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民间巫术信仰

来源:《崇川区志》第39章 风俗

(一)过堂

解放前,巫婆、巫师自封“黄半仙”等“神号,他们自设神坛,烧香点烛,装神弄鬼,为信徒“过堂”,男的称神汉,女的称神婆。若有前来求”仙“者,巫师或巫婆便马上挂帏拉帘,闭目端坐,哈欠连连,并大呼小叫,哼起京调,名曰“神仙附体”,接着口中念念有词,但往往有音无词,或无音默念,以此来愚弄迷信者。解放后,政府明令取缔。

(二)走阴差

阴阳先生假装有鬼魂附体,把死者的“真魂” 传到.和家人谈心.称为走阴差。如某家的亲人死去若干年后,家人思亲心切,想与死者谈谈心,就请来阴阳先生,让他(她)把死者的”真魂”传到。阴阳先生闭眼端坐,念念有词,说些鬼话 传魂.装着死者说话,与家人谈心。阴阳先生巧妙地与求魂者进行问各式的对话.满足他们怀念死者。追求吉祥的心理。解放后,此俗偶有迷信者偷偷为之。

(三)僮子

僮子起源于古代巫觋,以说唱歌舞祀神、驱疫逐鬼、祈福消灾为业。崇川僮子属南通僮子的南路,使用南通方言中的南通话。

市郊习惯,家中有人受风寒,遭惊吓,身体不适,嗜睡不醒,或是胡言乱语,要请僮子来“叫叫”(叫魂)、“敲敲”(敲打念唱)。家人则在菩萨面前许愿,一旦病情好转,再酬神还愿。还愿时,须有酒礼三牲,豆腐素供,金钱纸马。一家一户所举行的仪式为上僮子,以规模大小分为清叫、化兰门、度关纸、小串堂、三表三圣、三表 五圣、五表七圣,七表九圣、九表十三圣等多种。 其中清叫和化兰门最简单。只要一位僮子,穿裙藏巾舞九连环刀,手摇法铃,口中念唱,焚烧纸马。整个过程一两个小时便告结束。规模最大的是九表十三圣,需3天3夜,参加的僮子多达十几、几十人。执事程序极为繁琐复杂,耗资极大,非大家巨富不敢问津。还愿中另一种形式叫做僮子会,是集体性质的话动。由会首(通常由乡董、 族长或德高望重的年尊者担任)行头。挨家挨户集资,现钞粮食“随缘乐助”。

僮子会一般称“消灾盛会”,为一方消灾析福,也有根据特定时何、地区、对象、职业,会因分别取名的,有玉皇会、 都天会、东岳会,观音会、老爷会、家主会、灶君会、土地会、盂篮会、丰收会等名目。民国期间,僮子的活动频繁,其范圈也从农村到城。

解放后,位子作为迷信职业.被取缔。经过改革、整理的上僮子、僮子会等活动,改变成通剧(僮子戏),并列入了傩文化的研究。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