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通日报2019年8月12日A07版城市记忆

从曾祖父的“蒙学本”管窥晚清通东生活 

□姜新

曾祖父蒙学本

家里翻建老房,要搬东西。识字不多的老母亲,让我看看,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来,我忽然发现一本上了年份的线装本子。这个小册子正面有点蒙尘的那种历史感,写了“大门光绪”字样,中间一个中楷字“正”,右下角小楷写“姜锦华记”。母亲说,姜锦华是你的曾祖父,读过书,一次下海后得病,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小册子28张56页,写有蔬菜等三四十类名称

我满是好奇,粗粗一翻,后得暇细看起这本小册子来,看看那个清朝末年通东一带到底是怎样的。扉页是乱七八糟的毛笔字,原来是练字的纸张有一面空着,翻过来就用来装订的。接下来第一页是一幅估计六七岁孩子画的画,红色为主,内为蓝色线条,画的像两朵花,右上角还画了一匹马,尾巴垂地,在红色上又描了蓝色。右下角是一个红色圆,中间镂空成十字,十字与圆分隔成的四块区域再描成一个大致三角形的东西。左上角写上“杂字”二字,再下面写着“当日枣夜花出来墨宁”;右中间写“寒夏枣夜花”。这些字像一个蒙学孩子学了一二年后所为,而此下面落款“金华 读”三字有点书法功力,疑是大人帮孩子所写。

翻阅里面共计28张56页,每一二页都分一类。一是田中生活类,二是房屋类,三是用物类,四是房中用物类,五是木竹类,六是田种家伙类,七是香瓜菜类,八是树木类,九是五谷类,十是花卉类,十一又是田中生活类,十二是蔬菜类,十三是鸟名类,十四是走兽类,十五是茶食类,十六小虫子类,十七物件类,十八酒水用物类,十九油坊用物类,二十厨房类,二十一窑货物件类,二十二器碗类,二十三三十六行买卖类,二十四书名类,二十五各颜色纸名类,二十六神佛类,二十七各仙家类,二十八绫罗绸缎类,后面还有珍珠类,五体不全类,衣服类,杂用类,荤菜类,蔬菜类,河鱼类,海鱼类等等十多类。

范公堤沈公堤对接岸头,曾祖父此“岸头”下海

相传,清光绪初,原王浩北部一带尤其是昌盛村周边盐业鼎盛,周边居民、盐民、下海的、贩私盐的愈聚愈多。一些钩蟛蜞、捉泥螺等下海的人,习惯在范公堤、沈公堤对接处下海,回来时总要在岸头处歇脚。随之引来周边盐民等向他们购买海鲜。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海鲜交易场所。

1870年,一汤姓粮户,就在范公堤和沈公堤对接的岸头处(今昌盛村4、5组地段)建了三间茅屋,开了爿豆腐店。从此,来这里交易农产品的,卖针线、糖果、日用品的也纷至沓来。随着交易人群和交易品种的增多,小镇的雏形逐渐形成,吸引了江南、南通等地的有钱人纷纷前来建房,开店经商。这些人依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公堤、沈公堤对接的岸头处),“岸头镇”名字叫开。

据父亲出面“清明经”“过年经”的经书记载,姜家鼻祖叫姜士品,太公叫姜文照,清明上坟曾看到十八世祖宗叫姜兆伦,父亲的祖父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叫姜锦华。老母亲出生四五十天,被抱来当“压头丫头”,长大后留在家里。

据八十二岁老母亲回忆,她的养父姜浩然讲过,姜浩然的父亲姜锦华三十岁左右,初夏的一天下海,受凉得了病去世,妻子就嫁给自己的弟弟姜锦兰。姜浩然生于1912年,他父亲就在此之前二十多年样子出生。那个时候应该是1890年前后,也就是光绪十七年前后,由于范公堤的作用,通东一带海涂不断向北延伸,圩岸不断增多。范公堤南原住人口和盐民逐步北迁,我老家姜家园,在汤家苴东南四里许,在王灶河古镇西北六七里许,周边应该是耕地(盐场的土地分草荡地和耕作地,草荡地以栽种芦苇为主,作为烧盐用柴草;耕作地主要是种植庄稼,用于盐民生活所需),北三五里是老皇岸的岸头镇。

据悉,唐代,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筑常丰堰,北起楚州沟墩(今阜宁县沟墩),南抵海陵新城(今大丰市刘庄镇北),堤长约70公里。宋天圣二年,兴化县令范仲淹集通、泰、楚(今淮安)、海(今连云港)四州兵夫4万余人修堤,堤长70余公里,至天圣六年建成。宋庆历年间,通州知州狄遵礼修海堰,西北起通州石港,向东南经西亭、金沙、余西一线,人称“狄公堤”。宋至和年间,海门知县沈兴宗(沈起)筑堤35公里,西接狄堤,东至吕四,人称“沈公堤”,还使原为沙洲的海门县与通州相连。

上世纪九十年代沈公堤北侧,经王浩、正余、包场、东灶镇一线,尚有“老岸”,为巡盐御史杨选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檄属修捍海堤”。在“老岸”北有“姜公堤”,也称“新岸”,为海门知县姜天麒在明万历十五年(1587)所筑,堤外有港口,俱通海道。后人为称颂范仲淹的功绩,将这些捍海堤统称为“范公堤”。范公堤成为唐宋元明八九百年间挡风暴潮的第一道堤,少数处于第二道。清中期以后退居二三道。全国解放后才几乎失去作用,以后在农田水利改造,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中,高沙土被全面平整,遗迹几乎荡然无存。

曾祖父应该是在此“岸头”,下到北边不是很远处的“姜公堤”,到“新岸”外的黄海滩涂,钩蟛蜞、捉泥螺等,换来营生的。

小册子呈现南通州,通东语言、风土等

四甲到吕四这东西一大块地成陆较早(旧称“北沙”),相当一段时间归南通州后来的南通县管辖(通启运河南历史上长期属崇明县),那个时期货隆、王浩、四甲往东一带到吕四属于南通州管辖。民国31年(1942)9月,为适应抗战需要,苏中第四行政公署将这块地区划归东南行署,以后王浩到刘浩一带才属于海门。

话说,我曾祖父1890年前后出生。成家的曾祖父为养家糊口,去黄海滩涂上捞鱼、捉蟛蜞等。而他童年蒙学时,就用上这本自装的“练习本”,练习本上记载的内容可以窥见120年多年前南通州通东这一带的通东话、风物、生活等。

通东地区成陆较早,地势较高,人文历史较久,故称“老土”。这里的话俗称“老土话”,即“老的土话”。通东人是海门最早的居民,语系属于吴语常州小片,和沙地人一样也是江南移民,早在唐宋之际通东人的祖先——常州人、湖州人便从南方迁移到南通州地区,融合同化了当地的先住民,形成了通东人的基础,也就是古海门人以后在1000年中不断从南方来的江南移民融入了当地古通东人中,尤其是明朝江南移民的势力最大,对古通东话的影响也最深,但是通东话始终保持了古吴语的特色。它通行于老运盐河之北及河之南老通吕公路两侧地区,包括货隆、王浩、正余、东灶等和国强、四甲、树勋、余东、包场、刘浩等大部分地区,以及原万年乡北部地区。

在曾祖父的这本自写蒙学小册子中,我发现了一些地道的通东话。如田中生活类中,撩沟肩、挟屋檐、削草、扳花楷(即棉花钩拔出棉花秆)、莳秧(即插稻苗)、磨粯子、料勺(即粪勺)、连竿、麻笼、摺子(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厨房家伙类中,火灶、筯笼、笤帚、杌(wù)子(即小方凳)、麺茢(liè)、釜冠、鑮刀、铁罐;如茶食类中饺饵、糙米……估计这里蒙学老师,要么是自家父亲或者族人中读过小学的人,大多用通东话书写,有的只有音,个别字如今就是康熙字典也查不到。这本册子估计以后也成了祖父启蒙的“书”,旁边有复杂难读难认字的同音字别注,如韭菜的韭字旁小字写了“九”等,封面上漂亮的中楷字“正”应为祖父所写。工工整整的“金华 读”三字也疑为祖父所写。

尽管如此,此册子还是能看出一些“历史”。比如,在三十六行类,列出了:教书、行医、地理、裁缝、木匠、瓦匠、库匠、账匠、石匠、篾匠、箍桶匠、丹青、算命、串铃、剃头、修脚、走堂、跑马、打拳、测字、起课、相脸、捉牙虫、扎花、卖糖、卖烟……这些行当中如今绝大多数式微或者没有了,有的如今我们还真不懂。比如,串铃是指护身符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所以指代行医卖药者,也就是指行医;比如起课,是古代占卜的一种。这在一百二十年前后的通东地区都有,要下海安全不安全,得“起课”一下。

又比如:香瓜类写了冬瓜、西瓜、南瓜、北瓜、丝瓜、菜瓜、团瓜、水离瓜、牛角瓜、画眉瓜、西洋瓜、杜瓜、瓠瓜、糖罐子。这里北瓜即西葫芦、杜瓜即苦瓜、瓠瓜即葫芦、团瓜疑为佛手。牛角瓜如今通东乡下还有人家种,至于水离瓜、画眉瓜尤其是糖罐子瓜,我等五十多岁的人自小没有看到过,估计如今已经绝种了。

再比如,五体不全类中列举了,长子、矮子、胖子、瘦子、脚子,瞎子、秃子、麻子、疯子、癞子、哑子、聋子、痴子、呆子、驼子、歪嘴、歪头,另外康熙字典上才有的“髟”(biāo)下加“害”字的“ ”(xiā)字,意思还是秃子的意思。唀(yòu)子中“唀”古同“诱”,骗子的意思。此外,还有笔者实在不懂的“吝子”“啊子”“廇(liù,房子的大梁)子”。但这一类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以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为美,连高个子的“长子”也属于五体不全;那个时代把巧言令色“唀子”,也列入抽象的五体不全范畴,可见当时的教化与民风。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