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的字和词》 | (发音m开头部分) | |||
符 號 標 調 | 字 母 標 調 | 漢字 說 明 | 附 註 | |
mǎexiēcèn maevxiejcenx | 賣小秤 | 做買賣時缺斤短兩。 | ||
māezòq | maejzoqx | 買囑 | 用行賄的方法買通別人作僞證或辦某事。 | |
mǎnmande | manvmande | 慢慢叨(地) | 意思同普通話。有時也說mǎnmende ,如:慢慢叨(地),走好叨(了)。 | |
máq | maql | 抹 | 摩挲,擦;比喻某人聽了好言好語就萬事好辦叫“順抹頭“。北方人也如此說,說成“只要將他 mācā 好了就萬事好辦。 | |
mécēyězi | melcejyevzi | 茅草鷂子 | 一種最簡單不過的風箏,用兩根茅草穗(連莛)十字交叉別在一張長方形的草紙上,拴上線就成了風箏,是小孩子最原始的玩具。 | ⑸ |
mécî | melcif | 茅廁 | 亦作毛廁,即農家廁所。 | |
mécôn | melconf | 毛昌 | 一種燒化的冥紙,在黃色粗紙上鑿幾行括弧形和圓點形的孔製成,括弧形孔和圓點形孔間隔排列。疑是北方習俗的紙錢連綴、簡化形成的變形物。 | |
méertéi | mel’erteil | 貓兒頭 | 1 瓦當;2 手搖紡車的底架上作鎮壓配重的大塊木頭。 | ⑴ |
méeryú | mel’eryul | 貓兒魚 | 喂貓的小魚。 | |
měhóoqteoōzi | mevhooqlteonjzi | 帽盒筒子 | 舊時放在條案上的瓷質圓筒,可擱帽子,也可插雞毛撣子。 | ⑵ |
mēicón | meijconl | 每常 | 常常,經常。 | |
mēidân | meijdanf | 牡丹 | 牡丹,如:三月三,薺菜花兒賽牡丹。 | |
méitiézróq | meiltielzroql | 脢條肉 | “脢“字的意思是指豬、牛、羊等脊柱兩側的大肌肉,北京人叫“裏脊“或“通脊“。脢條肉,北京人叫“小裏脊“。 | 07a |
méixōon | meilxoonj | 謀算 | 用計謀算計得到別人的東西,如:這本書是他謀算到手的。 | ⒀ |
méizi | meilzi | 枚子 | 又寫作“媒子“,吸水煙、點火時用的引火物,用黃火紙搓成。湖北漢川人也如此說、 | 13a |
méjiàqjî | meljiaqxjif | 毛腳雞 | 石港舊時迷信風俗,婦女結婚不滿月,不許進別人家的門,否則不吉利,俗稱這種新娘子爲“毛腳雞“。 | |
mékeōnngān | melkeonjnganj | 毛孔眼 | 毛孔。 | |
mên | menf | 悶 | 低下頭,低著頭,埋頭,如:他迎面走來,mênde 頭,也不打個招呼。北京人也如此說。 | 07a |
ménde(ne)huěi | menlde(ne)hueiv | 明叨(呐)會 | 明天會,再會。南通人說“明天“稱ménde或 ménne。“吶“在此讀 nē。 | 07a |
měnhúlēer | menvhullej’er | 悶壺老兒 | 撲滿,儲錢罐。 | |
ménliān’er | menllianv’er | 門臉兒 | 城門、寨門外近門的一帶地方,如:二川門臉兒。石港南鄉有個地名叫“朱家門臉兒“。這種說法與北京完全相同,如:“前門臉兒“。 | |
ménr | menlr | 門兒 | 事,法子,如:有門兒,就是“有辦法“;“佮訥gòonne 個門兒“,就是“那麽回事“。 | |
méntôn | menltonf | 門堂 | 大門與二門之間的過道。 | |
ménwôor | menlwoofr | 門窩兒 | 戶樞。 | |
ménzi | menlzi | 門子 | 妓院,電視劇《小月兒和陽光》(老舍原著)中也如此說,説明北京人也曾這樣叫。 | |
meōn | meonj | 濛* | 細而密,如:外頭雪落得蠻 meōn 的,這塊布織得蠻 meōn 的。有人以爲漢字應寫作“猛“,我以爲不妥當,因爲詞義沒有“猛烈“、“突然“的意思,似應寫作“細雨濛濛“的“濛“。和他相對的南通話的反義詞爲“朗 lōn”。 | 07a |
meōn | meonj | 橗 | 稠密,如:蛆子揀mengj處鑽。按:有人寫作“濛“,待查。 | ⑼ |
méqhuén | meqlhuenl | 沒魂 | 非常,很,如:他的箱子沒魂的重,一個人根本搬不動。 | ⑷ |
méqjiàqhāe | meqljiaqxhaej | 沒腳蟹 | 舊時形容婦女不出門、不管外事。《金瓶梅》中和我們石港鎮上都如此說。 | |
méqjūméqmiǎn | meqljujmeqlmianv | 沒嘴沒面 | 靦腆的樣子。 | ⑷ |
méqpòju | meqlpoxjuf | 沒怕懼 | 不知敬畏,不懂規矩。 | |
méqsěde | meqlsevde | 沒紹刀 | 沒正經,如:這個老爹沒紹刀,盡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金瓶梅》中也如此說。 | |
méqtàqxiàq | meqltaqxxiaqx | 沒搨削* | 百無聊賴的樣子,如:沒考上中學,初中的同學又都走了,一個人在家實在 méqtàqxiàq。 | 07a |
méqxìtéi | meqlxixteil | 沒戲頭 | 沒有什麽好玩的,如:一個人在家沒戲頭,找幾個朋友來打八圈(麻將)。 | |
měsáqzi | mevsaqlzi | 帽刷子 | 也作“毛刷子“,意思同普通話。在南通話書面語裏,“刷“讀 xuáq ;口語裏,“刷“讀sáq 。 | ⑵ |
métǎn | meltanv | 毛蛋 | 未孵出來的死蛋,蛋中已有雛雞,據說吃了很補人。 | ⑵ |
mětéier | mevteil’er | 帽頭兒 | 清末民初男人戴的瓜皮小帽,北京人叫做“帽墊兒“。 | ⑴ |
méxuôer | melxuof’er | 毛(茅)靴(窩)兒 | 用雞毛或蘆葦花編成的暖靴,與東北的“杌拉靴“相似。 | ⑷ |
mézên | melzenf | 茅針 | 茅草的帶鞘的嫩芽,將之拔起來剝去鞘可吃,味輕甜鮮美。“拔茅針“是南通春三月踏青中的一項活動。 | ⑵ |
mi’ēr | mij’er | 米兒 | 顆粒,如:生果米兒,生薑米兒。 | |
miándènzi | mianldenxzi 棉(衤+登)子 | 棉上衣,單上衣南通人叫做“小褂兒“,沒有“單(衤+登)子的說法。單說(衤+登)子也就指棉(衤+登)子。 | ||
miánhuoxù | miianlhuofxux | 棉花絮 | 棉被的被膽,在彈松的棉花上加棉紗絡成。北京人叫“被套“。 | |
miánjiân | mianljianf | 眠搛 | “搛“讀“尖“,用筷子挾東西的動作,“眠搛“是指“躺倒筷子挾東西(如豆類)“,“連搛“是指連續不斷挾東西“,小時候在石港聽說過一個諷刺兩個女婿吃相醜的笑話,說的就是“連拈“、眠拈“的故事。“拈“讀“niân”。 | |
miǎnjîncî | mianvjinfcif | 麵筋癡 | 將生麵筋揉捏得發粘,可以粘東西,如:拿麵筋癡粘(dèq)甲蠊(jiāli,即知了)。 | |
miányêku | mianlyefkux | 抿腰褲 | 是一種前臉不開口的中式褲子,繫褲子時,將褲腰向左邊或右邊一摺,再用褲帶繫緊。“抿“在此処南通話讀 mián(音眠)。 | |
miányōondiq | mianlyoonjdiq | 綿軟的 | 非常軟,十分軟,像棉花一樣的軟。 | |
miézide | mielzidef | 苗子刀 | 刀身細長的長柄尖刀,小人書中番兵番將多持此刀。 | ⑸ |
míngòq | minlgoqx | 明角 | 以牛角爲原料做成的半透明的薄片,在沒有玻璃的年代用以做燈罩,所以這種燈叫做“明角燈“。 | ⑶ |
míqgê | miqlgef | 蜜糕 | 北京人叫“百果年糕“。 | ⑾ |
míqhèq | miqlheqx | 滅黑,墨黑 | 極黑。漢字似應寫作“墨黑“,山東即墨人讀“即墨“為jímì,疑似流傳的古音。歌曲《新货郎》中“烏墨的桿兒“也读作wūmìde gǎn’er,可知南通话中的 míqhèq即“墨黑“。 13a,⑼ | |
míqtián | miqltianl | 蜜甜 | 像蜂蜜一樣的甜,形容甜的程度。 | |
míqxìdiq | miqlxixdiq | 密細的 | 非常的細,口語中可以重疊使用,如:密細密細的,密細細的。 | |
mītū | mijtuj | 米土 | 手工作坊碾米時,要在稻穀中加一種易粉化的石頭,以增加稻穀的脫殼傚率,減少米粒破碎成粞子的幾率。所以淘米時,淘米水呈乳白色,米中有白色粉末。現在是機械化碾穀子了,據說仍加這種東西,所以淘米水仍呈乳白色,不知確否?加米土有一定比例,但過去不法商人故意多加,以增加重量和體積。 | |
mīxìq | mijxiqx | 米屑 | 米麵,通常指糯米面。 | |
mīxîzi | mijxifzi | 米粞子 | 破碎的大米粒,北方人叫“大米碴子“。磨米粉時篩剩下來的篩上物也叫“米粞子“。 | |
mīxoon | mijxoon | 米選* | 飯粒,如:吃飯不小心,將 mīxoon 弄得滿地。正字待查。 | 07a |
móqceònzi | moqlceonxzi | 麥沖子 | 一種用大麥釀成的高度白酒。 | ⑾ |
mōer | moj’er | 碼兒 | 胡琴上支在蛇皮鼓膜和琴弦之間的支架。北京人叫“弦碼“。 | ⑵,⑶ |
mōer | moj’er | 榪兒 | 小孩子用的便桶,小馬桶。 | |
mójiàqhei | moljiaqxhei | 麻腳侯 | 罵人的話,意思是罵人得了中風病,半身偏癱,手腳麻木。又說作“麻腳“。 | |
mójiàr | moljiar | 麻雀兒 | 麻雀,在南通話中“麻雀“也說成“雀兒“,讀作 jiàr 。北京人在口語中則說成“家雀兒 jiāqiǎor”或“雀兒 qiǎor “。 | |
mōkēi | mojkeij | 馬口 | 煤油燈(洋燈)的金屬燈具,用以裝玻璃燈罩和撚燈芯。 | |
mōlóqxûxu | mojloqlxufxu | 馬郎鬚鬚* | 一種昆蟲,有長鬚,能鳴叫,夏天小販捉來裝入草編的籠子裏賣,讀若“馬落鬚鬚“。有的地方人叫“馬郎“,北京人叫“蟈蟈兒“。 | |
mónjuō | monljuoj | 忙爪 | 手忙腳亂,不知所措。2002.03.15單田方說的評書《欒蒲包》中說成“麻爪“。 | |
mōo | mooj | 沫 | 泡沫,如:一筐螃蟹口吐白沫。 | |
móon | moonl | 鞔 | 蒙鼓皮,如:這把胡琴的皮是蛇皮鞔的。 | |
mǒon | moonv | 樠 | 溢出,漫也,如:水又樠出來了。此字似不必另作新字形,用“漫:字即可表達。 ⑼ | |
móon’yu | moonl’yu | 鰻魚 | 意思同普通話。 | |
móondônkù | moonldonfkux | 瞞襠褲 | 相對於“開襠褲“而言,是小兒穿的襠下不開口的褲子。 | |
mōonjî | moonjjif | 滿期 | 小兒滿一周歲叫“滿期“,“期“讀若“雞“,“滿期“即“期年“,要讓小兒任意抓物以預測他將來在那個方面發展有成就,這個儀式叫“抓期“。老人過生日有時“故意忘記了“叫“瞞期過“,據說可以使老人長壽。 | ⑵ |
móonngān | moonlnganj | 瞞眼,鞔眼 | 牲口戴的眼罩。 | ⑶ |
mǒontián | moonvtianl | 漫田 | 耕完田後,灌水入田,將泥做熟,耙淨雜草,再用牛拉長木板將水田刮平,人立在木板上趕牛,這道農活叫“漫田“,是蒔秧前的最後一道工序。 | |
móqguāncē | moqlguanjcej | 麥關草 | 漢字似應寫作麥管草,即麦秸。 | |
móqhàqzi | moqlhaqxzi | 摸瞎子 | 1 做捉迷藏的遊戲;2 形容在黑暗中摸人或物。 | ⑴ |
móqkōo | moqlkooj | 脈窠 | 手腕部,寸口。 | ⑵,⑶ |
móqkóq | moqlkoql | 木殼 | 麻木遲鈍的意思,也說成“木了“,“木鑿了“。北京人也說成“木了“。 | |
móqlyurlguō | moqllyurlguoj | 木驢兒剮 | 舊社會對婦女施加的一種酷刑,多用作對淫婦的懲罰,舊小說、舊戲劇中的《刁劉氏遊四門》就是說的這件事:在木製的驢上置一木柱,將之插入剝光的淫妇的陰道内,牵木驢在石子街道上遊街,淫婦還得邊遊邊唱“勸世文“以示懲罰。 | ⑿ |
móqtei | moqltei | 木头 | 南通话中,“木頭“指杉木一類的質地松的木料,“樹“是指柞榛一類的質地緻密的木料。這在木匠行當中是通用的術语。 | ⑿ |
móqqû | moqlquf | 摸蛆 | 辦事磨磨蹭蹭,不利索,如:他成天在摸蛆,不知在忙些什麽。 | |
móqxīgōo | moqlxijgooj | 摸喜果 | 舊時結婚時,要在新人床上撒些棗兒、花生等乾果,第二天早晨讓男孩子去摸,以圖生男孩子的彩頭。 | ⑶ |
móqzi | moqlzi | 末子 | 粉末,如:好好的一塊木頭,被白蟻蛀成了末子 。 | |
mōteōnbeòn | mojteonjbeonx | 馬桶塴beòn* | 臥室裏床的一頭放馬桶的地方。在南通話裏,beòn 是“兩邊有壁的窄縫“的意思,暫寫作“塴“。 | |
móyóonr | molyoonr | 麻圓兒 | 油炸的面制茶食,呈球形,約一釐米大小,含油量少,外表滾有一層芝麻.以南通酒店鎮出品最有名。不同于“麻團“,麻團(上海叫“麻球“),有3釐米大小,是一種早點,含油量多。 | |
mǒzèi | movzeix | 罵咒 | 咒駡,惡語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