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古镇的由来

黄培希
《江海春秋》2013年第06期 pp.23-24

江海平原形成

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长江北岸古沙嘴的扬泰岗地东沿岸线,在今靖江与如皋之间,东侧海中沙洲群露出水面,后人称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东晋太元七年(382),夹江也称横江逐步淤塞,接连大陆,隋唐时更向东南伸展,至吕四东南近百里。如皋今如东县的掘港在唐贞观元年(627)属淮南道广陵郡的盐场亭。吕四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李灶始建于唐永徽五年(654),也称吕灶,唐开元四年(716)设场亭,开元十年(722)成立余庆寨的兵防机构。江海平原初次形成。

唐大历(766~779)年间,李承自楚州(今淮安)筑捍海堰至余庆,遇夹江转弯(可能岸头从而得名,即今岸头镇),向东南从五里墩东、向南至大坝沿江筑堰。后周显德五年(958)通州和海门县分别成立,海门县在东布洲岛上,而余庆属通州,以夹江为界。北宋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重修桿海堰,自楚州至余庆。30年后夹江成浅滩港漕,在宋至和年间(1054~1055)海门知县沈兴宗,从吕四东,“筑堤七十里西接范公堤”即今岸头镇,通海又连成一片,江海平原第二次形成。北宋,经济发展、商业发达,余庆也很兴隆,自唐乾符二年(875)成立余庆盐场,制盐日增。南宋咸淳七年(1271),余中沙逐步形成,土地拓展,制盐急增,余庆准备一分为三,事经7年,南宋灭亡,余东场在元初成立。

余东建城时间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宣告明朝成立,改国号洪武元年,除继续完成统一大业外,着重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安定民心。明嘉靖《海门县志》记载,洪武三年(1370)设吴陵与张港两个巡检司,各配巡检一人,吏一人,弓兵五十人。设大河口寨,千户一人,军二百人;料(廖)角寨,千户一人,军五十人;徐稍寨,百户一人,军五十人。设提督备倭扬州卫一人。据《南通地名掌故》云:洪武初设石港寨巡检司,信国公汤和筑土城。余东是通州至沿海防御主要地方,说法较多,我们认为洪武四年(1371)征西将军信国公汤和平定重庆、成都后奉令来沿海布防,见余东四周有大河环绕,明朝初创,财政困难,只筑4个城门,未建城墙进行设防,洪武八年(1375),建成凤城的说法,符合逻辑。迄今,已有638年的历史了。

坍塌中余东兴隆

北宋后期,海门县有120里(十户为甲,十甲为里)“真壮县也”。县治在今汇龙镇西,元朝后期长江主泓北移,海门沿江坍塌,元至正九年(1349),县治迁今江家镇至万年之间的礼安乡,距余东十多里,并成73里。明朝建立时,距迁县治仅18年,坍地不多。洪武二十二年(1389),风、暴、潮破堤,溺死盐丁群众3万余人,吕四从此衰落。明正统年间(1436~1449),沿江一带土地又剧烈崩坍,大量灾民向北部撤退,中心市镇余东、江场即吴陵(今六甲等市镇),一时十分兴旺,凤城商店林立,街巷又有扩建。江潮冲击坍塌,迫近县治礼安乡,正德九年(1514),县治再西迁30里至通州余中场北部,今四甲镇南。时海门沿江并成37里。县治方向还有市4里,礼安乡5里,海门名门望族崔氏,可能仍在那边。正德十一年(1516),崔桐中解元,十二年中探花,在余中场县衙前建解元坊、探花及第坊。崔桐在正德十一年,自撰“余为海门人”。可能在后期的坍塌时,迁入余东。嘉靖二十四年(1545)礼部右侍郎崔桐告老还乡,续修《海门县志》即万历增刻本,有“嘉靖二十八年水泊城下不得已复徙金沙地即今县治也”,今金沙南袁灶北,侨居通州借清干乡6里,金沙一里建县治,海门最西土地在金沙场南,迁余中场时智正都11里,今坍没大半。最东吕四场,有3里(今1里),合计并成14里。借通州7里共21里。皇粮国税要缴,劳役要负担,沿江仍在坍塌,人们生活十分艰苦。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八月十六日登陆江场,大肆抢劫、掠夺。搬到金沙场度过艰难困苦的34年,万历十二年(1584),浙江余姚人姜天麒接第十二任海门知县,在他的努力下,于万历十五年(1587),在沈公堤即老皇岸北6里,自岸头镇北向东筑堤40多里,至九锹深(今海启界河),围垦6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灾民提供农、渔、盐业生产,解决生活,延长了海门县存在的时间。

凤城福地

相传“吕灶有凤凰栖息”,早有“凤城”之称。余东四周有“龙游沟”、“龙引沟”、“龙水口”,凤城建在“龙穴”上,是“皇气之地”。“龙穴”被京城派人用“毛竹签子破了风水”,“不会出皇帝”。但这块宝地也是“福地”!唐末和明末余东四周都坍唯“凤城不坍”,增加了佘东人的自信,人们最怕自然灾害,常说“火烧一半,海坍精光”。我有幸在1950年夏秋在余东工作。熟悉当地各界人士,感到他们热情好客,喜欢告诉你余东及凤和龙的故事,他们庆幸出身在凤城福地,没有受潮、海坍之苦,使凤城人增加了自豪感。刻字的江先生所说使我尤为深刻。他讲:古佘东街巷商店建成就像凤凰展翅,余东早有凤城之称,是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他的说法并不迷信,是一种期盼。我见1958年5月余东镇航测地形也很惊奇。余东经历宋、元、明、清、民国一千多年变迁,仍大同小异。当今各地老镇,古建筑都推陈筑新,唯余东老街保存基本完好,也是凤城的奇迹。

古余东四周都坍,唯凤城不坍。图纸是通州府可能在康熙末、雍正初测绘,报送朝廷的通州现状。因康熙十一年(1672),金沙场南海门县城坍人江中、海门余民迁入金沙西三里永安镇,当年海门撤县归并通州,不久长江主泓南移,北岸泥少淤积,康熙四十五年(1706),余东至包场凹进地三角沙今义兴镇成陆、崇明人陈朝玉夫妇首先来此开垦。但西部狼五山入江,江水向东奔流冲击山脚,特别洪水季节,由于水流导向诱发通州至金沙之间,形成许多夹江。康熙五十七年(1718),金沙西三里的永安镇坍入江中,海门余民迁徐涧即今兴仁镇,这都是夹江在变迁的缘故。同样原理,金沙场、余中场也晚于石港、余东的成陆。万历十五年(1587),海门知县姜天麒围垦的土地,至吕四、秦谭的沈公堤仍然存在,归并通州后属余东场土地。清中期复涨。乾隆三十三年(1768)海门厅成立,通东的四甲、余东、吕四、秦潭仍属通州。1941年3月,海启合并成立中共海启县委,1942年9月东南行署成立,通东地区划归东南行署领导,1949年1月25日重建海门县,余东属海门领导。

200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总局批准,余东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在正按批准规划,实施保护性修复、开发

作者 zgao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