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的字和词》 | (发音p、q开头部分) | |||
符 號 標 調 | 字 母 標 調 | 漢字 說 明 | 附 註 | |
pǎe | paev | 擺* | 將衣物在河水中左右搖擺達到漂洗的目的。漢字疑應爲“擺“,來自吳語濁聲字! ⑸,07a | |
páeerjîn | pael’erjinf | 牌兒經 | 南通人打紙牌時哼唱的一種小調。如:千年難得龍王會呀,百年難得歲交春,遊些來遊叨。 | |
páexōon | paelxoonj | 排揎 | 擠兌,排擠,如:異鄉人在外不好混,常受到別人的排揎。 | |
pán | panl | 攀 | 1攀爬,如:這個跟頭跌得很重,他自己都攀不起來了。2向上攀登,如:我歡喜住樓的一層,不用天天攀樓。“攀“南通話一般讀 pân ,此處讀 pán 。 | ⑵ |
pán | panl | 瀊* | pán 水,指涉水、趟水,pán 汪,指踩水塘、爛泥塘。臺灣電視劇《濟公》中也說“pán 山涉水“,不知是何漢字,姑妄定之。 | |
pánzi | panlzi | 爿子 | 唇形物,“嘴唇“南通人叫嘴 pánzi。 | |
pǎnzréngôgo | panvzrenlgofgo | 辦人家家 | 兒童模仿大人居家過日子的遊戲,北京叫“過家家“,臺灣叫“辦家家酒“。 | |
páqcéq | paqlceql | 拔直 | 將不直的路徑、線條拉直。“拔直走“,就是一直往前走。 | ⑴ |
páqsê | paqlsef | 拔梢 | 錐度。 | ⑴ |
pê | pef | 脬 | 尿脬,即膀胱,也寫成“尿泡“。 | |
pé bèq quèqláe | pel beqx queqxlael | 跑不出來 | 因故無法離開。 | ⑸ |
péfān | pelfan | 跑反 | 又叫“逃反“,指敵人來了,老百姓逃避其侵略。《編輯部的故事*水淹七軍》中也如此說。 | ⑼ |
péfôn | pelfonf | 跑方 | 原指道士、僮子做法事時按法事規則步罡踏斗遊走四方的儀式或舞蹈,轉指人外出不知其去向,如:問:你家老爹到哪里去了?答:鬼才曉得他到哪里去跑方了。 | ⑶ |
pěizi | peivzi | 痱子 | 意思同普通話。 | ⑵ |
pêkêi | pefkeif | 泡扣 | 紐扣,如:把泡扣系好了再出去。 | |
pènxiân | penxxianf | 噴香 | 非常香,香得如噴射四濺,也可重疊說“噴噴香“。 | ⑴⑸ |
peôn | peonf | 蓬 | 彈棉花南通人叫“蓬棉花“,此處“蓬“是動詞。如:昨子我蓬了一條棉花絮。 | |
peôn | peonf | 砰 | 像聲詞,如:槍聲“砰“的一響,日本鬼子就倒下了。 | |
peǒn | peonv | 蓬 | 平地騰起,如:石港有個故事叫“狗咬雞蓬刀下死“。 | ⑸ |
peǒn | peonv | 埲 | 塵土四下飛揚,如:堂灰亂埲。 | ⑼ |
peónjî | peonljif | 蟛蜞 | 也寫作“螃蜞“,海灘上生的一種小蟹,狀似螃蟹而小,生在沙灘的洞中。用鈎杆從沙洞中鈎得的叫“鈎杆蟛蜞“;在沙灘上預埋一口缸,內貯鹽鹵,夜裏點上燈誘其跌入缸內而捕得的叫“跌缸蟛蜞“。 | ⑶ |
peóntéisāxídiq | peonlteilsajxildiq | 蓬頭撒兮的 | 頭髮蓬鬆零亂的樣子。 | ⑴ |
pêpêrqián | pefpefrqianl | 拋拋兒錢 | 兒童遊戲的一種,用兩塊磚頭一塊橫側立,另一塊一頭搭在其上,形成斜面,遊戲各方各持銅板擲向斜面,使銅板滾起來,滾得遠的人持銅板打滾得近的,打中為勝;否則由滾得次遠的人接著打,依此類推。 | |
péq | peql | 醭 | 醬油等食物表面長的黴,普通話讀 bú。 | |
péq(miǎn) | peql | 醭(麵)* | 擀面時撒在麵團、面片上的乾麵粉,以防麵粘連。 | 07a |
pèzīer | pexzij’er | 炮子兒 | 炮彈,如:該死的日本侯,就該吃炮子兒。又:槍彈也叫“槍子兒“。 | |
pǐ | piv | 鐾 | 見“鐾bei”條。 | |
piā | piaj | 歪斜,如:她的眼睛是piā的。意思為歪了,斜了,如:這個字的音唸 piā 叨;這個人的眼睛piā叨(乜斜著)。 | ⒀ | |
piǎnbàe | pianvdaex | 便帶 | 順便,如:便帶問你兩件事—。 | |
píer | pil’er | 皮兒 | 薄的表皮,如花生米的皮、烏賊魚的皮都可稱“皮兒“。厚的、大張的就叫“皮“,如牛皮、羊皮、豬皮等。 | |
pîgôn | pifgonf | 披缸 | 一種尺寸很大的缸,直徑大約有一米五左右,高度約一米,北方評書中也如此說,或寫作“皮缸“。 | ⑴ |
pǐji | pivji | 篦箕 | 篦子。 | |
pîkôn | pifkonf | 秕糠 | 意思同普通話,“秕“,北京人讀 bǐ。 | |
pínpáe | pinlpael | 平排 | 並列。 | ⑶ |
pǐpòq | pivpoqx | 被拍 | 形狀如“聯通“的標識(石港人叫做“八結兒“)、帶柄的拍子,晾衣被時敲打衣物用。 | ⑼ |
pìq | piqx | 撇 | 1 用勺子在液體表面舀起浮著的東西,如;pìq油,pìq 沫子。2 漢字筆劃的一種,從右上到左下,漸行漸細。 | 07a |
pìq | piqx | 澼* | ⑵ | 07a |
pìq lēcūvēizi | piqx lejcujweijzi | 撇老鼠尾子 | 打水飄。用一塊瓦片或扁而薄的磚石片從接近水平面的地方平行水面扔去,點擊水面,形成一連串近大遠小的漣漪,狀似老鼠尾巴。 | |
pīqjî | piqljif | 荸薺 | 普通話讀 bíqi ,其實有誤,“薺“讀 jī,南通話是正確的。但在“薺菜“中,普通話讀 jì,南通話讀 qǔ ,又倒了過來,均是“習非成是“。 | ⑴ |
píqpóq | piqlpoql | 枇杷 | 意思同普通話。 | |
pǐwū | pivwuj | 被窩 | 意思同普通話,也泛指被子。 | |
píwūláqzi | pilwujlaqlzi | 皮五瘌子 | 本名皮峰三,现在的電視劇《皮五傳奇》中寫作“皮奉三“。 | ⑿ |
pǐyíq | pivyiql | 蔽葉 | 在普通話中,泛指凋敝的葉子,在南通話中,則指不堪食用的蔬菜邊葉,且用得很普遍。北京人叫“破白菜幫子“。 | |
píyu | pil’yu | 便宜 | 意思同普通話。在南通話中書面語讀 piányi,口語讀若“皮魚“。 | ⑴ |
pǐzi | pivzi | 箅子 | 也寫作“篦子“,一種炊具,用以蒸或餾食物,多爲圓形、多孔、片狀物。 | |
pó’ngó | polngol | (齒+巴) 牙* | 上牙齒突出唇外叫(齒+巴)牙。 | |
póbèi | polbeix | 爬背 | 抓撓背部搔癢處,《文史知識》2002年第四期第35頁載:葛洪《神仙傳》中關於“麻姑“的一則有此說,謂“麻姑手如鳥爪,可以爬背“,意即可以抓癢、搔癢。 | ⑵ |
pòcēi | poxceij | 怕醜 | 害羞。 | |
póerdèn | pol’erdenx | 爬兒凳 | 小板凳。 | |
póhuêilēer | polhueiflej’er | 扒灰老兒 | 1 用於竈下扒柴草灰的竈具,用一塊矩形木板垂直釘在木杆端頭而成;2 與兒媳婦成奸的公爹,據說故事源于蘇東坡。 | |
pòn | ponx | 滂* | 浮起,如:皮球從水底 pòn 起來了。 | 07a |
pôn | ponf | 胖 | 虛胖,浮腫,如:由於缺乏營養,兩隻腳都胖了。 | |
pōn | ponj | 膀 | 蹄膀,豬腿的肘部。石港人習慣稱“前蹄後肘“,即稱前蹄膀爲“蹄子“,後蹄膀爲“肘子“。 | |
pónpîr | ponlpifr | 鰟鮍兒 | 一種小魚名。 | |
pǒntei | ponvtei | 棒頭 | 棍、棒。 | |
pǒntei | ponvtei | 稖頭 | 玉米穗頭,此詞抗戰時期有蘇北解放區傳來。 | 13a |
pǒo | poov | 撥* | “一pǒo”就是“一遍“,如:煎中藥煎了頭 pǒo 還要再煎二 pǒo”。漢字疑應寫作“撥“。 北京人叫“噴“,如:麥子開頭噴花了。 | 06a |
pǒohoo | poovhoo | 薄荷 | 意思同普通話。 | ⑴ |
póon’er | poonl’er | 盤兒 | 輪盤,圓盤形的東西。 | |
póonbīn | poonlbinj | 盤餅 | 筒爐燒餅的一種,將面中包上豬油渣,搓成條,盤成餅在筒爐中烤成,是南通石港有特色的早點之一。 | |
póonlan | poonllanf | 盤籃 | 一種竹編的用具,直徑約兩米多,圓形,幫子高約 30 釐米,用來攤曬、儲放糧食等物品。幫子矮的叫“扁子“,用來攤曬糧食、養蠶等。 | |
póoq | pooql | 撥 | 翻炒,漢字疑應爲“撥“,來自吳語濁聲字。 | ⑸,07a |
pòq | poqx | 拍 | 故事,“說拍“,就是“講故事“,如:我說個拍你聽聽。說書人在講故事前例先要一拍醒木,所以稱故事爲“拍“。 | |
póqguáqguáq-diq | poqlguaqlguaqldiq | 白呱呱的 | 淡而無味的,慘白的。 | |
póqhuáqhuáq-diq | poqlhuaqlhuaqldiq | 白滑滑的* | 形容物體色白而寡,尤指肌肉,如:看它的臉色 póqhuáqhuáqdiq ,一點血色也沒有。 | 07a |
pòqu | poxqu | 怕懼 | 敬畏,如:這個伢兒沒教育好,對大人一點兒沒怕懼。 | ⒀ |
pòqwòoq | poqxwooqx | 樸屋 | 一種泥牆草屋頂的房子,草頂較厚,冬暖夏涼。草頂較薄的叫“草屋“,比樸屋差一點。 | |
pù | pux | 鋪 | 1 臨時睡覺的場所,用一塊床板、兩條板凳搭成的床鋪南通人叫“鋪“,這個動作叫“擱鋪“,《金瓶梅》中叫“打鋪“。2 | |
pû | puf | 鋪 | 將雞蛋打在開水鍋裏做荷包蛋,南通人叫“鋪一個荷包蛋“,北京人叫“臥一個荷包蛋“。 | |
pû | puf | 噗 | 用嘴貼在物體上吹氣,如:吹笙,過去叫噗笙。 | |
pû | puf | 潽 | 鬻,如:粥潽出來了。 | |
pǔ | puv | 孵 意思同普通話,南通話讀 pǔ,如:孵小雞。 | ||
pútìqxzīer | pultiqx(zij’er) | 菩提(子兒,籽兒) | 菩提樹的種子,可用來穿佛珠、手鏈。 | ⑿ |
qì | qix | 去 | 去。 | |
qǐ | qiv | 地 | 意思同普通話,有些石港人如此讀。 | |
qiá | qial | 斜 態度凶,如:仡個伢兒斜得硬 | ||
qiá,qiâ,qià | qial,qiaf,qiax | 斜 | 讀 qiá、qiâ 時意思同普通話;1讀 qià 時指人的態度變化,由講理變得不講理,斜叨來叨,表示某人的態度變得越來越不講理。如:某人無理打了人還硬著頭皮說:”打就打了,你能把我怎麼樣!“就是說“她的態度就 qià de (了)來了。“2 突然暈倒,眼睛上翻叫“眼睛qiàq了。 | |
qiáer | qial’er | 茄兒 | 茄子。 | |
qiálīmóqsòqdiq | qiallijmoqlsoqxdiq | 斜裡摸索的 | 不按正方向走,斜刺裡走不規則的路。 | |
qiǎlú | qiavlul | 謝如 | 如,像,如:錢丟了不要緊,謝如不曾有。 | |
qiámóqde | qialmoqlde | 斜抹叨 | 傾斜地,不規則地,如:把刀放躺下來,斜抹叨 切一刀就好切了。可作為“斜裡摸索“的省略語。 | |
qián | qianl | 撏 | 薅毛,拔毛,如:雞毛要撏得乾淨點兒。撏,普通話音xián。 | |
qián | qianl | 掮 | 扛。 | |
qiânde,pìqde | qianfde,piqxde | 牽叨,避叨 | 吆喝牛的聲音,“牽叨 “指直行,“避 叨“指轉彎。 | |
qiànfēn | qianxfenj | 芡粉 | 又稱小粉,實爲從麩皮水中沈澱出來的澱粉,並非一定是菱芡之粉。 | |
qián-hěi jiàq qianl-houx jiaov | 前後腳 | 也可單開來寫作“前腳“、“後腳“,表示兩件事發生的時間緊接著,如:我前腳纔到辦公室去,他後腳就跟著來了。 | ||
qiânhúlēmo | qianfhullejmo | 千胡老媽 | 童話中吃小孩手指的魔怪,就是古書上說的“麻鬍子“(隋朝的麻叔謀),如:千胡老媽沿壁走,摸到伢兒就吃手。 | |
qiânmǒo | qianfmoov | 牽磨 | 見拗磨 ngèmǒo 。 | ⑵ |
qiânpǔ | qianfpuv | 千步 | 地積單位,1千步=4畝,現已不用。 | |
qiânqian | qianfqian | 釺釺 | 兒童玩的鐃鈸。 | |
qiántíhěizēi | qianltilheivzeij | 前蹄後肘 | 石港的豬肉市場上,將豬的前肘子稱為蹄,後肘子稱為肘,有前蹄後肘之說。 | ⒀ |
qiápítéi | qialpilteil | 斜披頭 | 一面傾斜的外形,如:這間房頂是個單面斜披頭。 | |
qiàq | qiaqx | 1 倒著刺入,如:肉裏倒 qiàq 著個刺;2 眼珠子往上翻叫“眼睛望上qiàq”,多見於人急病、暈厥等情況。 | ||
qiàq | qiaqx | 皵 | 破損,缺點,手指甲邊上的皮層硬化成“肉刺“倒刺入肉叫“皵“。 | ⑼ |
qiáqqû | qiaqlquf | 嚼蛆 | 形容某人說話嘮叨,或胡說別人的閒話。如;這個老爹沒事又在嚼蛆。北京也有類似的說法:這個老頭兒沒事兒盡嚼舌頭(根子)。 | ⑴⑶ |
qiǎxû | qiavxuf | 渫尿 | 溺尿,小便。小時候在石港,曹絮清老師叫我們寫作“射尿“,讀若 qiǎxu ,不知有何依據。 | ⑸ |
qide | qixde | 去了 | 南通話的語助詞,綴在動詞後,表示“完成“,意思相當於“了“,如:東西 (扌+忒)(丟失)去了。 | |
qīdī | qijdij | 起底 | 買東西全部都要了,北京人叫“包圓兒“。 | |
qiê qief | 繰 | 縫紉方法的一種。 | ||
qié,qiè | qiel,qiex | 翹 | 1 擡起、仰起一頭叫“翹 qiào”,如:翹辮子,鼻子翹到天上去了;2 不平而擡起叫“翹 qié”,如:木板經日曬雨淋都變翹了;又:再“拿翹“一詞中讀“翹 qié “。 | |
qièn | qienx | 戧 | 1 支撐,如:拿根木頭戧住山牆;2 戧帳網,用蘆葦杆、鮮棵(一種蘆葦類的植物)杆編制牆壁板。 | |
qièn | qienx | 戧 | 豎立靠緊,別住,別禁,如:戧籬笆,戧帳網;戧戧禁,不要漏風。 | |
qiên | qienf | 戧 | 逆著,反方向的,如:戧風,即迎這風,逆著風向。 | |
qiên | qienf | 熗 | 烹飪方法的一種,即用燒酒、海蜇鹵等將生的海鮮、肉食先醃一醃,再加佐料調來吃,如:熗硨硪。 | ⑼ |
qiěn | qienv | 猐 | 倔,如;1 錯就錯了,還要死猐;2 他是個猐頭侯,天王老子都不買賬。3 仡個伢兒猐ngâe! | ⑼ |
qiēn | qienj | 搶 | 用手工鏟去某物的突起部分。 | ⑸ |
qiénzi | qienlzi | 牆子 | 壁立的東西,如:馬桶牆子,就是馬桶的壁板。 | ⑷ |
qièq | qieqx | 咄 | 表示不屑時發出的聲音,如:這號貨色也拿出來“獻寶“,咄!電視劇《馬大姐》中也有這種情景,讀音就讀 qièq 。“咄“字在還有一個讀音,普通話讀 duō,南通話讀 dòoq ,如:咄咄怪事。 | ⑵ |
qièq qieqx 緝 | 縫紉方法的一種。 | |||
qièq lóopóqgôonr | qieqx loolpoqlgoonr | 吃蘿蔔乾兒 | 打排球手指受到挫傷。 | ⑴ |
qièq jiǎhôo | qieqx jiafhoof | 吃傢夥 | 被人責打,如:你不吃兩下傢夥不長記性。 | ⑸ |
qièq páetei | qieqx paelteil | 吃排頭 | 被人申斥,如:昨天他吃了排頭,今天老實多了。 | ⑸ |
qièqquèn | qieqxquenx | 七寸 | 要害部位,如同蛇的七寸處,如:打蛇要打七寸處;打人要打死穴。 | |
qièqquènzi | qieqxquenxzi | 七寸子 | 一種毒蛇名,身體很短小。北京人也如此說,但只說“七寸“,見於口語、相聲中。 | ⒀ |
qièq těifu | qieqx teivfu | 吃豆腐 | 欺負人,輕薄別人,占別人的便宜。此話從江南傳來。 | |
qièq xījiū | qieqx xijjiuj | 吃喜酒 | 參加婚慶可以說“去吃喜酒“,結婚也可以說“某人今天吃喜酒“。 | ⑴ |
qièqliq | qieqxliq | 吃力 | 勞累,費勁。 | ⑶ |
qièqnāe | qieqxnaej | 吃奶 | 又讀作 qièqnâe ,意思用法都與普通話相同。 | ⑸,07a |
qīfónzi | qijfonlzi | 起房子 | 一種兒童遊戲。北京叫“跳房子“。 | |
qìguziyú | qixguziyul | 氣鼓子魚 | 即河豚魚。 | |
qìhôoxuēi | qixhoofxueij | 汽呵水 | 水蒸汽冷凝成的水. | |
qín | qinl | 尋 | 意思同普通話。“尋錢“,即掙錢,如:兩個伢兒都長大了,能尋錢了。“尋“字在南通話書面語中讀 qún,在此讀 qín。北京話口語中讀xín ,如:尋思。 | |
qìn | qinx | 撳 | 用手或手指往下按。如:撳鈕。 | |
qin huêiduêipó-opoo | qinj hueifdueif-poolpoo | 請灰堆婆婆 | 南通民間迷信活動,就是“扶乩“。 | ⑸ |
qîndiê | qinfdief | 輕佻 | 1 輕薄,不莊重;2 撒嬌,耍賤。 | ⑶ |
qînféi | qinffeil | 輕浮 | 不莊重,調皮。 | ⑼ |
qīnhuěi | qinjhueiv | 請會 | 民間的一種湊錢互助的形式,有的地方叫“打會“。 | |
qìnsīer | qinxsij’er | 撳死兒 | 欺負弱者。 | |
qînzôqi | qinfzofqix | 青渣氣 | 青草弄碎了發出的氣味。 | |
qìq | qiqx 側* | 讀若“切“,側,回顧,轉過頭,如:猛地頭一 qìq ,我就頭暈。或可能就是“側“的轉音。 | ⑵,07a | |
qìq | qiqx | 挈* | 讀若“切“,將一個器物中的東西斜扔到另一個器物中去,如:扁子裏還剩一點小麥,你把它 qìq 到瓢兒裏去。漢字疑應作“接“。 | ⑸ |
qìqdòn | qiqxdonx | 切當 | 很得體,合適,如:你的房間佈置得很切當。可能是“恰當“的另一種說法。 ,07a | |
qiū | qiuj | 揪 | 意思同普通話,普通話讀 jiū 。 | |
qiǔ genne | qiuv genxne | 就仡訥 | 就這樣。 | |
qìxinceǒn | qixxinfceonv | 氣心重 | 賭氣做(或不做)某事。北京人說“氣心大“。 | ⑴ |
qízēn | qilzenj | 齊整 | 1 整齊;2 漂亮,如:這個女伢兒蠻齊整的。 | ⑷ |
qǐzréq | qivzreql | 忌日 | 逝世紀念日,有人寫作“祭日“,錯。 | |
qôon | qoonf | 汆 | 食物入沸水一過即起鍋,如:汆飯,汆湯圓子。也有人寫作“川“。北京人稱作“過水“。 | ⑼ |
qôon’er | qoonf’er | 釧兒 | 耳環。 | ⑸ |
qôon’gâegòo | qoonfgaefgoox | 穿街過 | 橫穿馬路。 | |
qóonhóozrén’er | qoonlhoolzrenl’er | 全和人兒 | 父母、夫妻、子女齊全的人,人們以爲:這樣的人主持喜慶儀式更加吉利。北京人也以爲如此。 | |
qóonqiěn | qoonlqienv | 全像 | 完全像,石港人常說,如:他和他家父全像。 | ⑷ |
qôonqôonr | qoonfqoonfr | 圈圈兒 | 圓圈兒。 | ⑸ |
qôonzi | qoonfzi | 鑹子,鏇子 | 溫酒、做粉皮的工具。用紫銅做成的盆狀物,用時將其放在沸水面上旋轉,酒便因離心力而增加受熱面而加熱,若裏面放的是綠豆粉漿,漿便凝成粉皮。有的地方又見寫成“鏇子“。 | |
qóoq | qooql | 撅 | 1 拗斷,如:一撅兩段;2 “一撅“,就是“一段“。 | ⑷ |
qóoq | qooql | 撧* | 抄近道走路,音“絕“;如:人在老十字街東街,要到石港小學去,走扁豆巷一 qóoq 就到了。 | 07a |
qòoqhèq | qooqxheqx | 黢黑 | 意思同普通話,非常黑的意思。 | |
qóoqjiēn | qooqljienj | 掘(土+巷) | 地名,為江蘇省如東縣縣治所在地。石港老一辈人呼之为為 qóoqjiēn(音“絕講“),现在人都呼之为為 qóoqgōn。山東榮成人也將“港“读成jiǎng,如“西港村“當地人讀成 xījiǎng 村。不知掘港人自己如何讀?為什么? | ⑿ |
qóoqqîn | qooqlqinf | 黢青 | 非常青,也用於“黢黑“,如:他的臉氣得黢青;普通話讀 qū 。2003年1月20日評書《光明復仇記》中也如此說。 | |
qǔ | quv | 穗 | 意思同普通話,穗頭,就是穗子。 | |
qǔ | quv | 具 | 意思同普通話,量詞,指橫陳的靜物,如:一具屍體,一具玉米。 | |
quâe | quaif | 搋 | 用拳頭搗、揉和好的麵團,使水分在麵團中餳得更均勻,如:要吃好饅頭,搋兩個好拳頭。 | |
qǔcàe | quvcaex | 薺菜 | ò | ⑵ |
quéitôqì | queiltofqix | 隨他去 | 由著他的意思行事。 | ⑶ |
quéivěn | queijvenv | 隨問 | 意思和“隨便“相同。有的南通人如此說。 | |
quên | quenf | 皴 | 1 皮膚上積存泥垢而使皮膚粗糙;2 皮膚受凍傷而開裂。其同義字爲“皸“,普通話讀 jūn 。 | |
quǒn | quonv | 喠* | quǒn 了黃湯,意指喝醉了酒,含貶義。南通唐閘人如此說,如:他成天在外面 quǒn 黃湯,瀉(讀 xià)大肉(意思指大吃大喝),也不管家裏妻兒老小。 | |
quóq | quonl | 挶 | 1 用工具、棍棒上下戳動,如:拿“扒灰老兒“好好戳一戳,把芋頭皮弄乾淨。2 將少許大米或沙子和水灌在瓶子裏,上下搖動瓶子,以達到清潔瓶子內壁的目的,這個動作也叫“戳“。3 拄著,如:老人家成天 quóq 著拐棒。 | 13a |
quòq | quoqx | 戳 | 南通人將“拌豆腐“叫做“戳豆腐“。 | 13a |
quòqquoqr | quoqxquoqxr | 戳戳兒 | “戳“的體詞化,表示小的、用來戳的東西。 | |
quóqtei | quoqltei | 鐲頭 | 意思同普通話。我剛出生不久,家裏爲我打了一隻銀鐲頭,外形呈寶劍形,內包一條公老鼠尾巴(去皮抽筋)說是可以保證平安長大。我一直戴到十歲以後,因斷裂不能戴,現不知棄置何處。 | ⑸ |
qúzēn | qulzenj | 徐整 | 即“齊整“。石港有些人如此讀,變 i為yu,如:將韭菜juōn xú 了,就是將韭菜奘(整理)齊了。 |
订阅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