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区小学生方言使用对象调查
南通方言网
2015年7月
调查简介
我们南通方言网在2015年对南通市区的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总共回收了906份问卷反馈。其中有404位是在南通本地长大,且父母都是南通人的小学生。剩下的502份反馈来自其他社会群体,包括中青年和外来人员子女。我们在2015年已经对所有906份问卷进行了分析。分析报告请见南通方言网“调查报告”专栏。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南通有很多外来人员子女,或“新南通人”。这一部分孩子,由于父母不是南通人,或者父母中有一方不是南通人,故而不一定有学习南通话的母语环境。本报告的重点不是外来人员子女。以下数据完全来自404位南通“土著”小学生。这404位同学都在南通长大,且父母都是南通人。
这404位同学平均年龄11.77周岁(标准差0.99),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12岁,说明这404位同学的绝大多数在11到13周岁之间,也就是小学4到6年级。其中有231女生,173位男生。
调查报告一,调查报告二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有两个重点:第一是南通话的使用频率;第二是对南通话的态度。我们已经公布了两份报告,详细分析了相关数据。总的来说,这404位小学生大部分从小先学的是普通话,而不是南通话。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他们不怎么使用南通话。然而,这些学生中超过半数对自己的南通话听说能力还是挺自信的。说明这些学生不是完全不会南通话。就对南通话的态度,我们的数据显示:这404位学生对南通话并不抵制,绝大多数也支持民间人士、社会团体进行方言保护的活动。然而,这404位同学自己对方言传承的热情并不高。
关于这些数据的具体分析,请查看我们之前的两份报告。本报告将分析南通话的使用对象。
调查报告
我们认为,南通话的使用场景基本上是非正式场合。主要是家庭成员和熟人朋友之间。所以,我们详细询问了各位参与者与9类人说南通话的频率。
这9类人包括: 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堂、表)兄弟姐妹、会说南通话的熟人好友、会说南通话的陌生人。
举例: 问题:你与你的祖父说什么话? 选项:1. 完全普通话;2.大部分时间普通话;3.有时普通话,有时南通话;4. 大部分时间南通话;5. 完全南通话
我们设计的选项有5个。为了使数据更加直观,我们将这五个选项的数据进行了归并。“完全普通话”和“大部分时间普通话”归并为一类,称“普通话”;“完全南通话”和“大部分时间南通话”归并为一类,称“南通话”;“有时普通话,有时南通话”为一类,称“一半,一半”。这种归并只是为了是数据更加可视,关于这五个选项的详细数据请见本报告最后的表格。
1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由于这404位同学父母都是南通人,我们预估他们的祖辈也是南通人。当然,可能会有例外的情况。我们认为例外情况应该是不多的,故而我们在这里选择忽视可能会出现的例外。
下图展示了这404位同学跟祖辈使用南通话的频率。有41%的同学和祖辈完全使用南通话或大部分时间使用南通话,有46%的同学和祖辈完全使用普通话或大部分时间使用普通话。有13%的同学和祖辈有时使用普通话,有时使用南通话(一半,一半)。
2父母
下图展示了这404位同学跟父母说南通话的频率。我们看到,完全说南通话或大部分时间说南通话的比率只有19%。与此同时,完全说普通话或大部分时间说普通话的比率达到61%。对比与祖辈说南通话的频率,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南通话逐步消失一个重要原因。这404位同学的父母,大概是70后和80后。可见70后、80后的父母对南通话的传承并不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此不过多阐发。
3会说南通话的熟人、朋友
我们再来看这404位同学跟会说南通话的熟人、朋友说什么话。数据显示,有25%跟熟人、朋友完全说南通话或大部分时间说南通话。这个比例并不高,但是却高过和父母说南通话的比例。这值得我们深思。
4(堂、表)兄弟姐妹
我们来看这404位同学跟家里的(堂、表)兄弟姐妹说什么话。说南通话的比例与和父母说南通话的比例差不多,但是说普通话的比例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