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言保护的几点认识

文/汪国胜
来源:语保微信公众号

弱势方言趋于濒危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际交往的频繁、语言生活的活跃、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都给方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县域及乡镇的弱势方言,变化尤为显著,有的正面临消亡的境地,比如湖北大冶的金湖方言。方言不像地下矿藏,可以定格固化,永久保存。如不及时抢救,科学保护,将会成为永远消失的历史,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关注乡镇方言

在南方方言区,特别是在方言复杂的地区,“十里不同音”是很常见的。湖北的东南部是赣语区,县域内乡镇与城关、乡镇与乡镇之间,方言都有区别,有的差异还很显著。对于方言的保护,过去往往比较重视的是上海、广州、厦门、武汉等大城市的强势方言。其实,我们应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县域、乡镇的弱势方言。事实上,县域、乡镇方言更能反映方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汪国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所所长

目前,有些县域、乡镇方言处于两种境况:一是受普通话和强势方言的影响,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二是新生代虽说可以听懂方言,但有的小孩不说或者根本不会说方言。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广播电视媒体也使用普通话。在家里,有的家长迁就孩子,对孩子也说普通话。这不光没给孩子学说方言的机会,而且还给他们一种错觉,认为方言没有学习的必要,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漠视方言的态度,缺乏对方言的感情。县域、乡镇方言这种迅变、衰微的趋势,使它们面临着更大的消亡的危险,因此更需要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

要在科学性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全面准确规范地记录方言事实,保存方言面貌,并做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应该说离“科学”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目前实施的“语保工程”的方言调查而言,可谓成效显著,成果辉煌,但客观地说,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既跟现实条件、调查方案及技术要求有关,也跟有些点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关。

另一方面要切实有效地维护和优化语言生态,营造全社会尊重方言、爱护方言、容许在非特定场合自由地使用方言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一种语言或方言,其使用环境出现变化或受到影响,其活力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其生存受到威胁。我们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语言环境,激发方言活力,使方言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方言不光需要保护,还需要传承,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方言的传承,既要有国家语言政策的强力支持,也要有具体可行的规划和措施。除了方言的使用、学习与教育,大众媒体(如地方电视台的方言栏目)也是传承方言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阵地。比如湖北电视台的《都市茶座》、湖北经视的《咵天》,这些方言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客观上为武汉方言的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方言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让新生代从小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能学好方言,成为方言的使用者和传承人。普通话可以作为家庭用语,方言同样可以、也应该成为方言区的家庭语言。应该说,普通话的推广和方言的传承是并行不悖的,推广普通话不是以弱化甚至消灭方言为目的。我们一方面要推广和学好普通话,同时在方言区也要鼓励学好和用好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共存并用,和谐发展,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语言生活。我们要提倡双语双言和多语多言。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社会的重视和参与

方言保护不光是学界的事情,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界可以做好方言的记录保存,而方言的长期生存和健康发展,则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和推动。方言保护需要两头热,既要学界热,更要社会热。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热对方言的保护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大力做好社会宣传,让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主动参与、群策群力、积极支持方言保护,充分激发方言活力。汪涵先生出资支持“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是值得重视和提倡的社会力量支持方言保护的一种思路。只有全社会重视和参与方言保护,方言的保护才能切实得到保障,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