |
jiênzêjiū | jienfzefjiuj | 漿糟酒 | 酒釀,江米酒,四川人叫“醪糟“,但醪糟比江浙人稱的江米酒要稀,不完全一樣。 | |
jiênzû | jienfzuf | 江豬 | 江豚或海豚。 | |
jiêtei | jieftei | 澆頭 | 用肉臊子或其他炒菜蓋澆在面或飯上,叫做“澆頭“。也有人寫作“交頭“,誤。 | |
jiêtéi | jiefteil | 焦頭 | 瘡、癤將愈,表面流液體的口子焦乾。 | |
jiêyántěi | jiefyanlteiv | 焦鹽豆 | 以青蠶豆加蔥花、油、鹽炒熟,再加少許水煮至乾鍋,即可食用,是南通地區春天的時令食品。 | ⑷ |
jîkei | jifkei | 機口 | 桿秤的一個部件,用以連接秤桿和秤毫,因其接觸面小而更准。 | ⑶ |
jîlíntéi | jiflinlteil | 雞臨頭 | 石港的菜式之一種,以頭道菜命名,如:肉臨頭,雞臨頭,海參菜,魚皮菜,(魚)翅菜等。 | ⑿ |
jîmeónngān | jifmeonlnganj | 雞矇眼 | 雞盲眼,夜盲。 | ⑵ |
jîmeóntǎn | jifmeonltanv | 雞矇蛋 | 雞雛在雞腹中已形成,在生出來之前雞被宰殺了,這種蛋叫“雞矇蛋“。 | ⑵ |
jìmī | jixmij | 穄米 | 一年生植物,種子可作糧食,形狀和黍子相似,但不黏。北方人叫“糜(méi)子“。 | |
jîn | jinf | 禁 | 耐髒、耐污叫“禁髒“。北京人也如此說,如:禁煮,禁泡等。 | |
jīn | jinj | 儘 | 又讀 jūn ,“儘他“就是“隨他“,“任由他“,“由他優先“的意思,如:我不反對,jīn他來。四川忠縣人也如此 說,見2007.04.24CCTV-1《走近科學·死人復活之謎》。 | |
jīndēn | jinjdenj | 緊等 | 立等,長時間的等,《金瓶梅》中也有此說,如:說好了的,你不來,我只好緊等,結果一等也不來,二等也不來…。 | |
jînngâncíer | jinfnganfcil’er | 金盎餈兒 | 一種烤製的麵食品,用小麥麵製成,上表面切成六等分,刷上糖稀(飴糖),入筒爐烤成。上海人叫“老虎腳爪“。石港話的意思是“狀似金盎的餈兒“。“餈“是“糍“的同音異形詞,普通話和南通話均讀為 cí 。糍粑為糯米粉製的食品,這裏只是借用。 | |
jînsèqgòodiq | jinfseqxgooxdiq | 經試過的 | 經歷過的,有經驗的,如:這種事,我們都經試過的,不在話下。 | |
jînzèqzi | jinfzeqxzi | 巾摺子 | 舊時常用的一種記事手冊,用一張長紙來回反復折疊而成,也寫作“巾折子“。 | |
jînzróq | jinfzroql | 精肉 | 瘦肉。 | ⑶ |
jíq | jiql | 急 | 口語用法,意思爲“著惱了“,如:你們好好戲,不要把它惹急了。 | |
jìq | jiqx | 袺 | 用衣襟兜著,今多寫作“接“。如:樹上掉棗兒,用大褂兒袺著點兒。 | |
jìq | jiqx | 摺 | 折曡。 | |
jìq téisénr yîsôn | jiqx teilsenlr yifsonf | 結頭繩兒衣裳 | 打毛衣。“結“或可能是“織“的音轉。 | ⑼ |
jìqgôon | jiqxgoonf | 激管 激某人做某事,如:張三老是激管李四去買彩票,他自己卻不買。 | ||
jìqgun | jiqxgun | 結滾 | 很厲害,很結實。如:賊被失主結滾地打了一頓。又寫作“結棍“。 | ⑷ |
jìqjiàqjôon | jiqxjiaqxjoonf | 激腳磚 | 沒有鋪平、下雨天磚下存水的磚,腳一踩,磚下的水被擠出來,激了人一腳。 | |
jìqzi | jiqxzi | 踅 | 圍囤子用的狹長的蘆葦蓆子,普通話讀 xué。 | |
jìqzren | jiqxzrenl | 激人 | 對人的突然刺激,常指激冷。 | ⑵ |
jīsí | jijsil | 幾時 | 什麽時候,什麽日期,如:他家丈人幾時死的? | |
jiù | jiux | 捄* | 縮,如:頸項往回一 jiù 。 | 07a |
jiû | jiuf | 糾* | 皺,如:鼻子 jiu 著;好好的一塊缎子,給你弄糾了。 | 07a |
jiû | jiuf | 跔 | 縮,如:鼻子一跔,眼淚就下來了;布一下水就跔了尺寸。普通話讀作jū。 | ⑼ |
jiūhěi | jiujheiv | 久後 | 以後 ,東北人也如此說。 | |
jīzi | jijzi | 蟣子 | 通常指蝨子的幼蟲,涼席中的蟎蟲也被認爲是蟣子。 | |
jōon | joonj | 錈 | 刀錈口,此字現在已少用,直接寫作“卷“。 | |
jōon | joonj | 帣 | 捲袖子,此字現在已少用,直接寫作“捲“。 | |
jōongòo | joonjgoox | 轉過 | 轉彎,拐彎,如:從米市橋轉過往北,進丁家巷,路北第二家就是我姑媽家。 | |
jōonlae joonjlae 轉來 | 回頭,然後,如:我先到石港小學去,轉來再到你家來坐坐。 | |||
jōonláehuěi | joonjlaelhueiv | 轉來會 | 再見。 | |
jōonpeón | joonjpeonl | 卷棚 | 一種建築形式。 | |
jóoq | jooql | 孓* | 孑孓在水中游的動作。 | 07a |
jòoq | jooqx | 拙 | 笨,它的反義詞南通話叫“靈泛 línfan”。 | |
jòoqheóngê | jooqxheonlgef | 橘紅糕 | 南通的一種特色點心,米粉制,微甜,綿軟,外形爲約一立方釐米的顆粒。 | ⑶ |
jòoqzróq | jooqxzroql | 拙肉 | 魚鰓骨旁有兩塊肉叫“拙肉“,民間傳說小孩吃了會變笨。 | |
juāe | juaej | 跩 | 自鳴得意的樣子,如:他這個樣子蠻跩的。跩,普通話讀 zhuǎi 。 | |
juèi | jueix | 膇 | 挂著,小腿肚子挂氣叫“膇“,此字今已少用,代之以“墜“。 | |
juèn | juenx | 袀* | 紗、繩的“撚“,如:多搓幾把,讓袀 (juèn )上緊點兒。普通话读作jūn. | 07a,09a |
jūerhú | juj’erhul | 嘴兒壺 | 人就著壺嘴啜飲的壺。 | |
jùhúlēer | juxhullej’er | 醉胡老兒 | 醉漢,喝醉酒的人。北京、河北冀州等地的人叫“醉胡“。 | |
jûju | jufju | 蠷蠷 | 蟋蟀,北京人叫“蛐蛐兒“。 | |
jūn | junj | 儘 | 任由,讓某人優先,如:儘你,就是“任由你“,“讓你優先“。 | |
juôjî | juofjif | 抓期 | 小兒滿一周歲時舉行的儀式 ,在其周圍擺放文具、刀槍、財物等各種物品,任其抓取,以測其未來發展前途,叫做“抓期“。北方普遍有此民俗。“期“讀“雞“,“期年“的“期“。 | ⑵ |
juôn | juonf | 裝 | 扮,演,如:他裝得蠻像的。 | ⑶ |
juôn | juonf | 樁 | 件,南通話稱“一件事“為“一樁事“。 | |
juōn | juonj | 奘 | 1 粗大,如:這根木頭蠻奘的。普通話讀zàng。 2 整理東西使之長短整齊,如;將筷子奘奘齊插在柱籠裏。 | |
juóq | juoql | 踘* | 蜷縮,如:蟲兒 juóq 在洞兒裏。 | 07a |
juóq | juoql | 局 | 《文史知識》2009.No5.P64載:局,卷也,“鬢局“即鬢卷也。南通話中至今仍以 juóq 音表示“蜷縮“義。曾作“跼“。 | ⑼ |
juòq | juoqx | 鋦 | 用騎縫釘將破碎的瓷器、陶器修好,用熔融的鐵將破碎的鐵鍋修好,這兩種方法都叫“鋦“。北京人也如此說,並將騎縫釘叫做“扒鋦子“。 | ⑶ |
juòqgēisī | juoqxgeijsij | 捉狗屎 | 拾狗屎。 | ⑵ |
juôyēn | juofyenj | 抓癢 | 搔癢,北京人叫“撓癢癢“。 | ⑵ |
juôzīer | juofzij’er | 抓子兒 | 兒童遊戲的一種,用五個或七個果核、羊拐骨之類的材料做成的“子兒“,往桌面上一撒,再抓起一個往上扔,同時空出手來抓桌面上的其他“子兒“,以花樣多爲勝。北京人也叫做“抓子兒“,《金瓶梅》上寫作“撾子兒“。 | |
kàe | kaex | 隑* | 靠,依,倚,如:搬把梯子隑在牆頭上。(注:漢字“隑“普通話讀ái)。 | 07a |
kāe | kaej | 欬,嘅 | 食飽噯氣,打飽嗝,如:欬酸氣,吃了蘿蔔嘅出來的氣瘟死爛臭。。曾作“嘅“。 | ⑼ |
kâe táejî | kaef taeljif | 開臺基 | 舊社會稱開妓院為“開臺基“。 | |
kâegôn | kaefgonf | 開講 | 讀若“開缸“,講條件,要好處,有“叫陣“的意味。 | ⑸,07a |
kâeliān | kaeflianj | 開臉 | 大姑娘出嫁第一次扯臉(絞臉)叫“開臉“。 | ⑴ |
kâenián | kaefnianl | 開年 | 明年。 | ⑸ |
kán | kanl | 鉗 | 1 蝦、蟹的鉗足叫“大鉗 dàkán “;2 夾住、鉗住叫 kán 住。 | |
kàn | kanx | 嵌 | 意思同普通話,南通話裏讀 kàn 音。 | ⑵ |
kân | kanf | 鵮 | 啄,鳥類啄人叫“鵮“,如:小心不要讓鵝兒鵮了。(鵮,普通話音 qiān )。 | |
kànzèq | kanxzeqx | 嵌指 | 指(趾)甲病的一種,病因我不清楚,如同有物嵌入指(趾)甲中一樣。石港人如此讀寫,指指甲長到肉裡面去了。石港人叫指甲為zèqkàq。 正確的寫法應為“嵌甲“,見《醫藥養生保健報》2013.06.07總第140期第3版。 | ⒀ |
kánzi | kanlzi | 函子 | 指“小孩棺材“,“納函子“本意爲將小孩屍體放入棺材中,轉義爲罵人的話,咒人不死。專指男孩,怩罵男青年。按:“函“是木匣的意思。 | |
káq kaql 軋 | 壓,夾,如:小心不要被門軋著手。 | ⑵ | ||
káq | kaql | 揢 | 擠,軋,如:鞋子揢腳;車子上人很揢。普通話讀作 kè。 | ⑼ |
káqhuô | kaqlhuof | 軋花 | 1 軋棉花;2 彼此不和,鬧意見,吵架。 | |
kě | kev | 絞* | 1 絲、線、繩等絞在一起,搞亂了,如:兩種顔色的絲線 絞(kě )在一起;引申為將事情搞亂了、搞糟了。2 糟了,如:kěde, kěde,事情弄大叨;3 弄錯,如:不要 kě séi ,(讀做 bèi kě séi),意爲“不要弄錯“,婉言否定別人的意見。如:幾股麻繩 kě 在一起。南通人常說:“嫑kě嗖“,“kě絲“,也是其派生義。 | ⒀ |
kêi | keif | 摳 | 1 意思同普通話;2 凹陷,形容某人眼窩深陷叫“摳摳兒眼睛“。 | |
kēilur | keijlur | 口路兒 | 漢字偏旁名,就是“口字旁“。 | |
kēiqi | keijqix | 口氣 | 方言中不同地方的人的口音上的細微差別,如:“城裏口氣“指南通城區的口音,“閘上口氣“指唐閘鎮的口音,其他如“北頭口氣“、“沙裏口氣“等。 | ⑴ |
kēitei | keijtei | 口頭 | 意思爲“外面“,與之相對的反義詞爲:“裏頭“,如:出了大門朝口頭走,轉彎就是。 | ⑴ |
kèn | kenx | *(土+肯) | 汗泥。如:三年五年不洗澡,身上 kèn 有尺把高。又:馬桶 kèn ,即尿鹼。這個字我是新造的。普通話裏,上衣胳肢窩裏三條衣縫的交滙點叫“褃“,北京口語稱“褃節兒“,又寫作“裉“。新造“kèn”字只能寫作“(土+肯)“,若寫成“(土+艮)“,就成了“垠 yín”字了。 | 06a,07a |
kèn | kenx | 掯 | 撳緊,強逼,如:掯緊了,不要讓它動。 | ⑼ |
keônjūqièq | keonfjujqieqx | 空嘴吃 | 不吃菜只吃飯,北京人叫“白嘴吃“,安徽省無爲縣人叫“夾寡的吃“。 | ⑸ |
kéq | keql | 格* | 擋開,格開,如:我用手膀子一格就擋開了。漢字疑應作“格“,可能來自吳語。 06a,07a | |
kèqzī | keqxzij | 刻紙 | 南通的剪紙除了用剪刀剪的一種外,還有用鑿刀、鑿盤刻的一種,叫做“刻紙“。鑿刀細長而薄,狀如韭葉;鑿盤據說是用香灰和麻油和成的橡皮泥狀物,裝在平盤子裏做成。河北省蔚縣人也擅長此種工藝,其地人讀“刀“爲“dê”(低平),與石港人相同。 | ⑴,⑷ |
kèziyú | kexziyul | 鮳子魚 | 長江裏産的一種魚,做成罐頭就是“鳳尾魚“。 | ⑵ |
kò | kox | 掐,卡 | 掐住,如:一把掐住了牠的嗓子。書面語讀“kàq”,“qià”。捏緊,如:他將手裡的東西都卡出水來叨 | ⒀ |
kô kof | 卡* | 1 塞,將一個東西塞到另一個東西裏面去叫“kô”,如她把錢硬 ko 到我手裏;2 kôkôsèqsèqdiq 形容人小氣,或私藏東西見不得人。 | 07a | |
kò 又讀 kô | kox又讀 kof | 卡 | 1 捏,如:把鹹菜 kò 一 kò ;2 卡,勒,如: kòx 住他的嗓子。 | |
kón | konl | 吭* | 叫,喚,招呼,如:我家娘kón你去摸牌兒。 | 07a,⑶ |
kón | konl | 扛 | 1 用肩膀抵住別的東西,如:扛麻袋;2 轉義爲頂住,如:小伢兒拿話扛得他家父臉色鐵青。 | |
kòn | konx | 囥 | 把東西藏起來叫“囥“。海門、如臯等地的人也如此說。 | |
kòn | konx | 炕 | 將物品放在鍋、罐上烘乾,加熱溫度低的叫“炕“,加熱溫度高的叫“焙“。 | |
kôo | koof | 窠 | 意思同普通話。伢兒窠,小孩子的臥具。 | ⑼ |
kòoer | koox’er | 錁兒 | 本意為小塊金銀幣,現實中是指用金銀箔疊成的冥幣,簸箕狀的叫錁兒,元寶狀的叫錠兒。 | ⑼ |
kóon | koonl | 崁* | 前傾,如:蘇小妹的額頭往前 kóon,蘇東坡拿她取笑。 | 07a |
kòonlēnpòo | loonxlenjpoox | 看冷破 | 袖手旁觀,看別人的笑話,如:他這個人太不夠朋友,別人有難,他在旁邊看冷破。 | ⑷ |
kòonqiâtéi | koonxqiafteil | 看斜頭 | ⑸ | |
kóoq | kooql | 磕 | 向前撲倒,如:伢兒在板凳上要坐穩了,不要磕(kóoq)下來。 | |
kòoq | kooqx | 搕 | 容器口朝下罩蓋叫“搕“,如:用蠷蠷罩兒搕住蟲兒。 | |
kòoq | kooqx | 嗑 | 用門牙咬,如:嗑瓜子兒。 | |
kòoqkooqr | kooqxkooqxr | 搕搕兒 | 指鐃鈸或罩形物,如:小伢兒,敲搕搕兒。 | |
kòq | koqx | 殼 | 南通話中,“殼“只有 kòq 音,無 qiào 音。 | |
kòq | koqx | 磕 | 1 搗,砸,如:磕蟹渣,磕雞蛋,將笤帚磕一磕再掃;2 敲打容器底部,或將容器扣過來往地面上砸一砸,以使容器底部粘著的東西脫落,這個動作叫“磕(讀若“殼“)“。3 又讀 kòoq ,如:磕頭,磕磕碰碰。 | |
kòq | koqx | 磕 | 磕個戳子,即蓋個章。 | ⑾ |
kòq | koqx | 搕 | 磕,敲打,如:搕核桃;(雞蛋)搕碎了。 | ⑼ |
kù | kux | 庫 | 用蘆葦杆、竹子等紮成骨架,糊上紙和花紋,做成各種冥器,如箱籠、櫥櫃等,叫做“庫“(北京人叫“燒活“),做這些冥器的過程叫“紮庫“。 | |
kǔ | kuv | 搰 | 1 將糊狀物塗得到處都是,如:這個伢兒吃飯不乖,kǔ 得一身;2 對付,應付,如:隨他們怎麽 kǔ去吧。漢字疑應作“糊“,來自淮語。 | |
kǔ | kuv | 搰 | 糟蹋,如:搰世,搰人生。 | ⑼ |
kú | kul | 含糊地應答,如:我問他到底拿沒拿這筆錢?他不說拿了,也不說沒拿,只是嘴裡kú了一聲。漢字的正字待查。 | ⒀ | |
kuǎe | kuaev | 塊 | 一塊,“塊錢“就是“一塊錢“。 | 07a |
kuǎe | kuaev | 擓* | 1 下垂,如:網兜裏的東西很重,kuǎe下來很長。北京人叫“噹啷著“。2 挽著,如:kuǎe 著個籃子上街。 | 07a |
kuǎedìkuǎehuo | kuaevdixkuaevhuof | 擓的擓花* | 布穀鳥的叫聲,借指布穀鳥。漢字寫法有:割麥插禾,快快布穀,十塊茶乾等等。 | 07a |
kuǎn | kuanv | 摜 | 摔,扔,如:摜了一個跟頭。 | |
kuáq | kuaql | 掛* | 1 刮住了,如:她的臉被樹枝 kuáq 破了;2 絆住了,掛住了,如:她的衣裳被樹枝 kuáq 住了。又如:身子掉(tèq)de 井裏頭靠兩個耳頭是kuáq不住的。漢字似應寫作“掛“。 | 07a |
kuěi | kueiv | 跪 | 牙齒拔掉後,相鄰的牙齒無依靠而倒下,南通人叫“跪“。 | ⒀,⑴ |
kuên | kuenf | 髡 | 意思同普通話,如:將樹頭兒髡一髡。 | ⑸ |
kūlián | kujlianl | 可憐 | 意思同普通話。此詞南通話讀若“苦連 kūlián “,而單個漢字分別讀“kōo”、“lín”。 | |
kuó | kuol | 擖,刳 | 用堅硬的銳器在其他物體表面劃痕或刮削表面,如:kuó了一條路子;kuó 魚鱗。北方人讀kachi,寫作擖哧。刳在普通话中音kū。 | |
kuòn | kuonx | 壙 | 本義爲墓穴,南通人稱保護暫厝在地面上的棺材的磚瓦小房子稱作“壙“。 | |
kuóq | kuoql | 擴*挎? | 1用筷子或手或其他工具將雞蛋或其他流體打散、打勻,方法是將容器稍側放,用手或筷子順著容器壁打雞蛋或其他流體,邊打散邊攪勻.這個動作南通人叫 kuóq 。2 液體受震動而溢出。 | 06a,07a |
kuōzi | kuojzi | 侉子 | 南通人稱北方人爲“侉子“,北方語音爲“侉“,北方傳來的油煎面餅爲“侉餅“,北方歌唱爲“侉子調“。一般多指山東、河南人。 | ⑸ |
kǔsî | kuvsif | 搰世 | 做事糊裏糊塗,不認真,如:小勇成天在搰世,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 ⑼ |
kùtéier | kuxteil’er | 褲頭兒 | 短褲。 | 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