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四期作者:卢建汶

中国近代第一城
——南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文/卢建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专家、清华大学吴良铺教授在对南通的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认真考察后, 经填密研究、反复论证, 提出了南通是“ 中国近代第一城” 的命题。这一命题得到了学术界、理论界、史学界及张謇研究者的共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 中国近代第一城” 的内涵已不局限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范畴, 其经济建设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都表明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城市建设追求合理、宜人、自成体系

秦汉至唐, 长江人海口逐渐生成了扶海洲、胡逗洲、南布洲、东布洲等沙洲, 洲上“ 流人” 以煮盐为业。唐朝初年在胡逗洲设立盐亭场, 以此才开始市镇建设。后周显德五年( 9 58 年), 修筑土城, 设东、西、南、北四城门, 城周六里七十步, 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廊, 十字长街。此格局一直保持到清末。

1895年, 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筹建大生纱厂时, 将厂址定在城西北8 公里唐闸。唐闸横跨通扬运河两岸, 后又建城闸、港闸公路在这里交接, 港闸河与通扬运河在这里交汇, 交通十分便捷; 唐闸周围农户素以纺织土布为副业, 熟谙纺织技巧, 成为大生纱厂良好的技术来源。选址唐闸, 既避免了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 又保护了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此后, 张謇又在唐闸创建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铁厂等企业, 并建置了一些工人居住区, 使唐闸成为布局合理的工业镇。

在发展唐闸工业区的同时, 张謇选定城西南的天生港作为港口区, 于19 04 年建造码头, 成立大达轮步公司, 其后又创办了通隧火柴厂等工厂企业, 形成了天生港港口镇的雏形。天生港与南通城相距9公里, 有运河和城区相连, 与唐闸一样, 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靠。

狼山镇位于城南长江边, 距城也是9 公里左右,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等五山沿江而立。张謇结合狼山镇自然风光, 在狼山、军山、黄泥山等处建筑了林溪精舍、赵绘沈绣之楼、东奥山庄、西山村庐、望虞楼等别业和景观, 与这里原有的古刹寺庙融为一体, 遂使狼山镇成为宗教区和游览风景区。

张謇在旧城的南部开辟了新市区。把学校、文化机构集中于东侧, 开办了师范学校, 建立了博物苑,还创办了图书馆、医院等设施; 在西侧以桃坞路为中心, 开辟了商业街、戏剧场, 建成了一些大型建筑物(如总商会、更俗剧场)。在南嚎河, 修建了东、南、西、北、中5 个公园, 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成为人们游览与休息的好去处。南通城和唐闸、天生镇及狼山镇酷似三鼎护香炉状, 香炉居中, 三鼎均布在外, 彼此之间自然分布着绿色的田园, 城乡相间, 各自可以合理发展, 但又相距不远, 中间有河道及公路联系, 在城市功能上依旧是一个整体, 形成了一城三镇独特的城镇空间布局。到1920年, 南通的城市建设己初具规模。

南通以老城区为中心形成了一城三镇的城市布局, 一城三镇又与新兴的三余镇、常乐镇、海复镇等乡镇形成了一城多镇、城乡结合、合理布局的多层次城镇格局, 并带动了苏北地区的大中镇、新丰镇、大兴镇、合兴镇、海河镇、临海镇、西团镇等几十个乡镇的建设, 这体现了张謇的城镇总体布局思想。

这一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建设实践和同时期英国莱奇华斯和韦林的城市设计理念是基本一致的。西方工业革命后, 人口聚集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下降,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规划城市, 探索解决工业发展与生活环境的矛盾。英国著名规划理论家霍华德提出了“ 田园城市” 的理论, 寻求一条工业发展与改进环境、提高生活相协调之路, 并着力经营莱奇华斯和韦林。而张謇只去过日本、韩国, 并未足迹欧洲, 他把“ 一年成聚, 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 ①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自觉融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这与今天所追求的“ 宜人的人居环境’, 在理念上是一致的。

南通城市规划和建设与西方近代先进规划理念几乎同步, 而在国内呢?直至1927年上海市政府才提出“ 大上海计划” , 明确提出港口计划和全市功能分区规划等,30 年代“ 国民政府对南京、上海、重庆、无锡作过比较系统的城市规划” ② 。整体、全面的城市规划建设才逐渐在全国展开。
南通在当时缺乏近代规划理念、经费拮据的情况下, 能系统地集步推进, 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体系和规模, 这在中国的城市规划史和城市建设史上, 实为开创之举。

南通的城市发展不单单局限于城市。在大生集团发展盐垦业的同时, 也注重对垦区小城镇的建设。各垦牧镇不仅通汽车、轮船、电话, 并建有学校、合作社、卫生所等基础设施。以设在三余镇的大有晋盐公司为例, 在三余镇附近垦区内建公路136公里, 仓库56间, 合作社(所) 8 个, 小学5 所, 诊疗所1 个。大批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垦户入驻带来了这批乡镇的繁荣, 形成与南通城相映的城镇分布网络, 使城市的功能得以延伸。

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也留下了丰富的近代建筑遗产, 这些建筑几乎涵盖了所有近代建筑类型, 有行政、居住、工业、交通、邮电、商业、金融、宾馆饭店、医疗、学校、博物馆、影剧院、园林景观、宗教及其他建筑共19 类。这些优秀建筑, 都是南通学校自己培养的人才设计建造的。《中国建筑史》近代建筑89 幅图照中就选用了南通3 幅, 名列第五位, 这反映了南通近代建筑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经济建设实业领衔, 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南通的经济始于盐兴于棉, 由于海岸东移, 盐产逐年下降, 但留下大量的滩地适宜植棉, 植棉又成为南通的经济支柱, 清中期, “ 闽粤人秋日抵通收花, 巨舶千百, 皆装布囊” ③ 。土布行销东北、大江南北、朝鲜半岛、东南亚诸岛等地, 但南通还是封建经济形态下的江边小城。近代, 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上海和江苏, 1 8 9 5 年至1 91 3 年江苏工业资本额约占全国的10.5%, 其中5.7%又集中在南通、无锡、镇江、苏州。南通以棉纺工业为主。在这4个城市中“ 无锡事实上是被当作上海的郊外一样发展的。上海建筑物的疯狂般的高价犷引起了纺织厂和丝厂开始设在无锡。南通比无锡发展更快, 张謇在南通州办了许多企业” ④ 。

一、棉纺工业

1899年, 南通大生纺厂投产, 民国时期的经济学者杨锉曾论“此时期有最足纪念之事, 即南通大生纱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皆于此时期成立也” ⑤ 。大生纱厂创办之初, “ 江、浙、湖北等省蟆丝、纺织各厂, 无不亏折, 有歇业者, 有抵押与洋商者” ⑥ , 当时, “ 1897年杭州之通益众, 苏州之苏纶, 1898年上海之裕通,1899年南通之大生相继开办, 除大生外, 其余三厂先后以经理不善或改租或租办或毁于火” ⑦ 。

南通大生纱厂的盈利得益于南通是“ 亚洲产棉胜处” , 产量高质量好, 同时南通土布生产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采用外来机纱为原料, 质量大为提高, 销路更为广阔, 需纱量也随之大增, 年需机纱6万余件, 而大生纱厂的十二支纱年产量不满3 万件,因而大生纱厂创办之初处于“ 棉产则供多于求, 纱市则求多于供” 的有利形势, 在高额利润刺激下, 加之清政府的优惠政策, 南通大生纱厂迅速扩张成资本集团, 在崇明建大生二厂、海门建三厂、南通建四厂、如皋建五厂、东台建六厂、盐城建七厂、南通建八厂(后称副厂),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到1 9 2 3 年, 大生只有二厂、三厂和八厂的计划实现, 但是资本增加近16 倍, 纱绽设备增加近7倍, 固定资产增加近18 倍, 南通棉纺织业的纱绽数(生产能力) 在19 13 年占全国华商纱绽的8.4%, 在上海、青岛、武汉、天津等纺织城市中占第三位, 19 3 6年下降为4.1%, 还居第六位。南通的经济地位远远超过省内其他城市。

二、垦牧业

为了确保大生纱厂的原料供应, 19 01 年张謇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创办了全国最早出现的农垦公司— 通海垦牧公司, 公司采用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经营农业, 在垦区内大规模修建防洪内堤、防潮海堤、桥涵闸等, 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配套系统。同时引进优良棉种, 备专职管理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所生产棉花供应大生纱厂。随后大批农垦公司仿效通海公司, 这些公司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 在200余万亩海滩地上垦荒植棉40余万亩, 每年有40余万担的棉花运往南通、上海、无锡等地, 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原料基地, 也是全国三所棉业实验场之一。

三、民族资本的参与

南通近代发展离不开张謇, 离不开大生集团。“ 中国工业能直接造福社会者, 自大生纱厂始” , 张謇取《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日生” 为纱厂命名, 从一开始就阐明他的理想。张謇和大生纱厂又陆续投资兴建了棉纺织、垦牧、机械、面粉、榨油、制盐、仓储、金融、房地产等30 多家企业, 开通通往吕四、海安、扬州、镇江、盐城、淮安等地的内河小轮航线, 开通南通至上海的长江航线, 修建港口码头, 疏竣河道, 修建船闸, 铺设了中国最早的公路, 开设了长途客运公司, 便利南通的交通。大生集团因地制宜、多方位地繁衍发展, 兴办的实业几乎涵盖近代经济所有行业, 成为本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集团中最大的企业体系, 被经济史学者称为“ 南通模式” 。

在大生资本集团的推动下, 农业开始注重科技的使用和推广, 引进良种, 兴修水利,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扶持手工业的发展, 使传统的土布业恢复生机, 形成以南通为中心的兴仁、西亭、金沙、平潮、白蒲五大专业土布生产基地, 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工农业的发展刺激了商业的繁荣, 新兴的银钱业、花行、纱行、布行、旅馆、西餐馆、照像等行业不断涌现, 唐闸也成为苏北地区主要的粮食集散地, 知名银行纷纷在南通设立分支机构, 大生集团曾一度成为推海实业银行和棉纱业证券粮联合交易所。工农商联动发展, 使南通成为全国瞩目的新兴城市。它通过以棉纺织为核心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大量文化、教育人才的输出, 形成独有的城乡关系, 区域关系, 加上张謇本人在国内外的声望, 即“国内有事,通电必有张季直署名; 实业界有事, 必请南通领衔” ⑧ ,使南通成为滨江沿海地区性经济、文化中心。

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部, 东濒黄海, 南临长江, 适当江海交汇之处, 称江海门户; 南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 西与扬州毗连, 北与盐城接壤。南通经济的辐射不仅影响本地的乡镇, 而且影响到盐城、东台、阜宁、射阳等苏北沿海地区。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 带动了苏北沿海办垦热潮, 各公司均采用通海垦牧公司的模式, 集资入股, 联片围垦, 兴修水利, 推广植棉技术, 兴市集镇, 自19 01 年通海垦牧公司创办开始到19 2 0 年, 在江苏北部沿海吕四至阜宁长约8 0里, 宽约百里的广裹地区内, 先后建立了73 家垦牧( 或盐垦、垦殖) 公司, 资本总额达1 00 万元, 垦殖面积超过4 0 万亩。而直接属大生系统有16 家, 其中规模较大的均为大生系统。由于南通所处地理位置, 近代的发展受上海这一全国经济中心的影响较大, 同时也促进了上海和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 上海的新兴事物、先进文化、先进的生产技术方式能迅速被南通接受、利用, 又通过南通影响周边乡镇, 直到整个苏北地区。另一方面, 南通快速发展对上海及整个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格调产生了影响。首先, 南通传统手工业— 关庄布需要大量的棉纱, 刺激了上海、苏南棉纺织业的发展, 使上海、无锡等地棉纺品厂激增。关庄布销量每年平均约10 万余件, 最高峰达15万件, 年流动资金1 50 万元, 绝大多数经上海销往全国, 形成上海相关的布庄、运输、银行地区性团体。其次, 垦牧业的发展, 使南通的棉花产量占全省的3 0% 以上, 输出量逐年上升, 仅19 26 年一年新花运往上海约30 万包(每包约375斤), 成为上海、苏南纺织业原料基地,为上海、苏南经济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

社会事业重教扬德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通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教育之振兴, 张謇最尽力” 气大生纱厂创办之初, 技术完全受制于外国工程师和技工, 使张謇认识到“ 求国强, 当先教育” 。在“ 父教育母实业” 、“ 以实业辅教育” 思想的指导下, 张謇力排众议, 在企业所获利润中拿出部分资金来办学。大生纱广曾规定每年提十分之一的利润作为师范资金, 并从垦牧公司拨9 0 0 亩地作为师范的资产。

南通的近代教育从零开始, 建立起层次齐全的新式大中小学教育体系, 以及门类众多的职业教育体系。据《二十年来之南通》记载; 20 年代初, 南通的高等教育有南通农科大学、纺织专门学校(全国最早) 及医学专门学校; 中等教育有南通师范学校( 全国最早)、女子师范学校、甲种商业学校、南通高级中学农科、江苏省立第七中学, 初级中学7 所(市区5所) ; 还有高级小学60 余所, 初级小学350余所。学校设备之周, 计划之详, 办理之完善在全国范围内亦不多见。学前教育有幼稚园(全国最早) 3 所(市区2所)。特种教育有全国第一所盲哑学校。职业学校有女红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发网传习所、镀镍传习所、伶工学社等。为地方自治之需还举办过法政讲习所、巡警教练所、监狱传习所、宣讲练习所; 另外还有测量讲习所、国文讲习所、小学教员讲习所等。南通的近代教育体系, 紧密配合了南通实业发展的需要, 具有学科完备、层次齐全、由简单到高级、有计划发展的特点。南通成为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地方公益方面, “ 只认定凡自治先进国应有的事, 南通地方应该有”⑩ , 南通有第一座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苑、气象台, 拥有图书馆、公园、体育场、更俗剧场, 兴办了新育婴堂、养老院、医院、贫民工厂、残疾院、公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南通增添了文明气息, 提高了南通人的文化素质, 成为南通城市近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使南通在近代迅速崛起, 从一个不名的小城变为全国的“ 模范县” 之一。

综上所述, 南通在19 0 年至1 92 0 年短短的20年间, 张謇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棉纺工业、垦牧业及相关产业, 以此为基础规划南通、建设南通, 并以城促乡, 以资本集团带动区域发展, 在城市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 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成为近代经济的地区性中心, 并直接影响了南通的现代及将来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 港口城市” 、“ 世界冠军的摇篮” 、“ 教育大市” 、“ 文化大市” 等都得益于南通在近代打下的良好基础。因此,南通堪称“ 中国近代第一城” , 当之无愧。

注释:
① 《史记》。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③清·汪巢幕《州乘一览})。
④苏联·马札亚尔: 《中国经济大纲), 新生命书局1933年版。
⑤⑥⑦ 《最近五十年》, 1 9 2 年申报馆出版。
⑧洪维清: 《张参办实业概况) , 《工商资料》(二),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
⑨驹井德三: 《张享关系事业调查报告书》
⑩张孝若: 《张季直先生传记》。

(责任编辑 张兴亚)

 

编后: 2003年6月24日, 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 我们特地选编两篇文章, 以示纪念。《中国近代第一城》一文分析近代南通在城市规划建设、民族工业、近代农业、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建树, 论证南通被称为“ 中国近代第一城” 当之无愧。《近代方志叙事构架的突破与创新》一文, 则对张謇主编的《( 民国) 南通县图志》进行评析, 该志是张享思想和实践的记载, 其中地图之多、测绘之精,为当时全国之最。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