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展颜

苏州有个美食节目:《兜兜白相相》。“兜”和“白相”这两个词都属于吴语。苏州话里,逛街叫做兜马路,游玩叫做白相,苏州人讲话又喜惯用叠字,所以“兜兜白相相”的意思,大致可以理解成逛吃逛喝逛玩。

“兜兜白相相”,这也是我每次回家乡必做的一件事。一来因为我本身就喜好兜马路,二来其实也想借“兜兜白相相”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一日,从老家步行去更俗剧院看贝尼尼的4K修复版《美丽人生》,那天的观影零食非常特别,不是爆米花,而是一只热烘烘刚出炉的如东美食——虾籽烧饼。很早就在朋友圈里看到南通友人发的虾籽烧饼,我未曾吃过,很想一尝。那次回通,在家附近的新建路小街上“兜兜白相相”,就偶遇到一间如东栟茶烧饼铺。虾籽烧饼的特色是在馅里加上一层厚厚的红毛干虾籽。如东靠海,每年春天盛产红毛虾,洗红毛虾时会掉下大量的虾籽。将虾籽晒干,就可作为虾籽烧饼的原料。我将虾籽烧饼带进了电影院,一边看电影,一边吃烧饼。虾籽烧饼的外皮脆脆香香,虾籽的味道饱满鲜美,那天观影的体验就是两个“好”字:电影好看,烧饼好吃。美食藏匿在深巷里。

我喜欢吃烧饼,也喜欢吃面条,回到家乡,也一定要去吃碗面。南通友人曾发给我一个帖子,说家乡有一种特色面名叫跳面,又叫:曹顶面,相传与抗倭英雄曹顶有关。当年,曹顶在狼山附近开了个面条馆,生意兴隆。所谓跳面,是形容手工制作面条时身体边揉边跳的状态。我没有吃过跳面,甚至连名字也是新知道,所以回乡“兜兜白相相”时,就一直在寻找跳面馆子。可惜,至今为止我尚未找到一家跳面馆,所以我就转而去孩儿巷的阿达东台鱼汤面馆,吃了一碗蟹黄鱼汤面。阿达面馆的生意真是好,慕名来吃的食客队伍排得老长。鱼汤面的关键在于汤白似牛奶,我才吃了两筷子面,就把一碗汤喝得精光。大约像我这样喜好喝面汤的人不少,阿达店里可以单点面汤,补上一碗面汤,把凉菜里的木耳及秘制花甲夹到面上当浇头,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杂烩蟹黄鱼汤面,直吃得眉毛要鲜脱。妈妈说,她在南通生活了几十年,也不知道孩儿巷有个阿达鱼汤面馆,说得我立刻得意起来。虽客居异地,回通次数不多,但每次回来,我都热衷于“兜兜白相相”,所以,家乡于我并不陌生。

姐姐在大生众创园区开了一间高级成衣定制工作室,每次回乡探亲,我必去大生园区打卡,那边成了我“兜兜白相相”的主要场所。园区内开设了不少店铺:服装店、小餐馆、饰品店、黑胶店……装修无一例外时尚。我每次去园区,都会再兜一兜那些小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变化。园区内有一家“梧桐树”咖啡馆,我喜欢坐在里头白相相。带着手提电脑,点上一杯蓝色丝绒拿铁,或者一只红色心形迷你蛋糕,坐在里头写写稿子,顺带瞧瞧身边的南通年轻人。“梧桐树”墙壁上挂着南通籍艺术家冷冰川的多幅墨刻作品,我在上海时曾参加过他的新书发布会,再次看到熟悉的名字和熟悉的作品,感喟家乡藏龙卧虎。我在朋友圈PO出“梧桐树”的图片,定居南京的老同学秒回:“下次回家我也要去逛逛。”她内心的雀跃之情我完全能够理解。在外的游子,心里都希望家乡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看到家乡有一点好,满心都是欢喜。

有时回家乡,我会带上妈妈一起在通城“兜兜白相相”。家乡开了新的Shopping Mall,妈妈从来不会主动去兜或者说她也不舍得钱不愿去兜。但我带上她,她嘴上说着“不去不去”,脚步还是欢快地跟着我走了。带妈妈去“苏浙徽”坐在小桥流水的船舱里吃饭,边上有古筝姑娘弹奏着彝族舞曲,大大的明晃晃的灯泡似的麻球,点亮了妈妈的笑颜,家乡的夜色如此浪漫温柔。也和家人一起去“四海楼”吃早餐,火饺还是旧模样,定居上海的南通同学说:“我从来没听说过四海楼啊。”我这样回复她:“快回来‘兜兜白相相’,不兜不白相就不懂啦。”吃完四海楼,直奔陆洪小镇,买了一只“白云外”蓝白色扎染小布袋,出差旅游时做收纳袋使用。还买了蓝白色扎染靠垫两只,一只上写道:烟雨暗千家;一只上写:阅读。蓝白二色是最纯粹的色彩,是蓝天和白云,大海和白沙,是白衬衫和蓝裤子,是我的童年和我的乡愁。如今,这两只靠垫仍放在我的书房里,带着静悄悄的书卷气和家乡绵绵不绝的味道。

来源:南通日报2020年08月13日第A07版:江海文学

作者 JP

订阅
通知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查看评论
0
您同意文中的观点吗?欢迎留言!x