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亦称过年。解放前,大家小户于清晨燃爆竹烧利市,烧利市的祭物有荤、素之分,荤为猪头、鱼、鸡;素为米、盐、豆腐。然后验鸟语定凶吉,装香点烛拜神,晚辈向长辈拜年请安。许多人还破晓上狼山烧头香,至大圣殿听“判语”,以求菩萨保佑。早餐食汤圆,但忌全部吃光,须留几个“存仓”。其后尽情玩乐,各寺庙热闹非凡,玩牌赌博之风盛行。家住江滨的农村妇女,喜到江边观涨潮,谓之“看海”。还有人在鲤鱼身上系红线后放进长江,称为放生。郊区农民一早就去“种田”,即象征性地在田地四角锄几下,后送香至土地庙,求土地公公保佑五谷丰登。天黑即睡觉。禁扫地倒水,忌污言秽语。解放后,春节沿袭传统中精华或无害之俗,摒除赌博、迷信等陋俗,并开展拥军爱民活动,举行游艺、舞会。80年代后,春节看电视已逐渐形成习俗。

二、立春

清末,立春之日,由知州率领,到州衙门东侧城隍庙举行“打春牛、迎芒神”仪式。其时先喝春酒、食春饼、奏音乐、打柳枝,然后州官执鞭在牛身上猛抽三下,并高呼“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春牛负痛受惊,疾步飞奔,后由驭手牵拉。接着请芒神,尺余高的芒神计60尊,按十干支,十二生肖合为六十花甲子,逐年轮换,并按不同颜色的服装、彩鞋、皂靴、官帽以示鉴别,芒神面目各异,分恶、善、邪、温、狰、喜、笑、哭、老、幼等,分别管辖着水、旱、寒、热、虫、瘟、丰、歉等,官员们依次顶礼膜拜。村民们则汇集于土地庙前,一来酬谢土地神,保佑是年丰收,二来用锣鼓声将春神唤醒,孩童们还沿田坎放风筝。民国后,“打春牛、迎芒神”的仪式渐少,解放后废止。

三、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其时城门上插柏枝、冬青、扎纸花搭彩门,并结棚于通衢,白天悬彩,夜晚燃灯,谓之“挂天灯”。竖一根高耸的细干杉木,梢端系一“神仙葫芦”,上挂“黄钱”、“元宝”,青竹叶、芝麻秸用来悬吊标有姓氏的天灯。喜欢热闹的村庄,还聚几个靓男倩女敲锣打鼓到土地庙“送灯”。姑娘、小伙儿上街观灯,恋人们借此机会幽会。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城中包壮行家做出的彩灯闻名远近,称为“包灯”。这天,乡下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傍晚,农家有煨百虫、放烧火、爆白花之举。人们还要请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难问题。解放后,城市元宵活动以灯会为主,在文化宫、文化馆、公园等地设灯景,供群众观赏娱乐。

四、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有家家带女儿之俗,谚云:“二月二,家家人家带女儿,不带女儿是穷鬼儿,女儿不来要烂腿儿,女婿不许她家来是肉龟儿。”殷富之家带女儿要办起丰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得象征性地小酌一番,没有亲生女儿的还得请“干女”。此俗沿袭至今。

五、清明节

清明节家家备酒菜祭祖,祭菜用刀鱼、肉、蛋、豆腐。“换墓冠”农村中称“换坟茔帽子”,谓之“添土”。用红、绿、黄纸剪成大、小旗若干,一一插之墓上,谓之上坟旗,一般是以黄纸剪刻的大旗。另一种是以彩色纸剪刻的形如串花的小旗,如果刚亡故父母,女儿首趟上坟时,就得赠敬此种旗。另外还要用红纸“包袱”,内贮冥票、纸元宝,并缄封,中间写祖宗姓名,左下方标注祭奠者。男女踏青至暮,插柳以归。家家食青蒿团。儿童有放风筝之举,少数人家将正方形风筝俗名“豆腐佬儿”的线绞断,任其随风飘曳,谓之放“晦气”。上坟祭祖之俗现仍流行,但形式已渐趋简单。各学校、单位共青团组织,在此日祭扫烈士墓,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六、立夏

立夏之日,儿童胸前挂着个小网兜,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鸭蛋、鹅蛋,通谚:“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是日,儿童要称身体轻重,忌立门槛及卧地。

七、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解放前,家家都要备酒肴、吃粽子、贴神符、饮雄黄酒、插菖蒲和艾。孩童胸前挂画有壁虎、蜘蛛、蜈蚣、蝎子、癞蛤蟆等五毒图案的肚兜,衣襟上别束桃形红绿拼色香袋。濠河上人们划船竞赛。城里商店中午即关门,职工休息半天,戏班子上演《白蛇传》,男女出游谓之“踱午”,或在街上随意走走,或逛魁星楼(今少年宫)和钟秀山。是日,家庭主妇用粉皮或粉条、韭菜、豆芽菜、茭白丝、加上肉丝、蛋皮丝、虾仁炒之,谓之“和菜”,午餐必有此菜。有诗云:“端阳时节忙碌人,剥粽蘸糖当早茶。苋菜落油和片粉,面筋捣蒜拌黄瓜。一方白肉连皮啖,两尾黄鱼带鳔叉。烧酒醉来何物解,平桥脚下买枇杷。”解放后,踱午之举已不见,但吃粽子、黄鱼之俗仍流行。

八、立秋

立秋惯称交秋。是日,无论贫富人家,总要留上几只上好的西瓜,在交秋时全家老幼品尝。认为此时吃西瓜,排暑气,并能够将平日偶然吃下去的猪毛烂掉。

九、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旧时,数名姑娘集中一块,拈五彩丝线用于穿针比赛,并唱歌谣:“巧芽芽,生得怪,盆盆生,手内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也有的对着牛郎织女的星光,或借灯光、月光比穿针,并吟唱:“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试看。”姑娘们乞巧节前,还捉一只蜘蛛,放置首饰盒中,在乞巧节的清晨,打开盒子观察所结之网,是疏是密或是圆是缺,以此来卜算将来是笨是巧。也有的姑娘利用正午时,放置一盆清水在太阳光下照射,并轻轻将一枚绣针放入盆中,浮于水面者获“巧”,针影又细又长又光亮者称“大巧”。少女还摘凤仙花,将其花瓣捣烂,捏出汁染红指甲。解放后,此俗渐衰。

十、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亦称鬼节。是日地方举行盂兰盆会,同时放焰口,斋赈“野鬼”。解放后,仍有祭祖活动。

十一、地藏灯节

农历七月三十日,相传为地藏菩萨生日,是日夜人们于地面插香、点灯,并于濠河放荷灯。解放后,去除迷信色彩,延续濠河放荷灯的文娱活动。

十二、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有诗云:“中秋时节忙碌人,月饼掰掰当早茶。蒸蟹煮鱼煨鸭子,剥菱削藕切黄瓜。芋头豆荚连皮啖,柿子梨儿带核尝。乡下送来新米屑,儿童还要做粑粑。”夜晚,大家小户都备香烛神马,把月饼、糯米饼、藕饼、芋头、菱角、豆类、瓜果等物盛贮盘中,对月摆设于供桌之上,谓之“供月”。是日,家人团聚,以庆团圆。解放后,“供月”之俗渐废,中秋成为家人团聚的节日。各群众团体举办多种类型的茶话会、联欢会,并与在通的外籍人士共度佳节。

十三、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人们赏菊、登高、游狼山。解放前,点心店出售重阳糕,上插彩色三角旗,谓之“重阳旗”。店主敲着小铜锣,大声叫卖:“重—阳—糕—喽。”许多摊子上、担子里,也放着撒着红绿丝的糕。解放后,重阳登高之俗渐淡化,但重阳吃糕之俗保持至今。80年代后,重阳节被作为敬老节,开展各种敬老活动。

十四、冬至

俗称大冬。其时农事已尽,农民都要欢庆一番,故谓“大冬似小年”。并有“冬三年四”之说,即冬至点3天灯,过年点4天灯。冬至这天早上,合家吃新糯米团,中午或傍晚,烧经祭祖。商店出售万金糕。殷富人家还煮食糖腌百合。解放后,冬至之日食糯米圆子习俗沿袭,并仍有烧经祭祖之举。

十五、除夕

农历年最后一天为除夕。除夕前要择日烧利市祭神,人们掸尘、去除旧门神、春联。用蒲包贮石灰,在家门口和打谷场上印出圆滚滚的“囤子”,囤子四周画上“摺子”、“天梯”、“扁担”、“箩筐”等等,囤子中间画上古铜钱或双鱼图案。田角、灰堆和菜园等处插上“红绿招财”,俗称封田。中午烧经,午后贴春联、年画。日落后,燃放鞭炮,全家吃团圆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并嘱小辈此后数日忌秽言,洗脸、洗脚水禁随地泼洒,然后点灯守岁。还有接灶、接天地之俗。除夕夜债主提着灯笼开始逼债;债户则找一处无人到的角落躲藏起来,谓之躲祟(岁)。解放后,多于此日举行文娱晚会。80年代后,看电视守岁已逐渐形成新俗。

十六、建国后设立的节日

其中有1月1日元旦,3月8日国际妇女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5月12日国际护士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敬老节等。届时,开展相应的纪念、庆祝或游艺活动。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