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通书画网

风景秀丽的狼山早已成了闻名遐迩的名胜区。而在古时候,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常常以军事重镇的面貌出现,《清史稿》记载狼山是狼山镇总兵驻地,设有炮台。在狼山以及狼山下的江面(史称“狼山江”)上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多不胜举。狼山犹如一位岁月老人,在这里见证了浴血与残酷、权谋与谲诈、豪情与悲壮……

    奇谋:吴越VS吴国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吴越与吴国都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它们相互接壤,时有矛盾。后梁贞明五年(公元119年),末帝下诏让吴越国对吴国发动大规模攻势。吴越王钱镠以节度副大使钱传瓘为诸军都指挥使,帅战舰五百艘,从东洲(今海门境)进击吴。

占据淮南的吴国不甘示弱,派舒州刺史彭彦章和裨将陈汾与之对敌。两军相遇,在狼山江面作战。这时,吴国舰队拥有地利——它们处在上风口,便乘风而进,杀进吴越的战舰。钱传瓘并不慌乱,引着舰队避开锋芒,让对方一直奔到前面去。这样,双方的位置关系就进行了一场倒置。正当彭彦章等要回过头来接着大战时,只见一阵铺天盖地的“沙尘暴”袭击过来,吴人被吹得睁不开眼,顿起骚乱。

这场“沙尘暴”其实是人为的。原来,钱传瓘在作战前就在船上装了很多灰,处于优势位置时就顺风扬灰,使其乱了心智。接下来,他又将同时装来的豆倾洒在对方船上,吴国士兵站立不稳纷纷倒下。吴越士兵趁机纵火焚吴船,吴兵大败。此时的裨将陈汾却眼睁睁地按兵不动,彭彦章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自刎而死。

这场大战使吴国损失千余兵力、四百艘战船,还被俘虏七十名裨将。或者吴国因此痛定思痛,才在后来的无锡大战中大败了吴越国。

    霸业:朱元璋VS张士诚

“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是指元顺帝。在他统治的后期,南方对元朝而言已处于失控状态。当时各路军阀争夺地盘,从泰州起家的张士诚也不例外,他攻陷高邮、泰州等地,从南通渡江占据苏州。此时朱元璋发来贺信,上面说“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称雄,今足下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因为被比作汉朝失败的军阀隗嚣,张士诚很不乐意,从此与朱元璋有了矛盾,不断在战场上冲突,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夏天,双方在常熟福山港发动水战,朱元璋的大将廖永安把张士诚打得落荒而逃,廖永安对其进行追击,一直追到狼山,又在狼山处再次大败张士诚,史载“获其战舰而还”。

张士诚不但和朱元璋作战,还把矛头指向反元战争的发起者刘福通。在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他命将军吕珍进攻安丰。军队从苏州出发,经过狼山的时候,著名文人陈基写了一首《癸卯二月十一日官军发吴门二十二日狼山观兵》,诗云:“官军夜次狼山口,铁骑犀船尽虎貙。杼柚万家供馈饷,旌旗千里亘江湖。膝行拟伏诸侯将,面缚行申两观诛。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吕珍最终攻下安丰,并杀掉刘福通。张士诚虽灭了刘福通大宋政权,但与朱元璋的交战却节节败退,以至在自杀未遂后被生擒。

苏州被攻下后,张士诚的“东吴”政权只剩下两个据点,一个是南通,一个是无锡。徐达等派遣许千户取南通,大军在狼山驻扎。守将是张士诚的侄子张右丞,他直接选择了投降。这样,狼山终于避免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激战。

    豪情:明军VS倭寇

光绪初年,一名叫做曾根俊虎的日本人游览狼山,他见到狼山的地势,情不自禁想到“一旦有事,从长江登陆,以此山为根据,则是控制通州以北的最为有利的地势。”

其实在他数百年之前,倭寇们就已经进行了这一实践。明朝嘉靖年间,南通成为倭乱的重灾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夏,倭寇“流劫狼山、利河诸镇”,他们还窜入通州城南门,烧毁民屋二十余间而去。

第二年夏天,倭乱更严重了。御史邵惟忠向嘉靖帝上言:“倭薄通州,围未解。余众自狼山转掠濒江诸郡县。”倭寇一部分在围攻南通城,另一部分从狼山开始,骚扰江苏沿江地区,威胁陪都南京,邵惟忠建议开动大军平乱。嘉靖帝虽然同意,却被严嵩蒙蔽,任用欺上罔下的赵文华总督军务,结果上任后的赵文华凌胁百官、搜括库藏、到处征兵集饷,“外寇未宁,而内忧益甚”。

今日狼山上有一块“抚台平倭碑”,内中叙述的是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的平定倭乱。这一年,倭寇再次疯狂涌向南通,总兵邓城御之不利,指挥张谷被杀。倭寇又进犯白蒲,被兵备副使刘景韶连续追击剿杀。倭寇又奔走到滨海庙湾,抚台李遂以逸待劳,大破倭贼。至此此后,江淮间的倭寇就再也折腾不起了。时人有诗称颂:“海上风波已晏然,洗兵甘雨入丰年。”

    挽歌:农民军VS政府军

“农民起义”作为一个政治性词汇被使用了数十年,在建国以前的时代以及今天的台湾、日本等地,这些与政府军作对的武装被视为贼寇暴乱。明朝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武装暴动就是一例著名的农民起义。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刘六刘七等以霸州为“发源地”,在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地不断发动武装斗争,抗击官兵。后来,刘六在在湖广(今湖南、湖北)一带兵败被杀,刘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流动作战,在镇江被击败,跑到狼山江面驻扎,史载“遂凌驾江面,纵横上下,通、泰、如皋滨江之区,咸被创残。”这以后,刘七等人以南通为根据地一会进攻九江,一会突击扬州,都没有成功。这时,他们又从海门入海到达湖口县,再跑到长江中游骚扰,接着沿江东下,在常州、江阴都获得大胜利,兜了个大圈子,依旧赶往狼山江面。但这时朝廷军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刘七等攻打通州城不下,逃往狼山顶上,官军“皆戴盾跪行而上,手施枪炮,且上且攻”,刘七迫于形势,“遂赴水死”。

正德皇帝听闻战报,“以为江海之灵也,乃敕建江海神祠”。遭到战火破坏的狼山,其殿堂被修葺一新。这或许是对狼山最好的补偿了。

狼山边的血雨腥风早已成为历史,很多惊心动魄的历史情节都湮没在了故纸堆中。葱茏的狼山对过去的经历很“淡定”。不管人类社会怎么风云变幻,它将一直守望者那一片大江……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