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海晚报2019年9月3日四版南通新闻/城事

你懂“马马儿”“耍子”的意思吗? 
《如皋话地图》带你解开如皋方言密码

 

 

晚报讯 马马儿、耍子、釜冠、癞宝……很多外地人都会被如皋、海安一带的方言弄得一头雾水。9月2日,记者了解到,南通大学文学院万久富教授历时有5年打造的《如皋话地图》近日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突破行政区划,对泰如片方言小片划分进行探讨,并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绘图技术与基于HSV颜色空间的选色技术绘制方言小片彩色地图,是一本学习、研究如皋话的宝典。

万久富是江苏如皋人,南通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方言与文化是万久富教授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反映一个地区的历史层次,更多人关心家乡方言,说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将更多目光投注于文化,是一种亲切的文化认同。

南通方言分为如皋话、南通话、海门话、通东话4个方言小片。其中,如皋话的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大。目前,如皋、海安、如东中西部等地区,至少有300万人讲如皋话。2013年起,万久富团队确定了221个语音、词汇、语法调查参项,团队20多名成员对江淮方言区泰如方言片如皋话小片所覆盖地区,以及邻近地区属于过渡性质方言点的83个镇(区)进行了拉网式的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如皋话地图》的编撰工作。

全世界现存的语言有6000多种,每两周左右就有一种语言走向消亡。近年来,万久富教授一直致力于方言的研究与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记者介绍,万久富的研究深化了汉语方言片划分层次、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方言区、片、小片划分标准异同和技术路线差异的研究,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为多维视角下的汉语方言片划分理论研究提供个案,为弘扬地域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龚丹 通讯员张卫斌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