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地区避讳语

樊吉人、樊天赋
节选自《通海谚语》(1997年)

通海地区是指狼山之东,海门以西,长江北岸至小海、姜灶、哀灶一带的早年沙地,原属通州,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设置海门厅后,部分沙地划入海门。在通海交界处有通海镇,在通州境内曾设笠通海区。通(州)启(东)公路、通(州)启(东)运河横贯全境,又紧靠长江,水陆交通便捷。该地原是江边滩涂,成陆于清初时期,围垦后,由崇明、太仓、常熟等地移民垦殖,聚居繁衍成为通海人,全系吴语口音。

避讳是隐瞒、避忌之意。历史上在外交、处世中也很重视避讳,《礼记》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之说。通海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愿说出犯忌的话,或回避不吉利的话,而用吉利的或合适的话来表达。这是早年人们为求生存、防灾难、想富贵、避粗俗的心态反映,这样,就流传下来一些避讳语。通海人很避讳“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水时,不说要“水”(读如死,谐音死),而说:“弄点‘潮头’来”;从此,“潮头”就成了“水”的代名词。其次很避讳“霉”(倒霉),而称为“兴旺(读如羊)”;遇有物品霉变,叫做“出兴旺”,买煤(谐音霉),叫做“买兴旺”。此外,还避讳“少”,对粮食、食品等物吃完了,不说没有,而说“满了”,锅子里饭没有了,叫做“镬子里满了”;在过年时最避讳少,连扫地都不能扫(与少同音);乞丐讨钱也不能说嫌少,而说:“涨涨,请老板涨涨。”意思是“请老板再给点,祝老板发财。”一般的避讳语如:

死了人—老了人

小孩死—跑脱了

倒下来—顺下来

跌跟斗—滚元宝

猪舌头—猪赚头

办丧事—吃素饭

十大队—中心大队

木材结疤—木顺

棺材—寿器

遗像—寿容

烧饭—旺饭

烧火—旺一旺

生病—呒力气

大便—出恭

小便—解手

遗尿—涨潮

讨饭—跑发财

豆腐—马肉

海蚕—响菜

蔑丝—干斤

炮仗—高升

上梁—搀高头

梯子—步步高

烘缸—旺盆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