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高志晏/南通方言网

“喝茶”,在中国许多方言里是“吃茶”。不仅仅是液体和固体,气体也可以“吃”。比如,南通话就可说“吃烟”。我之前也提到过这个“吃”字的用法(南通人为什么管“喝茶”叫“吃茶”?)。

当时留了个扣子,说是要谈一谈“吃茶”什么时候变成了“喝茶”。今日话付前言,具体谈一谈汉语中“吃喝”一类动词的语义分化。我先用文献数据说明“喝”出现在“吃”之后,说明像“吃茶、吃烟”这样的用法是近代汉语的孑遗,而“喝茶、抽烟”是“吃喝”类动词语义分化的结果,最后我用方言数据向大家介绍一下哪些方言用“吃茶”,哪些方言用“喝茶”。

(一)“食茶-吃茶-喝茶”的历时演变轨迹

在先秦两汉时代,“喝”的语义由“食”、“饮”二词承担。在先秦两汉时期,“喝”这个字没有饮用的意思。“吃”字也没有食用的意思。“吃”字表示口吃。表示食用的那个字写作“喫”。汉字简化以后“吃、喫”合并成了一个字。需要提一下的是“吃”和“喫”的语音是有差别的。我遵循简化字的规则,采用“吃”表示食用,下文的“吃”在古籍中是“喫”。诸位在查询古籍和方言资料的时候要注意吃和喫的区别。

根据霍生玉先生的研究,在先秦两汉时期,“食”字可用来表示食用,无论这个食物是固体还是液体。“饮”字用来表示饮用,但是“饮”字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食”。魏晋南北朝时期,“吃”字逐渐有了食用的语义。但是“食”表示食用仍然是主流。唐代,“吃”字表示食用的频率开始提高。到了五代至宋朝,“吃”字表示食用占了主流。根据霍生玉先生的分析,这是语义分化的结果。“食”本身既可表示食物,又可表示食用。负担过重。人们逐渐用“吃”表示食用,减轻“食”字的负担。此时,“吃”表示食用所有食物,不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吃酒、吃茶”之类搭配就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网上有人把“吃茶”解释为“吃茶叶”,甚至认为南方人说吃茶是因为南方人有时候把茶叶吃下去。这种认识是对“吃”字的误解。如果“吃茶”来自于“吃茶叶”,那么“吃酒”又如何解释呢?我们应当从语义分化演变角度研究这个问题。这个“吃”字是兼具食用固体和饮用液体的语义,“吃茶”就是饮用茶水,和吃茶叶无关。

我们注意到,至少在唐宋时期,“喝”还没用饮用的意思。到明清时期,“喝”表示饮用就开始出现了。但是“吃”是占主流的。根据霍生玉的统计,《金瓶梅》(明代)中“吃”出现了892次,“喝”才出现了3次。《红楼梦》(清代)中“吃”出现了1332次,“喝”出现了219次。当然,这里的频率指的是“吃、喝”表示食用、饮用的频率,“口吃、大声断喝”之类的语义并不计算在内。我们看出“喝”的使用频率在清代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由,还是由于“吃”的语义负担有点重。“喝”开始承担一部分“吃”的责任,逐步将“饮用”这个语义从“吃”字那儿剥离开。根据霍生玉的分析,明清时期不用“饮”来表示饮用是因为“饮”字的书面语成分过重。

根据梁冬青的研究,“喝”字表示饮用可能来自蒙古语影响。蒙古语中表示饮用的那个词的词根与“喝”字类似。故而元代官方把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用了这个“喝”字,这个表饮用的“喝”就这样逐步进入汉语的日常使用。这当然是一家之言。是否说得有道理,诸位可以去把梁冬青的文章找来看一看。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喝茶”一类词汇的语义演变。先秦两汉是“食”占主流,唐宋是“吃”占主流,明清逐渐出现了“喝茶”这种说法。于是,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吃茶”是古汉语孑遗,而“喝茶”是一个较新的表述方式。

(二)“食茶-吃茶-喝茶”的共时地理分布

哪些地方的方言说“吃茶”,哪些方言说“喝茶”呢?我花了点时间查阅了李荣主编的44本汉语方言词典,主要找这44地的“喝茶”一词怎么说。有11个方言点的信息来自《汉语方言大词典》,另外还参考了一些其他词典资料(见参考资料)。于是,我总共获取了80个方言点关于“喝茶”的说法。我将结果在地图上标出来了。

我们看到北方地区方言普遍说“喝茶”(蓝点),而华中和华东地区方言主要说“吃茶”(红点),华南地区方言主要说“食茶”(绿点)。我们发现,“食茶-吃茶-喝茶”的分布大体是成片分布的。但是浙江金华和武义有个特殊现象,金华市区是“吃茶”,行政上隶属于金华的武义县却是“食茶”。从语音上分类,金华和武义同属于吴语。

广州话说“饮茶”而非“食茶”。用“饮”表示食用液体物质也是产生于先秦。广州话也说“食茶”,但是“食茶”在广州话里特指喝药,是一个委婉语。这是一个特殊情况。与广州临近的东莞既说“饮茶”也说“食茶”,但是《东莞方言词典》指出“饮茶”已经开始占主流。另外,温州话说“欱茶”,这个“欱”字语音上和语义上都接近“喝”,而不是“吃”。建瓯、建阳、崇安话(闽北方言)用“饁”表示食用固体、液体和气体。“抽烟”在建瓯话里是“饁烟”。可见“饁”在语义上与华东华中方言中的“吃”是一样的。

下图是“食茶、吃茶、喝茶”的地理分布。

语义场的分化是一个历史潮流,当初食物、食用用一个字“食”表示,后来分化成两个字(食、吃)。
食用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吃烟)都用一个“吃”字表示,后来食用液体这个语义被抽离出来,出现了“喝”这个动词。闽南语中也有类似情况,比方说厦门话和台湾闽南语可说“食茶”和“啉茶”,这个“啉”字在闽南语中就专门表示“饮用”。
在一些方言里,食用气体这个语义也被抽离出来了,比如说“抽烟”、“吸烟”。
有意思的是,有很多地方说“喝茶”,但是仍然说“吃烟”。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同时说“吃茶”和“抽烟”。换句话说,以“抽”分担“吃”字的语义是一个更新的用法。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抽烟”是个比较新的消遣。

综上所述:

1. “吃喝”一类动词的语义演变轨迹是这样的:食茶–>吃茶–>喝茶。

2. “吃茶”是从“食茶”演变过来的,“吃”字在部分方言里兼具食用固体、气体、液体的语义,和“吃茶叶”无关。

3. “喝”的语义是从“吃”字的语义中抽离出来的。“抽、吸”这种和吞食气体相关的概念也在逐步从“吃”中抽离出来。在部分方言中,食用固体、气体、液体须用三种不同的动词来表示(即,吃、抽、喝)。另一部分方言中只用两个动词(即,吃、喝)。还有一部分方言只用一个动词(即,吃)。

4. 华南地区说“食茶”是先秦两汉汉语的孑遗,比“吃茶”更加古老。

注:有些省份我目前没有资料,所以没有能够在图中列出可参看的方言点。如果你知道相关信息,敬请不吝赐教!
另外,我所采用的这些资料成书于不同年份,比如云南地区的资料来自于89年编撰的云南省志,而像南通方言、兰州方言则编纂于2008年左右。时间跨度有差不多20年。现在是2017年,某些地区的词汇应该已经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分地方言词典》 (李荣编辑,全42册 另加上《南通方言词典》和《兰州方言词典》)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网络版: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潮州母语网,潮州音字典 https://www.mogher.com/
郑定欧(1997).香港粤语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许宝华,&宫田一郎 (1999).  汉语方言大词典,  中华书局
霍生玉(2009).汉语“吃喝”义场历史演变的动因分析.语文学刊(4)
霍生玉, & 陈建初. (2009). 语义场的古今演变——对 “吃喝” 义场演变轨迹的探析. 求索, (8), 197-199.
梁冬青. (2009). “喝” 表饮用来源于元代蒙古语. 民族语文, (5), 30-34.
徐策.(2011). 浙江武义方言” 食” 字考释——以古代汉语, 方言, 普通话为视角.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12) :45-48
周长楫. (2006). 闽南方言大词典. 修订本). 福建人民出版社.
吴积才. (1989). 云南省志· 汉语方言志. 云南人民出版社
李作南. (2013). 内蒙古自治区志·方言志(汉语方言卷)方志出版社出版.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