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记忆南通微信公众号2018年7月11日

南通古典庭院别样美

文/陈列利

理景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就有吴越渚国苑园、离宫的兴建,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理景活动的高潮。偏居江海一隅的南通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大文化环境固然也受江南文化的影响,但本质上却有它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特色。

南通丁古角13号某宅庭院蝴蝶厅前理景(1962年摄)

因为南通的成陆较晚,亦居江北,故受中国北方园林风格的影响较大,确切的说即受苏北园林风格影响较大,其次南通历来缺少巨商大贾。故如苏州(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平山堂)那样的独立式园林较少,而是作为住宅的外部附属空间的庭景为多。庭景大都依附于其它建筑,不具有对外单独的使用功能,在庭院中凿池、置石、莳花、种树,人为地创造少而精的自然景色是其一大特色。

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南通原本存世就少园林实例皆一一逝去,如顾大司马的珠媚园,丁古角13号宅景园林等等,现存南通庭院理景遗存均为明清之物,就其性质而言,大体分为:住宅庭院、祠寺庭院等。

南通丁古角13号某宅庭院平面图

丁古角13号某宅庭院为典型的住宅庭院,始建于明清时期,由蝴蝶厅、花厅、船厅、书房环绕而成,院内以竹石为主景,配以黄杨,海棠等花木,风格疏简敦朴,颇与苏州庭院之细腻精致不同。

南通丁古角13号某宅庭院花厅西侧理景(1962年摄)

究其原因,一是地面采用粗糙的当地紫琅石铺成冰裂纹;二是散置石及花台都用轮廊顽夯,线条硬直如折带皴法的本地紫琅石点缀,显得粗犷有力更具画意;三是蝴蝶厅与其他建筑之间用游廊相连,而各个庭院不以墙相隔,空间有曲折而又连成一片,无江南庭院的封闭感,极赋文人情怀,堪称苏北优秀住宅庭院理景的代表之作,可惜毁于90年代建设大潮。

南通狼山准提庵法苑珠林庭院

准提庵又名葵竹山房,原属广教寺,为广教寺之别院。曾收入《中国古典园林图书》、《江南园林志》。是苏北祠寺庭院的杰出代表。山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建筑布局自由活泼,庭院幽静景物天成,格调高雅有禅家超凡脱尘的气质,可见原庵主人的文化素养及修为之高。

南通狼山准提庵庭院俯视(正面建筑为“一枝栖“)(1962年摄)

全庵有庭院理景两处:一处在前为四合院形成。南面“一枝栖”似是僧居,现已改茶室,东西两厢及北屋“法苑珠林”当是客堂及佛堂。此院依山势布置前低后高,北屋高踞台地上,故院内有2米左右的高差,北屋踏道两侧散植玉兰,绣球紫薇,蜡梅及罗纹松等花木多为盆栽移地,姿态优雅,据说院主人曾为书画,盆栽高手,形成苍翠满目的院景。

南通狼山准提庵平面图

庵内既无奇石,亦无假山,踏道用天然石条筑成,浑然天成,毫无斤斧痕迹,地面用粗放的石块铺成,就地取材建筑物无多余装饰,门窗格子仍用古拙的满天星方格与柳条格。整个庭院透露出一种佛门清净,返朴归真的浓郁气氛和一般江南士大夫住宅庭院迥异。

南通狼山准提庵“水云深处“庭院内水池与石桥(1962年摄)

另一处庭院在庵之后部,即“水云深处”,这里三面是房屋,一面是山崖,院内依山坡地势,略作构筑,形成院景。有水池、半桥(留云桥)、小亭(半票亭已毁)。池岸、半桥均为本山石块作成、粗犷质朴,与地面及山岸融成一体,极为自然。可惜此院现已被僧人另建房屋。

南通狼山准提庵庭院西厢“常乐我静“(1962年摄)

院旁有“诗书画禅”及“衔石楼”,为读书作画的好去处。庵外山坡上山石平坦,琴石兀立,园月先临,称“待月坡”。坡后一山涧大水不溢,为饮虹涧,涧旁有一棋亭为“让一着”。此地为狼山赏月极佳处,月下弹琴极为风雅。


责任编辑:王莉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